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張嫩臉開邁巴赫才真正像個司機。
開著車想著這個的陳默也沒轉頭,就跟胡笳說道,“要不等會去再買輛車?這車沒司機的時候我自己開總感覺怪怪的。”
“你才發現啊?”胡笳樂了,“你想買輛什麼啥?”
“等看了再說吧。” 陳默也隻是臨時起意,沒什麼概念。
後座的小米和攝影師聽著前排兩個大佬的對話,表示可憐、弱小又無助。
真皮座椅的觸感柔軟得像雲端,車內飄著淡淡的鬆木香薰。
小米挺直脊背坐在座位邊緣,盯著中控屏上的導航,甚至不敢多看開車的陳默。
車子滑入後海大道時,她聽見胡笳跟陳默說道:“走深南大道吧,那邊交通好一些。”
“陳先生,您這三套房子的稅費清單我今晚整理好發給您。” 她努力讓聲音平穩。
“不用太急。” 陳默翻看手機郵件,頭也不抬,“你覺得哪套房子最難賣?”
這個問題讓小米一愣。
她斟酌著開口:“壹方中心的公寓吧,那套房總價高,而且還是公寓。總體來說客戶還是會更傾向於住宅屬性的大平層。”
“嗯。” 陳默點點頭,沒過多久車子在鏈家門店前停下,小米下車時,看見同事們扒著玻璃往外看。
陳默和胡笳下車以後也沒往門店去,兩人就站在門店前方,“這三套房子的鑰匙都給你。”
他說話依舊是漫不經心,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對了,帶看時小心書房的落地窗,軌道傳感器很靈敏。”
小米接過鑰匙時,心情是有些激動的,這三套房無論誰賣,都有她的業績了。
“陳先生放心,我每天會發帶看記錄給您。” 她攥緊鑰匙,金屬邊緣硌得掌心生疼。
“不用。” 陳默轉身走向黑色邁巴赫,拉開車門,“談價時再聯係我。”
接下來的一周,小米成了門店的傳奇。
她每天帶著不同客戶穿梭在潤府和壹方中心之間,鞋套換了一盒又一盒。
陳默的房子像塊磁鐵,吸引著各路富豪:
有開著法拉利來看房的演藝圈小花;
有帶著風水師的地產老板;
有戴著翡翠手鐲的闊太,用愛馬仕絲巾捂著鼻子嫌地毯顏色太深;
有穿著潮牌的年輕創業者;
甚至還有位戴著墨鏡的港商,用港普挑剔地說 “這個格局不太行”。
實際上每次帶看前,小米都會提前一小時到場。
她每次都會提前打開全屋智能係統,讓空調將室溫維持在235c。
香薰機也會提前十分鐘打開,目前除了那個闊太都很滿意這個味道。
小米會蹲在地上檢查羊毛地毯是否有褶皺,用酒精濕巾擦拭門把手,連電梯間的按鈕都貼上臨時保護膜。
“米啊,這客戶真心難搞,靠不靠譜啊。” 同事阿芳看著港商的助理轉發過來的戶型圖上整了個九宮八卦圖,忍不住皺眉小聲說道。
小米搖頭,蹲在港商麵前:“您看,這套房子的財位在東南角,正好對著鵬城灣的聚財格局。而且主臥的飄窗可以改造成佛龕,空間足夠擺下您的銅製觀音像。”
她懂個屁的風水,隻是聽老同事是“水”就是“財”,但不妨礙她道聽途說的謅上幾句。
港商聞言抬頭,點頭同時鏡片後的眼睛閃過一絲驚訝。
阿芳站在落地窗邊,手指輕輕將窗簾拉開十公分,讓陽光恰好落在財位上。
這個動作看似隨意,卻精準配合了小米的話術。
兩人一起合作了一段時間了,彼此之間還是有一些默契在的。
“李總,您才是專家,您看這個房子風水布局還有什麼改動空間嗎?”小米直接開了大招。
港商忽然眼睛一亮,用不太熟的普通話滔滔不絕起來。
這是一年多以來她摸索出來的一套對待老男人的技巧。
對於老男人你說什麼都沒用,甚至有女同事去擦邊人家都懶得回她微信。
但你要是問對方擅長、對方喜歡或者專業上的東西,就能立馬激起對方“好為人師”的屬性。
小米去年有一個客戶,大學金融教授,同時還在是某陽光私募基金公司聯合創始人。
她連續一周給對方發消息分享好房源對方都不回複。
但有一次她問了對方一個問題 —— “盧教授,我最近想理財。因為2最近不太行,身邊不少朋友和客戶都從互聯網理財轉向保險等穩健投資,您認為這算不算過度擔憂呢?”
結果好家夥,平常從來不回她消息的盧教授連續發了7條長達50秒的語音條。
硬是從“互聯網金融監管風暴”說到“保險投資異軍突起”,從“監管理性和市場情緒”說到“製度約束跟行為偏差”,從“供給側改革背景”說到“全球經濟震蕩”。
絕了,完了還對麵的盧教授可能覺得自己的語音條有些晦澀,生怕小米沒聽懂。
還專程又發消息來解釋什麼叫做“微觀行為與宏觀經濟的雙向映射”。
果然,祭出絕招的那天傍晚,港商簽了意向書。
小米站在陽台上,看著他的勞斯萊斯緩緩駛離。
忽然發現阿芳不知何時站在身後,手裡拿著瓶冰鎮礦泉水遞了過來。
“謝謝,今天多虧您配合。” 她接過水,瓶蓋 “哢嗒” 一聲打開。
“我也在偷師呢。” 阿芳笑了笑,望著遠處的春筍大廈說道,“很多同行隻會說‘房子好’,你會說‘哪裡好’。”
這句評價讓小米心頭一暖。
她仰頭灌了口礦泉水,冰涼的液體衝刷著喉嚨:“之前師父教的,做中介的,總得讓客戶覺得錢花得明白。”
阿芳轉頭看她,目光在她曬得微黑的臉上停留片刻,微微頷首,“而且你很會對付老男人。”
小米嘴角一抽,什麼叫對付,我這是給客戶提供情緒供給。
三天後,港商因為資金周轉問題放棄購房。
小米攥著手機在樓梯間坐了半小時,才敢給陳默打電話。
電話接通時,她聽見鍵盤敲擊聲,顯然對方正在工作。
“陳先生,那位港商”
“無所謂,我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