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日報》的李恬在拍照結束以後,中午甚至沒顧得上吃飯,就去了省百貨商店,到了省百貨商店,李恬就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專櫃。
胥主任和王主任溝通以後,行動很迅速,直接開始售賣收上來的發圈、沙包。
他沒把發圈、沙包分開不同的櫃台,而是直接在入門的地方弄了一個玻璃小櫃台。
玻璃櫃台下方貼了紅紙,上麵寫了“精準扶貧銷售商品。”
正好有女同誌好奇地讓售貨員拿出發圈來,而售貨員就拿出了一對淺紅色小花的發圈給女同誌紮上。
李恬見狀蹲下身子,她把相機從皮套裡拿出來,輕輕地轉動光圈,調整焦距,做好拍照的準備。
“哎呦,還能紮頭上,是不是很貴?多少錢?”
對著鏡子裡看的女同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露出了一個甜美的笑容來,這個發圈確實好看,女同誌覺得價格貴一點也可以接受。
能夠進入到省百貨商店裡的人,多少都是兜裡有點錢才進入的,現在進來的更是一位女乾部。
“五分錢一個,要一對是一毛錢,不要票。”
女乾部愣住,不是因為貴,而是因為這個發圈便宜:“這麼便宜?”
“咱們這是精準扶貧的櫃台,咱們不要任何的利潤,算是幫扶困難民眾,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這些頭花、沙包都是省機械廠困難職工利用空閒時間做的。”
女乾部不解:“省機械廠的福利待遇不是很好嗎?怎麼還有困難職工。”
“總是會遇到天災人禍,九戶家庭有生病的, 有被搶劫受傷的,還有小孩兒被拐,哭得瞎了眼的,總歸是生活困難到不行,所以現在給開了一個口子,讓他們勞動脫貧。”
女乾部說道:“既然這樣的話,發圈給我二十個。”
“您戴的過來嗎?”
女乾部笑了笑,“我自己帶不過來,我還有親戚朋友,我可以送人,對了,還有這個是什麼?”
女乾部指的是沙包。
“這個您用不上,是給孩子的玩具叫做沙包,好像晚點會登報紙宣傳這個丟沙包遊戲。”
售貨員看著沙包不由得替領導發愁,應該多做發圈的,這個沙包今天上午就沒賣出去。
售貨員想著是啊,小孩兒玩一玩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的遊戲就夠了,這個什麼丟沙包都沒人聽過,沒人玩過,五分錢就算是不貴,也沒人願意打水漂啊。
女乾部想了想,“給我四個沙包吧。”
售貨員一愣,“這個沙包沒什麼機關,好像是孩子丟著玩的,您確定要嗎?”
“沒事,我送給院兒裡小孩,也當做是支持什麼扶貧?”
“精準扶貧!”
女乾部笑了笑:“對,就衝著這個詞,我也想支持一下,鼓勵困難的群眾通過勞動致富,不知道是省裡哪位領導提出來的,非常有格局的四個字。”
售貨員正在給女乾部裝她要的發圈、沙包,一邊接過錢,一邊要回答說話的時候,就聽到了哢嚓的輕響。
兩人一起看過去,就看到了李恬對著兩人笑了笑。
“《江川日報》的記者,我特地來蹲點這個精準扶貧櫃台的,報道明天就會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