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張總的專業評估。”許哲開口,聲音溫和有力,“基於普華詳實的儘調和我們團隊內部的深入研判,鵝廠充分認可靈境互動團隊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為了表達最大的誠意,也為了助力靈境更快、更穩地實現其宏偉藍圖,我們cdg和ieg經過反複磋商,決定在此提出一個突破性的方案——”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靈境三人。
尤其在陳默平靜無波的臉上多停留了一瞬,試圖捕捉一絲波動,可惜一無所獲。
“鵝廠願意以七十八億人民幣的整體估值,對靈境互動進行全麵收購!”許哲的聲音拔高,帶著一種宣布重大利好的激昂。
他繼續說道,“收購完成後,靈境將成為鵝廠ieg旗下獨立運作的全資子公司品牌,徐總、代總將繼續擔任核心管理職務,享有充分的業務決策權!鵝廠將傾注全平台的頂級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微信、手q的億級流量入口,應用寶的頂級推薦位,以及ieg強大的技術中台和i運營經驗,全力助推《鏡像追緝》衝擊全球市場,並將靈境打造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遊戲研發品牌!同時,我們承諾,現有團隊核心成員將獲得極具競爭力的留任激勵方案,確保人才穩定,軍心不動搖!”
七十八億!全麵收購!保留品牌和團隊!
這個方案,比起最初的預設,無論是估值還是條件,都堪稱“慷慨”。
許哲說完,身體微微後靠,臉上帶著誌在必得的微笑,等待著對麵三人,尤其是徐振宇和代海濤臉上出現驚喜、激動甚至猶豫掙紮的表情。
在他看來,這個價格和條件,對於一家成立不過兩年多的遊戲公司,已經是天價和莫大的抬舉。
沒有人能拒絕鵝廠遞出的這根橄欖枝,尤其是當它鍍了厚厚一層金的時候。
這是他的新策略,我搞不定你陳默,難不成還搞不定徐振宇和代海濤嗎?
我先從易到難去完成工作行不行?
許哲的工作難做是難做,但他也必須得做,他不做有的是人做。
他努力演出一副鵝廠給的條件很好的樣子,畢竟很多時候騙過了自己才能騙彆人。
會議室內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鵝廠團隊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靈境三人身上。
徐振宇放在桌下的手微微攥緊了。
七十八億…說不心動是假的。
彆看他們上周在一起的時候叫囂著八十個億少一分錢都讓對方滾,其他徐振宇知道那是代海濤說給自己聽的提氣的話。
實際上這幾乎是他和代海濤兩人預估比較高的值了!
而且鵝廠的資源承諾,確實令人垂涎。
代海濤臉上的怒意倒是消了些,但眉頭依然緊鎖,眼神裡充滿了掙紮和不甘。
賣身?成為鵝廠的“乾兒子”?靈境這個他們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從此就姓鵝了?
就在這微妙而緊張的時刻,一個平靜得近乎淡漠的聲音響起,打破了寂靜,也瞬間凍結了許哲臉上的笑容。
“許總,”開口的是陳默。
他發現徐振宇和代海濤都有些心動,畢竟鵝廠給出的價格已經超出了四個月前三人討論的上限。
但問題是鵝廠價格超預期是因為靈境互動的數據也超預期了,兩人仿佛是被一大筆巨款刺激到忘記這玩意兒本身就會是一個動態值。
他甚至沒有看那份鵝廠精心準備的方案書一眼,隻是隨意地用指尖點了點自己麵前的桌麵。
目光平靜地看向許哲,語氣還是那樣該死的平靜,甚至聽不出一絲感情波動,“七十八億,收購?”
他微微側頭,嘴角似乎彎起一個極淡、近乎沒有的弧度。
眼神卻銳利如冰錐,直刺許哲刻意營造的“慷慨”氛圍:“這個價格,是基於普華報告中提到的‘單款依賴’、‘新遊投入風險’和‘cac上升預期’打出來的折扣價吧?”
許哲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陳默一語道破天機,精準地戳穿了他們估值模型的核心邏輯!
他心中警鈴大作,剛想開口解釋或修飾。
陳默卻沒給他機會,身體微微前傾,那股屬於華興高管、執掌數萬it係統和千億級企業核心數據流轉的cio所獨有的強大氣場,毫無保留地釋放開來,瞬間籠罩了整個會議室。
那是一種久經沙場、洞悉一切規則與潛規則的威嚴,一種手握真正重權而非虛銜的底氣。
說人話就是陳默現在這個樣子一看就不好惹,更不好忽悠。
氣勢這種東西很懸乎,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
“許總,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用繞彎子了。”陳默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靈境互動目前月淨利潤穩定在五千萬以上,q1總利潤一億三千萬,賬上現金及等價物超過四億。年利潤預估超過五億。七十八億應該是四個月前的價格,說實話我們沒叫一百億都是良心價了。”
陳默也沒說胡話,按在最低的15倍e算,價格都應該是75億。
而且憑什麼要按最低e算?
誰讓他們鵝廠磨磨蹭蹭的非得等著看第二款遊戲的成績。
你現在風險確實小了,那花費自然是要增加的。
他才不像徐振宇和代海濤一樣被巨額現金迷了眼。
“我們沒有任何短期債務壓力,核心產品《亂世群雄》端遊已進入最終測試階段,研發資金完全由自有現金流覆蓋。至於用戶獲取成本(cac)…”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普華的張瑞,帶著一絲洞穿表象的了然:“《鏡像追緝》目前超過70的新增用戶來自自然流量和玩家社交裂變,我們的cac遠低於行業均值,並且隨著口碑發酵和社交粘性增強,這個優勢還在擴大。普華報告裡引用的‘cac上升預期’,是基於對市場競爭加劇的普遍性擔憂所做的保守外推,並非我們業務模型的必然結果。”
句句精準,直指要害!
將鵝廠和普華試圖用來壓價的“風險點”逐一剖析、化解於無形!
徐振宇和代海濤聽得精神一振,腰杆都不自覺地挺直了。
對啊!我們明明這麼強,憑什麼要被你們用“風險”來打折?
許哲、趙明、李薇,包括普華的張瑞,臉色都變得有些難看。
陳默展現出的對財務細節的精準把握和對業務邏輯的深刻洞察,完全超出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甚至一般公司高管的範疇!
這絕對是一個浸淫企業運營和資本博弈多年的老手!
特娘的,陳默前世雖然是一個創業失敗的老板,但不代表他真的很差,而且他也拿到過融資的好不好。
之所以沒拿b輪不是因為沒人給,而是陳默先是嫌人家基金公司給不了他太多資源不願意要,後來其他基金公司發現他公司的現金流危險瘋狂壓價他就更不樂意了。
最終錯過了風口又陷入了泥潭,活活把自己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