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宋文豪 > 第35章 “鐵麵禦史”

第35章 “鐵麵禦史”(1 / 1)

推荐阅读:

說是宅堂,但跟著仆從走進去,陸北顧覺得自己到了王宮。

悄聲問了問,還真特娘的是王宮改的!

以前這裡辦公的是前唐劍南西川節度使,此地最初作為節度使署,署裡建有百尺樓等高樓,可俯瞰後麵的湖泊。

湖泊名為摩訶池,也是有說法的南北朝時期,南朝的“菩薩皇帝”蕭衍在境內大肆推行佛教,佛教也在蜀地開枝散葉,該池因胡僧之語,故得名“摩訶池”,隋唐時期這個稱謂就被繼承了下來。

而在前唐貞元元年的時候,時任節度使韋臬初步鑿開解玉溪並將其與摩訶池連通,到了前唐大中七年,時任節度使白敏中開金水訶,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彙入摩訶池,連接解玉溪,至城東彙入油子河,摩訶池就此徹底成了活水。

後來這裡被後蜀改成了王宮,摩訶池也改名叫龍躍池,後蜀環池大肆修築宮殿、亭台樓閣,其範圍廣達十裡,景色可謂是極為壯麗。

如今名字又改回來了,這些環池建築有些拆毀了,有些成了富商宅邸,但是絕大部分還是成都知府本人的宅堂。

“這不逾製嗎?”

陸北顧的腦袋上升起了一個問號。

但是他不敢問。

不過恍惚間,陸北顧真的覺得,柳永的《望海潮》是標準寫實手法。

因為在這裡他親眼看到了“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三秋桂子或許還遠不到時候,但十裡荷花的美景現在是真有。

所以一路走來,陸北顧甚至對於那些被貶到這裡當成都知府的中樞大員,到底還願不願意回去,都產生了一絲懷疑

而他的認知,在連續經過了蜀錦與王宮兩件事情的洗禮後,也終於能真切地感受到了。

——大宋是真的富養士大夫啊!

隻能說,在大宋當官確實爽,尤其是能當到知州、知府這個級彆。

就算住不上張方平這種王宮改的府署,如蘇軾那般待著沒事出去來個“千騎卷平岡”也很舒坦了。

來到滿是荷花的摩訶池畔一處難得的空白水域,他們上了專門接引的小船,而沿岸垂柳的枝條,都幾乎要探到船頭了。

小船緩緩擠開荷花,駛入摩訶池。

陸北顧的衣袂被帶著水腥氣的風掀起,這裡到處都是魚,而且根本不怕人隻見他右手邊很近的距離,就有一尾紅鯉躍出水麵,鱗片在夕陽下閃過朱砂般的光澤,隨後又“撲通”栽進被船槳攪碎的雲影裡。

堪稱釣魚佬的天堂。

不過那些當年被後蜀宮廷匠人精心雕琢過的太湖石,如今卻早已不複保養得當的樣子,不僅爬滿了水藻,而且石孔裡還纏著枯萎的蓮莖,看起來美感全無。

這些花費重金買來的石頭,現在唯一的作用,恐怕也隻有半浸在碧水中給船夫當導航坐標了。

很快,小船就來到了湖心島,他們踏上了岸。

這裡隻有一座院落,廳中並無任何人,甚至連仆從、婢女都無。

李磐剛帶著陸北顧撿了個位置坐下,廳門口就閃出個鬼祟人影來。

李磐見了那人,連忙對陸北顧說道:“我且出去與人敘話,你在此處等著。”

陸北顧點點頭,隻見李磐出去與那小吏模樣的人在廊下私語。

至於說了些什麼,他就聽不清了。

小吏低聲說道:“張相公今日心情尚好,現在在與人交談,你們得等會兒,估計快談完了等談完以後,張相公需得去更衣,方能見你。”

“是哪位上官在與張相公相談?”

“益州路趙抃趙轉運使。”

聽了小吏這話,李磐頓時一怔。

“——竟是‘鐵麵禦史’嗎?”

趙抃,字閱道,景祐元年進士,曾任殿中侍禦史,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麵禦史”。

這人在大宋廟堂是非常有名的,其人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於天,是個“無事不可告人”的清正君子。

但裡麵的陸北顧不知道這些。

他屁股還沒坐熱,就見屏風後轉出一麵容清臒、顴骨微隆的老者,這老者須發有點斑白,看著大概五十多歲的樣子,隻是身著簡單的褐衫,看這樣子似是要離去。

這老者見了坐在廳中側位的陸北顧,頓下腳步。

他目光犀利地打量了片刻,然後問道。

“小兒,今年歲幾何?”

出於禮貌,陸北顧客氣答道。

“在下年十七。”

老者嘖嘖道:“尚不如老夫家中幺兒大緣何來見張相公?”

“因著一篇策論。”陸北顧簡明扼要地回答道。

“策論?”

老者似是想起了什麼,竟是又轉過屏風去了內室,然後隨著一陣翻箱倒櫃聲,竟然真的拿了一張紙出來。

他到陸北顧麵前,撣了撣。

“《禦夏策》?”

老者問道:“你說的策論,是這篇嗎?”

陸北顧此時心裡不知道多少頭羊奔過這老者究竟是什麼來頭?在張方平的房間裡就這麼隨便翻東西看?

張方平本人嗎?

可是感覺著又不太像。

“是。”

老者通讀了一遍,先是眉目舒展,隨後卻蹙起了眉。

“今當禁青鹽逾界,絕鐵器出疆,轉於秦鳳路設茶馬專司,儘收青唐吐蕃市易。待其府庫空乏,部族離心,雖帶甲十萬,不過饑鷹餓虎耳想法挺好,知道如今青唐吐蕃是什麼情況嗎?”

“聽說過。”

陸北顧答道:“土地三千餘裡,人口一百餘萬戶,與宋、夏、於闐、盧甘羌接壤,隱約有重現鬆讚乾布時期的氣勢。”

老者點點頭,說道:“河湟之地,乃是‘古吐穀渾路’必經之地,與西域一南一北,當年北魏胡太後派僧官宋雲西行,本可以走河西,然而當地兵亂,宋雲等隻好通過吐穀渾青海道西行,由此這條商路被打通。”

“如今夏國勢大,卻在西域屢屢剽劫貢商、扣留旅人,對往來商人征收重稅以彌補軍資,走這條‘古吐穀渾路’的商人也就多了起來,青唐、邈川、臨穀等城漸漸繁榮。”

“但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我朝與青唐吐蕃,跟與遼國、夏國一樣,也正式設立榷場進行貿易,令其不斷做大,會不會再次出現前唐吐蕃大將馬重英率二十萬吐蕃、黨項聯軍攻占長安的場景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