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鄂倫岱就捂著口鼻,灰溜溜的和阿爾鬆阿等人,一起策馬跑了。
他自然不敢還手打胤禧。
胤禧好歹是貝子,又是皇弟。
他要是還手,就算雍正要饒他,許多王公大臣也得逼雍正賜他死罪。
當然,被酒色掏空身體的鄂倫岱也打不過胤禧。
胤禧這裡罵罵咧咧地捏著拳頭走了回來。
而胤禧在回來時,雍正也沉著臉,下了樓。
弘曆見此忙拱手:“汗阿瑪,您剛才應該也看見了,不是二十一叔魯莽,是他鄂倫岱跋扈。”
“老二十一剛才就該打死他!”
雍正隻丟下了這麼一句話。
弘曆不禁因此暗暗揚起嘴角。
明顯,雍正是很欣賞胤禧剛才的行為的,不然不會這麼說。
“汗阿瑪,這鄂倫岱沒有恭順之心,對您心懷不滿,這樣的人難保不會做出過分的事來。”
“現在,也不知道他這會兒是去哪裡,得派人悄悄跟著他,看看他有沒有暗中結黨謀私!”
弘曆再次補了一嘴。
張廷玉不禁看了弘曆一眼,暗道:“這四阿哥是真的機敏!”
雍正這裡也深以為然,沉聲道:“觀音保。”
這時,一俊秀侍衛走了出來:“奴才在!”
“派人跟著去!”
“嗻!”
觀音保答應了一聲,就把著刀出了園門。
弘曆看了這觀音保一眼,知道他是蒙古王公之後,與滿洲權貴沒有瓜葛,雍正派他去盯鄂倫岱正合適。
不多時,怡親王老十三就來了。
而老十三來尋雍正,為的則是青海郡王額爾得尼部,於初秋,被羅卜藏丹津所破的事。
這無疑說明,羅卜藏丹津正越發囂張,已到嚴重威脅西北邊境安全的地步。
雍正聽後也沒再拖延,立即就回了宮,與總理事務王大臣連夜商討起應對之策來。
最終,雍正決定先禮後兵,命侍郎常壽出使,降諭羅卜藏丹津,讓其罷兵,同時做軍事上的準備。
次日。
當弘曆來到養心殿請安時,正逢觀音保來向雍正彙報他奉旨派人去跟蹤鄂倫岱等人的事。
雍正便讓弘曆一起聽,有意使弘曆也清楚這些人在背後做什麼。
“他們去見了三阿哥,說起了八旗旗主共治的事。”
“還說,先帝忌辰一周年的時候,若是主子遣派皇子去景陵代祭,若是三阿哥去,屆時會讓三阿哥去見九爺,向九爺表明此意,讓九爺為三阿哥忍辱負重,上表請罪,而爭取有回京的機會。”
觀音保說完後,雍正眯起了眼。
康熙去世已快一年。
一般而言。
新皇帝都會在舊皇帝駕崩一周年時,去舊皇帝陵寢之地祭奠,但有時候,新皇帝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派皇子代祭。
而派哪一位皇子去,也往往意味著這位皇子在現任皇帝心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皇子代祭本身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政治象征。
不過,雍正的皇子裡,目前就弘時成年,所以按理,如果要派皇子去,弘時被派去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鄂倫岱和弘時才會在背地裡商議,趁著在康熙忌辰一周年的時候,抓到去景陵代祭的機會見老九。
弘曆這時瞥向了雍正。
他也這才知道,鄂倫岱這些人原來和弘時在下這麼大的一盤棋。
但弘曆想了想,也不覺得奇怪,像弘時、鄂倫岱這些王公貴族,本質上作為大官僚大地主,其實是很怕皇權過於集中的。
因為這樣會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
他們會隨時擔心他們的家業乃至性命被皇帝輕易奪走。
不過,弘曆清楚,雍正自己肯定是不能接受八旗共治的。
觀音保彙報後,雍正就突然冷下臉:“弘時有今天,與這些混賬脫不了乾係!”
接著,雍正就喚了一聲:“蘇培盛!”
蘇培盛立即走了進來:“主子請吩咐。”
“傳弘時!”
“嗻!”
蘇培盛退下去後,雍正依舊冷著臉,對弘曆問:“八旗共治,你怎麼看?”
“取亂之道!”
弘曆想也沒想就回了這四個字。
雍正有些訝然,而故意繼續板著臉:“為何這麼講,我大清就是八旗共治起的家,你忘了嗎?”
弘曆知道雍正是故意在考察自己在政治上的認識,也就認真地回答說:“創業可以共議共商,但現在是守天下,不是打天下!”
“阿瑪,守天下時,再與人共議,不就是分封,承認天下有多個土皇帝嗎?”
“這會讓王公大臣與縉紳豪右更加放手去克削小民的。”
“蒙元殷鑒不遠,兒臣近來觀史,得知元末大亂時,小民最不滿的非蒙元上層昏聵,而是相公壓榨過甚,故而當時有民謠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可見,不能指望沒有朝廷管束的權貴勢豪有多仁愛!”
弘曆如此陳述後,雍正歎了一口氣:“是啊,自秦以後,還沒出現過天下分而大治的!”
“你能有如此見識,可見是把祖宗的社稷江山放在心上的。”
雍正這才神色和緩了下來。
弘曆拱手:“阿瑪過獎!”
“你先彆走,去裡麵等著,與朕一起聽聽你這位三哥待會兒怎麼說。”
雍正這時站起身來,吩咐了一句。
“嗻!”
弘曆便退到了養心殿明堂裡間,坐在了一張圈椅上,看著麵前的一副對聯養起神來。
對聯上寫著:“薇省喜重經,六載複承新雨露;樗材慚莫補,寸心猶懍舊冰淵”,對聯下的書案上放著雍正的印章與朱筆。
這裡是雍正睡覺之處,也是批閱奏折之處。
空間不大,室內飄著淡淡馨香,窗戶很小,微光透進來,剛好照亮書案一處,把案上奏折上所寫“年羹堯”三個字映照得異常醒目。
弘曆想到,自己將來若要是做了皇帝,是不是還要住在這裡,在這狹窄隱秘的空間裡辦公。
他記得,曆史上的乾隆在宮裡時,也還是選擇了住在養心殿。
“兒臣給汗阿瑪請安!”
突然,外麵傳來了弘時的聲音,弘曆也回過神來,認真聽著外麵雍正與弘時的談話。
“你最近在做什麼?”
雍正先問了弘時這麼一句。
弘時回答說:“兒臣一直在先生身邊上課讀書,就閒暇時出宮去買了些書籍,向一些鴻儒請教一二學問,或者向一些宗室王公討教一下騎射武藝。”
雍正又問:“就隻是這些嗎?”
“兒臣不敢撒謊,是隻這些。”
弘時這時回道。
在裡麵的弘曆情不自禁地咧嘴一笑。
他也不知道弘時怎麼想的,在這個時候還要撒謊,還是沒有在雍正麵前保持警惕。
但弘曆覺得,弘時可能是心存僥幸,試探雍正是不是真知道了什麼。
何況,對於弘時而言,他現在要是說了實話,等於要徹底失去一切希望。
這可能是弘時難以承受的,也就乾脆沒有說實話。
“跟你八叔走得近嗎?”
雍正這裡又問了一句。
弘曆聽後暗自感歎,雍正還是顧念父子情分的,不然不至於問的這麼直接,明顯在給弘時一個自我坦白的機會。
弘時這裡也忙回答說:“沒怎麼來往。”
“跪安吧。”
接著,弘曆就聽到雍正讓弘時離開的聲音。
而弘時離開後,雍正就把弘曆叫了出來,且一臉肅然地問著弘曆:“你三哥對朕撒謊,你怎麼看?”
“三哥跟著八叔他們陷入太深了,但兒臣覺得,暫時還不宜動八叔,西北戰事要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