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不是戲瘋子,我是真能穿劇本 > 第291章,山河破碎的青春!

第291章,山河破碎的青春!(1 / 1)

推荐阅读:

045。

這個收視率!

好弱!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雖然隻是試水性質的作品,但現在這個收視率,不得不說的就是,實在是弱了點。

校長觀影團們就沒想到會有那麼弱的

遠遠的低於電視台平均收視率的33的收視率。

而且就目前的輿論情況來看,第二天的收視率會更糟糕。

因為,壓根就沒有評價的冷冷清清的討論。

王朔,海石,這些京圈文化圈子的核心創作者,他們的改編通常而言都能獲得一個還算不錯的成績,但這一次這個成績確實是有些令人大跌眼鏡的。

屬於是相當的低的成績了。

這個評論和收視率,代表著大家對這部作品本身不感興趣並非出於演技,也並非出於內容,而是出於題材的冷門。

“大家對年代青春劇的熱情那麼低的嗎”就連旁邊的王勁崧都對這個強無敵的收視率感到震撼,已經很久沒見過那麼低收視率的作品了,甚至還是京圈出品的作品,上一次見那麼低收視率的,還是滿圈的《功夫狀元》。

“確實是低了點”

此時,旁側的王鳳升也忍不住:“其實這部作品我老婆挺愛看的,也蠻好的啊,我還以為成績會更不錯。”

“七十年代的,軍區大院子弟們的生活額。”

旁邊的徐小丹就沒敢說——軍區大院的生活怎麼樣,她也沒興趣啊。

對於王鳳升這種‘根正苗紅’的人來說,這部作品的代入感可以說是很足了,畢竟那也算是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到的改編。

但又換一句話來說

對他來說,相當程度的代入感,那可能對普通人來說,真的就沒有多少的感覺吧

其實就是大家對於權貴的青春並不感興趣。

你們在那裡風花雪月的時候。

我家的人可都在泥土裡刨吃的呢。

怎麼可能共情呀。

“那就挺糟糕的了呀,如果是因為這個題材水土不服的話,那恰同學少年的這個題材也理應會遭受水土不服的成分”

此時的王勁崧就覺得有些糟糕了。

“沒想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居然是率先被淘汰的。”

就連王海洋看著這收視率都直呼辣眼睛。

這收視率也太低了。

隻能說明一件事情。

題材的水土不服

你如果是完全虛構架空的大少爺,大小姐們的生活,大家也許還能給一點幻想的空間。

但如果是真正的大少爺和大小姐他們的日子,那就能讓大家不舒服了。

文學題材和影音題材的受眾還是有那麼些區彆的。

而如今題材上的水土不服。

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

“京圈就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吧,這年輕人的東西他們把握不住了,也沒有必要去把握。”

試水歸試水,但成績也確實過於難看了,這個收視率幾乎可以說是在撤檔線上徘徊。

導演葉晶也是根正苗紅的出身。

在這個收視率出來之後。

葉晶就很破防。

當場就發了媒體,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看法。

我這部作品是拍給京爺看的,外地人是看不懂,很正常。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我作為導演,很大度的原諒了觀眾。

你們沒看懂作品,我不怪你們。

導演原諒了觀眾,這句話乍一聽有點毛病,但仔細一想。

毛病其實也並不算特彆小的

本質上還是跨題材的水土不服——葉晶嘴硬也沒用。

文樟,白百合,陳雨凡,佟大韋,要咖位的有咖位,要形貌的有形貌,完全符合青春片的選角標準。

但是。

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次跨題材的運作,京圈涉足青春片的領域,確實是失敗告終的。

對於王海洋來說,這也能確定一件事情,‘青春’題材的固定受眾,還是有自己的審美標準的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在這裡翻車了之後,似乎也意味著《恰同學少年》翻車的概率也是不會低的。

青春片,達不到的審美

然而旁邊的江麗卻說道:“其實我看了《恰同學少年》,他其實還是不錯的,至少目前來看,李軒在導演,分鏡方麵的才能就並不弱。”

內心再補充——

感覺,這位根正苗紅的葉晶,他的分鏡,攝影色彩的手法可能都沒有李軒來的‘精準’。

他就仿佛真的身處於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總是用最精準的鏡頭去捕捉著表達出來的東西。

‘精準切入’

甚至這是許多有經驗的導演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李軒做到了仿佛沉浸深入,沒有任何一絲絲,多餘,贅述的鏡頭,一切都是那麼精準。

這一點很舒服的,其實。

鏡頭不在於繁複炫技,那是大佬才能做的事情,鏡頭的表達,其實最基礎,但最難的還是精準精簡,一眼就能看出想要表達的東西。

李軒也並不簡單啊

至少,目前江麗知道了,李軒這些湘江三友的學生們,進入學校是來乾嘛的。

來,讀書來了。

這件事放在青春片裡其實還蠻震撼的,畢竟好像真的從來沒有青春片裡的男女主角們,是來讀書的。

但這不青春嗎?

沒毛病啊。

大家上學的時光,不都是在讀書的嗎。

沒有任何毛病甚至是挑不出毛病來。

甚至讓一開始一些黑《恰同學少年》的稿子直接廢掉了

“都說市場部太急了,片子還沒出就出稿子,結果人家真的就是讀書,戀愛之類的更多在於青澀的點到為止,也沒有亂七八糟的拉扯。”王海洋對此是想說一說市場部的傻女人的,這就算是屬於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了。

至少在《恰同學少年》這件事上確實如此。

不過。

雖然‘讀書’屬於‘青春’的範疇裡,確實沒毛病。

但這件事真的符合大眾審美嗎,大部分人來說,對於學生時代的讀書和枯燥可都沒什麼好的回憶的電視劇的存在本質上還編織未曾選擇的夢。

是‘幻想’。

而‘讀書’太過現實。

就算《恰同學少年》讀書的還算有趣,但依然是‘讀書’是‘學習’是將痛苦呈現。

拍的再有趣,這個劇情也不有趣。

果然,收視率起手就是35的收視率。

和隔壁湖南衛視《微笑asta》那首日66的收視率比起來,確實是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在那麼多熱度轟炸的情況下隻有35的收視率,可以說大家對這個題材的興趣確實並不算特彆的大”

起碼在這種業內的抹黑,轟炸,各種情況下,獲得這樣的收視率也還算可以。

這一批收視率裡,在王海洋看來,看樂子的人是居多的,真正具體的觀影人數,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

本來他是這麼想的,甚至從《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下場,其實能對《恰同學少年》的下場做一個大概的預估

直到豆瓣評分出來之後

71的起手分數。

口碑很不錯啊。

一個讓王海洋愕然的分數,也就是說,追看這部劇的人,無論是因為黑的還是好奇吸引,都給出了一個不錯的分數,要知道這還是在華藝市場部去打分的情況下得出來的分數,真實分數可能會更高。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分數還沒出來呢,評分人數不夠,旁邊就是敬請期待。

等一下。

那這一次的青春片檔期裡,墊底的不是新人新作,反而是根正苗紅,三代紅心的老導演,葉晶導的作品!

京圈這一波

好像臉丟大了!

本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也不算特彆的刺眼,畢竟試水作品嘛,撲街了就撲街了。

但有一個《恰同學少年》在那裡,就顯得尤為辣眼睛。

很,突出。

當差生不是什麼事兒,一次兩次沒考好也不算什麼特彆嚴重的事情,再怎麼樣的導演都有被動到【下限】狀態的時候,比如陳凱子的《無極》。

但你被跳級生給摁著,這事兒,就有點丟臉了其實這件事還是蠻丟臉的,而且還是同類的題材。

本來李軒應該是這一輪裡最丟臉,最丟大臉子的那個,沒想到這一次,墊底人已經出來了,不是李軒,甚至還是京圈內的老貨。

這種事情的發生,讓本該對《恰同學少年》陰陽怪氣的人都覺得的有些拉不開口子,04的收視率,還是蠻少見的。

“這一次墊底的是有了,沒想到居然是我們京圈內的作品先淘汰出局。”江麗就饒有興趣的看著:“也不知道這一次《恰同學少年》能去到什麼樣的地步”

王海洋卻是說道。

“我已經開始有點不太好的預感了”

“沒事兒的,死讀書有什麼用,學生要說最討厭的事情是什麼,那肯定是讀書了,他這麼一直讀書下去的話,肯定沒人買賬的。”

“嗯,沒錯,都青春片了,大家是想談甜甜的戀愛,他這卡在中間,套著主旋律皮的青春片,又青春的不徹底,又不談戀愛,屬於兩邊都不討好,這一次的收視率和豆瓣分數估計都是那些‘附庸風雅’的人打的,等他們第二天撤走的時候,收視率和分數就死給你看!”

汪玉萍和劉小葉在互通著電話——比起謾罵,似乎語氣就已經不再像之前那般強硬。

反而增加了一絲絲的心虛雖然不多,但這種心虛的感覺絕對是存在的啊!

畢竟她們都是狂黑李軒的主力軍,一開始開炮是開的真猛。

如今這個開局,雖然不爆,但絕對和爛片扯不上關係的起碼也是一個‘合格’

但兩人尋思著不行。

不能慣著這泥腿子啊!

黑,繼續黑下去!

找角度!

對,就是不尊重偉人,將他們的偉大塑造的太平凡這件事上。

讀書?讀什麼書!我們的偉人是讀書讀出來的嗎?!

於是乎,劉小葉還有汪玉萍一拍即合,互相打氣,互相串聯姐妹,繼續發通稿,畢竟打壓這位泥腿子,也算是一種正確。

結果,這黑稿子發下去之後,李軒沒被打擊,葉晶就被打擊了你們華藝兄弟發這什麼意思,是不是看不起我?!明裡暗裡在諷刺我是吧!

你說這部片子的不堪,那在他下麵墊底的我,到底是什麼?

你們在針對我!

本來就無處發泄的京爺,直接就去華藝兄弟大鬨了一場,人家直接去了董事長的辦公室去了

“那兩頭正宗大蠢豬。”

王海洋此時都不知道該對那兩位怎麼評價了。

打李軒的結果現在沒出來,反而是自己得罪了京城文學圈的人,王朔,葉晶貌似都被這一輪炮轟被得罪了。

這裡就有一個原罪。

你覺得,《恰同學少年》是垃圾,那麼成績和口碑更不如的我們,是不是也在指桑罵槐裡?

一點為人處世的智慧都沒有

“不過,她們的通稿裡有一點倒是沒有說錯上學確實是為了學習,但作為觀眾,我是來看這個的嗎”

如果他一直保持在學校裡學習,奮進,衝刺的節奏,很快收視率就會掉到一個地步去。

並非說這部作品作爛了,而是劇情的節奏變得無趣了。

本就是優秀少年,進入優秀的學校,每天學生們鬥排名,一步步的走到第一。

一步步的平凡少年成為湘江三友。

劇情的脈絡就是這樣的,王海洋是看清楚了。

不管怎麼樣。

這一次,這部作品,也已經是‘合格’的作品了。

至少,對於李軒來說,這一分算過去了,他的同學們的分數也算過去了。

作為畢業作品,合格了。

而王鳳升,在這種合格的作品質量下,也不用付出額外的代價。

安穩落地。

隻能說明這個李軒,他的才華是真的厲害。

真是妖孽,居然真的讓他和他的同學們做出了一部結構完整的作品來了。

“話說,你為什麼要戴口罩?”

“我不戴口罩要暈了。”

此時,宿舍組的觀影團們,人是一點都沒少,每天晚上準時八點,都會堵在這裡去看東山衛視的《恰同學少年》。

對比起第一天少了的那些人,不是沒空就是陪女朋友,但要說故意不來的,還真沒有。

於是乎,李軒就能看到一個很震撼的場景,北電表演係四個學年的男生全部擠在自己這小小的宿舍裡——讓李軒也感到了微微的痛苦,就像朱亞汶說的一樣,人要被臭暈了。

觀影體驗極差,李軒就懷念起當時和劉亦妃還有高媛媛一起觀影的味道。

都是香香軟軟甜甜的不像現在那樣。

唉,早知道就在家自己煲劇好了。

不過事已至此,這種‘小小的後悔’也沒必要了。

這群靚仔們更像一個縮影。

一個追劇團的縮影。

平凡的少年們追逐校園而學習

有時候啼笑皆非,有時候熱血沸騰,天熱的時候也不多想,就跳進湖水裡,一邊說著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邊遨遊在夏日的水裡。

恰同學少年的同學就該是這樣的。

我們是學生,是青春,有著屬於自己的時光。

是平凡是熱血。

是每個觀影的人都能夠體會到的學生時代,肆無忌憚,無憂無慮。

平凡的無憂無慮。

也許這就是學生吧。

也許這就是偉人們也曾經經曆過的青春。

也許我們都一樣呢。

然而很快。

劇情就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

大軍閥袁市凱。

他就讓湖南師範的學生們,為鬼子,為偽滿來寫親日文章。

山河破碎。

新舊交替。

直到這裡的時候,很多草蛇灰線才連接了起來,貧窮乞丐,落難和殘疾,這些要素就藏在群演的草蛇灰線裡。

才讓觀影的所有人都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青春確實是他們的青春。

也許和我們一樣有著平凡的地方。

追求的安樂。

但他們生著的時代,卻終究是那烽火連天的時代。

是那個。

山河破碎的時代。

青春,也是山河破碎的青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