宋洛雲回來了。
這是年後生產隊回來的第一個探親的知青,也是年前第一個回家探親的知青。
宋洛雲把錢和布料與白青山交接完畢之後,就空著手回到了住處。
“哥,你終於回來了,家裡還好嗎?!爺奶身體怎麼樣?!弟弟妹妹他們好不好?!”
小書見到哥哥心情很激動,迫切的想要知道家裡的消息,她一直很牽掛爺爺奶奶和弟弟妹妹們。
要不是她一個小姑娘出遠門不安全,她怎麼可能不想回去?!
蘇華珠這時也從屋裡走了出來,打量著他的神情,還衝他點點頭。
“好,家裡一切都好,爺爺奶奶身體很好,弟弟妹妹們也很聽話,他們就像信上所說的,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宋洛雲太明白自家妹妹的心情了,連忙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當然更詳細的信息他隻能在晚點吃飯的時候才能告訴她了。
他的話小書自然是不會懷疑的,因為人的表情和說的話隻要仔細觀察就能看得出弊端,而且宋洛雲並不是一個擅於暗藏情緒的人。
所以,小書聽了之後,確實是放心了。
“對了,快進屋,我帶了書和資料回來,還有一些京市的點心。”
宋洛雲見到兩個女孩子就連忙把自己的背包舉了起來,他也給她們帶了些東西。
京市的點心一共有三份,蘇華珠一份,小書一份和喬九如那邊一份。
至於書和資料,自然喬九如給的錢。她就是讓宋洛雲買回來後,他們三個孩子一塊兒學習的。
宋洛雲這趟探親掙到了五十來塊錢,但是這個錢他全都花在火車票和給家裡買布料上了,等於是免費坐火車回家探親。不過,即使是這樣,他也覺得很滿意了。
畢竟,火車票並不便宜,就算是一張硬坐也要十幾塊錢,來往就是三十塊左右了。
手裡沒點錢的知青就算是有探親假也很難回一趟家鄉,畢竟往返就好幾十。要是家裡不給補貼一些的話,還不如省著這些錢來買口糧自己吃呢。
宋洛雲回來之後,沒兩天,生產隊的知青們就陸續的回來了。
他們很多隻在家裡待了半個月,最長的就是二十天,待的時間越長,說明家裡的人越重視他們這些下了鄉的孩子。
生產隊也漸漸的開始熱鬨了起來,再過不到一個月,就得要開始春耕了。
宋洛雲回來的第二天,喬九如和蘇懷遠就收到了宋洛雲帶回來的京市點心,聽他說了京市現在的情況。
知道宋家人這一年比從前要好過得多,喬九如和蘇懷遠就放心了,他們給宋老爺子留下了兩千多塊錢和票,以及一批糧食和物資。除了錢票之外,這些東西怎麼也夠他們吃上半年了。
宋家人除了買糧和蛋,紅糖水和一些吃食外,半年下來這錢也動用不了一百塊。
她給的這筆錢足夠宋家人把這五年過得好好的,再加上有章宏和陸報國的暗中相助,日子就一定不會難過到哪裡去。
“嬸嬸,我打算從現在起有機會就多撿些山珍,野菜,曬乾了給家裡寄過去,就能讓家裡省下一些開支了。”
宋洛雲回了一趟京市心裡就有了很多的想法,他隻想著勤快一些,多乾些活,多找些吃的,然後寄給家人。
“你可以在自留地裡種幾株棉花,攢夠了也可以寄回去。”
除了吃的以外,取暖也是一個問題,喬九如給了他這樣的建議。
果然,宋洛雲頓時就眼睛一亮,不過他覺得自留地最多隻能種個十棵棉花,超過了應該是不允許的。
“嬸嬸,棉花不讓多種,就幾棵一年下來也攢不到幾兩。”
“你傻啊,你要和華珠,小書的自留地分開,各自劃開。然後你種六七棵,小書種六七棵,華珠種六七棵,那就是二十棵,這點棉花就是填充到舊棉衣裡邊去,也比之前的要暖和一些吧。”
喬九如給他出主意,一個人有多少分自留地就要多少分,劃開之後就不是三個人一起的了,看著也不會多了。
宋洛雲聽得直點頭,這是個好辦法,他決定在春耕到來之前,就把自留地給分好了。
其實,喬九如的空間裡種了大片的棉花,足足有上百斤了。可惜,她現在沒辦法拿出來。
過了幾天之後,方欣雨給喬九如和蘇華珠寄來的包裹就到了。
喬九如的包裹是郵遞員給送來了,畢竟屬於特殊人員不能親自去郵局領,所以才有了上門服務。
包裹雖然看著不小,但是份量卻輕飄飄的。不像是有好東西的樣子,白連山避著人親自給喬九如送來的,省得被有心人惦記。
蘇華珠的包裹是在通往公社的路上能走的時候才去拿的,她和小書,宋洛雲,付秋生一起結伴去的。
大家除了寄信取包裹外,主要就是去買一些生活用品。
而且,現在去公社也不用向生產隊請假,等正式開始春耕生產之後,不管去哪裡都得請假了。好在請假隻是沒有工分,不用倒扣,不然的話日子就難過了。
草紙,餅乾,點心,糖,鹽,筆墨紙,煤油,火柴,醬醋……林林總總的都有。
蘇華珠他們打算買上差不多兩個月的量,這樣在生產隊春耕最忙的時候就不用請假了,而且春耕這段時間的工分也很不錯,還沒有秋收那麼辛苦。等過了這段忙碌的時期後,可以再請一天的假來公社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