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藝兄弟而言,最大的心思應該是接下來的《滿城儘帶黃金甲》還有《夜宴》了,京圈兩大至導演拿出來的作品,其他東西,都是邊角料的東西。
整個集團為這兩部作品可是耗費儘了資源。
去攪動,攪滾這兩部作品,市場部的全部資源都為這部作品運作。
整個集團,非要說關注到某個小家夥的人的話,大概就隻有王海洋,江麗,還有一個市場部的汪玉萍了。
“這個人怎麼還沒死呢!”
王海洋看著汪玉萍,這位咬牙切齒的四十歲未婚女性,怎麼對李軒一副深仇大恨的樣子呢。
你們應該沒交集也沒私仇吧。
坦白說,王海洋也覺得,自己和李軒的矛盾,是在集團與人之間的,這位汪玉萍就恨上了旁邊的江麗也對她有些敬而遠之,如果不是因為要和市場部打交道,實在沒辦法脫離開來的話,她也不想和這個家夥扯上關係還蠻丟人。
當然,汪玉萍也不喜歡江麗,畢竟江麗當初是星探招進來準備去影視部門的,後來被發掘出了才能才轉的幕後——江麗是一個前凸後翹身材纖細的女人,雖然有了歲月的痕跡,但無疑是普通人裡長得漂亮的。
平日裡沒少被造謠是‘sao貨’。
不過江麗還是很大度的,至少不會為這種事情跟市場部的人一般見識。
反正江麗對集團內的身材相貌級彆都差不多的同事,大家都很正常交流啊。
正常人還是多的!
“額,目前市場部應該盯著電影市場吧”江麗在旁邊幫腔的說道:“這裡也沒資源調度來用。”
“你居然幫他說話?你是不是站我們這邊的!”
啊,我?
“額李軒的事情,先暫且不論。”此時的王海洋則覺得,你一個市場部的,還是關注好最近最該關心的事情吧
目前《活著》——很中規中矩,穩紮穩打,除了讓人能感覺到李軒的演技變化和掌握的妖孽之外,沒有表現出更高的熱度來
普通的年代劇作品的熱度和收視率,再加上《活著》原作帶來的熱度,算是精算師算出正常的熱度就是這樣,沒有‘超額’。
而《暗算》則是超額了的,不僅僅是收視率,還有影響力,已經見到幾部諜戰片在準備上線了已經是成了這個題材的‘開山之作’,許多的作品都跟風了上去
後續諜戰片類型如果真的能發揚光大的話,那誰都忘不了《暗算》的。
開山之作的意義和影響力,第一個吃到的螃蟹,影響力,可能是以十數年來計的
特娘的,又開始難受了突然有一種,不給黃小明一點助力的話,還真有點能打的意思。
雖然這個汪玉萍看起來很怪,但她有一句話是說的對的,在《楚留香》和《神雕俠侶》的檔期,是最好的主動出擊的時候,也是能徹底奠定李軒墊腳石身份的時候某種意義來說,現在李軒越高,到時候黃小明吃到的張力就越強但風浪越大,魚越貴。
眼前,風浪是越來越大了。
但‘誘惑’也更大了,華藝兄弟可是要招黃小明進來了。
黃小明,周訊,華藝兄弟又要增加兩員大將。
這麼看來,李軒看起來真就無關緊要了和華藝的體量比起來,我的體製運作,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甚至連成名已久,拿獎繁多的影後都到了我的麾下來,你的堅持看上去更像是孩子的打鬨,而我的針對則更像是要殺雞儆猴以及證明。
我們能夠捧起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在不惜代價的情況下,這件事很簡單。
找到痛點和漏洞的攻擊——比如《楚留香》這部作品,如今黑料就夠多了,不尊重原作,亂拍,拒絕文學顧問的事情,到時再加點錢,弄點料子出去到時候tvb肯定要蹭個熱度,把秋官給丟出來小炒一遍。
《暗算》應該就是李軒今年的最高光了。
在去香江的路上,李軒還在看著劇本。
米鈔,港紙,我c,這小詞一套套的。
香江這方麵的題材比大陸有一些好的地方就在於,很多細節中的細節都是不錯的而片場的拍攝和輾轉也是牛逼的,先去香江是報道和去拍攝內景戲,還有部分的拍攝地,還是在‘金三角’地區。
也就是泰,緬,撾三者的交界處。
爾冬生還是有點牛逼的,實景拍攝‘種植園’。
“他的野心是十足的大啊。”
此時,李軒就看著劇本呢喃道。
“不愧是說著衝‘拿獎’和‘票房’去的。”
原定的劉得華本來就是‘明星’,還是香江最頂尖的四大天王,說幾線已經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吳燕祖就更不用說了,算是偏偶像方向的,但同時,在相貌和演技方麵,人氣方麵,都非是弱手。
從各個角度來看,爾冬生對他的預期也是有的。
也因為這樣子,才對自己表現出了些微的‘不滿’吧,強調這部作品是劉得華讓給自己的。
話也確實這麼說,高配變成了低配,還要給個麵子用劉得華絕對是最穩妥的
此時,當李軒去到劇組入組的時候。
也看到了許多熟麵孔,其中就有著來作配的穀天樂。
“好久不見了,我們的金像獎提名男演員。”
穀天樂就看著李軒微微一笑,上一次初次見麵還是在試嘿社會的時候,那時候將傷疤揭開來,還是輸了的那一次。
“穀先生。”
“叫我穀仔就行了,穀先生多生份。”穀天樂拍了拍李軒的肩膀,笑著說道:“演的挺好的,《龍城歲月》和《以和為貴》。”
這兩句話,也算是對李軒的認可了,自從上一次試鏡失敗過後,他也不是沒有陰暗的想到過,如果這兩部電影失敗的話,他也許會更高興。
但也隻是想想而已,沒有【失敗】,隻有【相對失敗】。
大導演的失敗之作也是中小導演一輩子追不上的,難以企及的高峰,這就是個很淺顯的道理,更何況這嘿社會係列的電影,也算是杜戚風導演相對成功的作品了
就算不了解香江文化,其中關於爭權奪利的暗戰鬥爭,也屬實精彩。
更彆說對於社團文化的細致描述了,很是真實蘊含在社團文化裡爭權奪利的內核,就是這部作品既能對過去風光大葬,也能說是導演拍好了一個故事。
屬於兩邊的觀眾都討好了。
不過,此時的穀天樂也未必沒有那麼一點點的後悔,後悔當時試鏡的時候,沒有拿出自己的全部感覺和實力來因為那可悲的羞恥心,和最後一點自尊心作祟,才讓自己和這個角色失之交臂,以毫厘之差,失之交臂,也確實可惜。
但是話也說回來,後悔藥就是一個很無聊的東西,現在說後悔一點用處都沒有,徒增內耗。
這部電影,做好來,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實力。
至少,雖然因為檔期和電影咖位問題隻能演這種小角色,不過也不差了。
這是爾冬生的電影
他是演員轉的導演,當年就演過《三少爺的劍》成為武俠片小生,也演過《倚天屠龍記》《白玉老虎》等影片,是邵氏的演員,後來轉型導演,《癲佬正傳》給他打出名氣,《新不了情》和《旺角黑夜》《飲食男女》等作品,監製的作品也不少
可以說是一名實力強勁,能拍出叫好叫座電影的導演,這一次的《門徒》算是承載了他的大野心的作品。
此時,穀天樂拍了拍李軒的肩膀說道。
“吳燕祖很厲害的,和他同框鏡頭的時候,大多數人第一眼就能看到他。”
“我知道我夠靚仔了,隻是和他對同框鏡的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被搶鏡你雖然也很靚仔,但確實,不夠他【獨特】。”
彆說你了,劉得華本尊來了,和吳燕祖同框鏡頭的一瞬間都會被搶鏡。
因為他不僅帥,而且獨特,而且有氣質,這種氣質會限製戲路但也能讓他在特定的環境和角色裡,表現的最為出眾。
李軒,你很不錯,也很帥,身材也很好但是和吳燕祖比起來,少了一些能一眼擊中人的特點氣質。
“你好像沒有氣質這一點很占劣勢,特彆是同框的時候,而且這一次沒有劉得華,為了收視率的吸量程度,肯定會給阿祖更多的鏡頭,給他更多的正麵鏡頭,因為這一次就是他負責票房。”
吳燕祖是具備相當程度的票房號召力的。
是被市場驗證過的主角。
是明星。
其實穀天樂跟李軒說那麼多,也就是想提醒一件事情。
你在這裡被搶戲的概率是很大的。
更多的篇幅和鏡頭,都會被丟給吳燕祖,都會被丟給這個明星。
和《神話》不一樣。
和成事龍合作,本來你就不是一番,是沒有這個期待,但是現在不一樣,作品下放到了這個位置,你就可以和他搶了。
雖然這個概率就不是很高,
不過也可以這麼說,你也可以利用他的名氣——他能吸引來更多的人,看你是否能夠‘占便宜’把屬於他的粉絲和影響力轉化為你的粉絲了。
“聽起來挺肥的”李軒對於穀天樂的說法有些古怪。
“偶像不就是這樣了,老帶新,老偶像帶新偶像容易,不就是因為老偶像的競爭力容易被複製虹吸,當老的偶像老去之後,新的偶像來接盤,又是一個一個的輪回。”穀天樂調侃道:“傑尼斯是這樣,tvb其實當年也差不多,沒有自己的競爭力,隻是單純的空有帥氣的偶像派,都是這個下場。”
穀天樂還是很清醒,非常的清醒,也是他能夠脫離tvb的鐵飯碗,出來找食的原因明白了解這一套的運作模式。
這種,甚至可以說有點可悲的循環吧。
“多謝提醒”
穀天樂這些話無疑就是在提醒——這一次是機會,甚至和《神話》相比,是一次更大的機會。
《神話》是和老一代合作,你不可能從他身上虹吸太多的東西,而在一部作品裡,都是老一代在發揮作用。
上一次兵馬俑的事情鬨的是烈火烹油,但實際上,還是成事龍的影響力在發揮八成的作用,票房,影響力都是如此。
而在同一代,殘酷的,同框同鏡同番位的競爭下。
你是可以‘奪取’屬於他的熱度的。
“不用感謝我,這也算是一個常識,你應該是懂的吳燕祖不一樣,他的咖位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謝勁鋒和陳冠西半個檔次,在年輕一代裡,他應該算獨一檔了吧。”
“也是快要跨入中生代的年紀,一身實力在我們同代是巔峰時刻。”
穀天樂隻是想著,自己之前對李軒的陰暗猜測和期望的愧疚讓他說出這些話吧,雖然到最後,作為一個被落後者說這句話。
還真的有些諷刺。
不過終究還是實力不濟,沒抓住機會。
這次就看你能不能在阿祖身上搶到鏡頭吧。
“李軒嗎,這個名字很熟悉呀”
此時在休息室呢,俊美如斯的帥哥阿祖就看著劇本,就連旁邊的爾冬生都有一些感慨,確實在這劇組裡他就更偏愛阿祖一點。
他這種美少年的脆弱氣質就很容易惹人憐愛,這種憐愛的吸引力就不分男女。
而且看著吳燕祖就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當年我在邵氏當演員的時候也這麼帥呢。
看著這如花少年的美貌。
真似當年的我呀!
再看阿祖。
隻不過他本人就並非如同美少年氣質那般脆弱,相反還很睿智勤奮,對於角色的氣質和見解,就很是冷靜的剖析,是一個成熟的方法派。
他能夠演好這個臥底警察。
這是爾冬生和他聊過之後的第一想法也越來越滿意這位男一號。
真正的一番,警察阿力。
“你和李軒很熟嗎?”
“並不,隻是當年我們的作品有過照麵,我看過他的作品,他很不錯,真的很不錯。”
當年的《新警察故事》vs《功夫》。
吳燕祖當年也沒吃虧,雖然票房虧了,但是阿祖的演技得到廣泛的認可,也是他升價升級最猛的一次,直接把他的身價從百萬級乾到了三百萬級。
當然,對於李軒。
阿祖就沒有吝嗇自己的誇讚,讚歎著李軒。
“雖然這一次沒能和劉得華合作很遺憾,但和李軒合作,還是蠻不錯的他很有演技,也很有演反派的氣質氣場。”
“嗯。”
爾冬生:你不遺憾,但我很遺憾啊我還是很希望劉得華親自來出演我的作品的好吧。
對於吳燕祖來說,確實不錯,劉得華再怎麼說,也是香江的四大天王,屹立於香江娛樂圈的頂端,演技和票房號召力都有的怪物。
要量化片酬的話,劉得華和梁朝瑋這個級彆的片酬是一千萬港幣。
而吳燕祖的片酬則是在三百萬港幣之間,《新警察故事》和《旺角黑夜》兩部作品直接提了他的身價,從百萬港元到三百萬的暴增。
在精算的情況下,身價大概是那個級彆的三分之一。
實力的話也許吧。
但肯定,是不如的,同框的表現下,就容易被搶走風頭,讓自己的努力和演技發揮,沒那麼亮眼。
李軒的話。
就很剛好。
一個炙手可熱的新人,進步速度堪比神舟五號——不可思議,吳燕祖很喜歡宇宙和火箭的元素,隻能這麼想象的打比方。
但再怎麼說。
也是一個實力不弱的新生代
從結果上來看,他不會跟自己搶戲搶不過自己的,而自己可以自由的發揮,擁有獨角戲一般表現舞台,也不會因為對戲的目標太差,而表現的出戲,讓觀眾覺得違和。
對戲就是這樣,雙方都有著差不多的水平和不錯的感覺才行。
三百萬片酬的我,對七十萬片酬的他。
優勢當然在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