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注意到,舒舒覺羅氏也為老十四這個決定感到意外,也就笑著說:“這恐不妥,十四叔的佐領都是汗瑪法當年賜給的,當留給堂兄弟們才是。”
老十四擺手說:“留給他們沒用!他們過於平庸,就算有佐領,也不能靠著這些佐領做出什麼事業來,反而會在有意無意間,阻撓這些佐領底下的普通旗人出人頭地。”
“何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十四叔雖然脾氣不好,但活到現在,有些道理還是明白的。”
老十四說到這裡就笑了笑,舒舒覺羅氏這時也笑了笑。
很明顯,她也被老十四這句話給說服了。
弘曆也沒再多言。
但老十四要把自己的佐領給他,最終還是要看雍正同不同意。
但弘曆想來,雍正是會同意的,而且會很願意看見的。
畢竟,這非常利於雍正進行旗務改革,進一步收攏旗權歸於皇權。
且說,他和老十四現在的旗籍倒是都屬於鑲藍旗,而且都繼承的是當年大阿哥允褆的佐領。
不過,老十四繼承的多些,是大領主。
如果不算老十四的包衣佐領,據他所知,光老十四的旗分佐領就有十七個佐領。
如果真的都歸了他,那他在鑲藍旗的實力,就不遜於最大旗主簡親王雅爾江阿了。
因為,雅爾江阿是滿清開國功臣鄭親王濟爾哈朗之曾孫,隻是後來,他家的鐵帽子的爵位從鄭親王改成了簡親王。
而這鑲藍旗旗主本來就隻是濟爾哈朗的後裔。
在康熙分諸皇子皇孫到下午五旗後,才整得鑲藍旗部分佐領歸到了康熙的皇子皇孫身上。
但即便如此,雅爾江阿在鑲藍旗的佐領還是最多的,有二十多個。
所以,他要是真的有老十四的十七個佐領,加上他自己現在的六個佐領,那他在鑲藍旗的地位就真的僅次於雅爾江阿了。
弘曆從老十四這裡回來後,就去了圓明園。
但在去圓明園見雍正的路上,他依舊為老十四說要把佐領都給他這事感到震驚。
因為,這份饋贈實在是太厚重了!
這也足以證明,老十四是真的已沒有要與皇帝分庭抗禮的心思,而隻想壯大他弘曆的實力,通過弘曆實現他平準的理想。
弘曆相信,雍正在知道這一饋贈時也會很高興的。
不過,弘曆在見到雍正時,沒有先告訴他這個消息,而是先把有人給老十四傳紙條企圖激化老十四和雍正矛盾的事,告知給了雍正。
弘曆還把那張紙條給了雍正看。
雍正在拿過紙條時,手不禁微微有些顫抖。
他是氣的。
他氣的是,有人為了阻止他改革,用心如此歹毒。
“看來,我大清宗室貴胄與八旗貴族裡,有人不惜讓我大清內亂,也要阻止朕推行新政。”
“他們這是寧讓大清亡,也不願意受一點委屈!”
雍正沉聲說了起來。
弘曆道:“但好在十四叔還算明白,沒有因此就真的覺得帝位應該屬於他。”
“話雖如此說,但先帝晚年給他的太多了,即便他自己不想再爭,也會有人盯上他的。”
雍正冷冷地說道。
弘曆這才開口說:“十四叔今日還給兒臣說,他打算把他的佐領都給兒臣!”
雍正聽後兩眼一亮:“他真這麼說的?”
弘曆點首。
雍正站起了身,心裡仿佛有一塊壓著的石頭而落了地,也就搓著手,且一臉驚奇地看向弘曆:
“你是怎麼讓他如此眷顧你的,不惜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你?”
弘曆想了想開口回答說:“他也不真是為了兒臣吧?應該是看見阿瑪您推行的國策,的確在讓大清國力蒸蒸日上,但又不願意直接承認您的功績,便非得打著是因為兒臣表現優異的名義,來讓出自己的佐領,而向您示好。”
“阿瑪,您知道的,十四叔他素來傲氣,從不肯輕易在您麵前承認自己不如您。”
弘曆記得,雍正和老十四互相是看不順眼的。
在雍正眼裡,老十四就是一個蜜罐裡長大的孩子,幼稚的沒有城府,注定成不了大事,且在明旨裡如此評價過老十四。
所以,無論老十四怎麼鬨怎麼有威脅,他也隻是把老十四圈禁起來。
而在老十四眼裡,雍正奸詐虛偽,過於明哲保身,對隆科多這些他很是看不上的人過於討好,一點皇阿哥的體麵都沒有。
於是,老十四在年輕的時候,更加喜歡人格魅力更大的老八,不怎麼喜歡老四。
當然,老八在康熙諸子中,的確很有人格魅力,滿漢大臣很多真心擁戴他且不提,身為長子的大阿哥,身份尊貴的十阿哥,才學出眾的九阿哥都對老八馬首是瞻。
即便是老四自己,也曾經很喜歡自己這位八弟,視自己這位八弟為親弟,乃至在康熙打壓老八之前,也在對老二失望後,心向過老八,覺得老八是可以擔當大任的。
沒錯,與某電視劇不同的是,老四曾經真當過一段時間的“八爺黨”。
因為“八爺黨”的前身是“大阿哥黨”,勢力很大,是當時真正能與當時“太子|黨”分庭抗禮的黨羽。
所以,老四當時在對老二失望後,還沒有自己直接立山頭的打算。
再加上,當時老八的人格魅力也的確夠大,而他和老八又的確是從小一起在佟佳皇後身邊長大的,也就在初期入過“八爺黨”。
要不是,康熙自己都覺得老八是個威脅,開始打壓老八,乃至因此也攻擊老四,覺得老四是八爺黨重要助力,老四也不會果斷和老八分割。
當然,老四與老八分割,也因為老八身邊支持他的兄弟太多,讓老四覺得跟著老八混意義不大。
正是老四與老八分割後,兩人矛盾才開始加劇,且開始與支持老二奪權失敗且與老三決裂的老十三走在一起。
總之,康熙當皇帝太久,整整六十一年。
所以,他的兒子大臣們內鬥這事也是紛繁複雜的很,有個漸變的過程,很多人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很好,後麵又變成很壞,很多人一開始關係很壞,後麵又變得很好。
個中是非曲折,難以論述。
但基本主線是:一開始是太子與大阿哥之爭,後麵演變成八爺黨和太子|黨之爭,然後八爺黨在康熙朝死鷹事件後分裂為十四爺黨和四爺黨,太子|黨也出現老三和老十三決裂的事。
於是,四爺黨和十三爺黨合流。
現在,弘曆也就故意在雍正麵前說,老十四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四哥的優秀,才隻肯表現出看著自己這個侄子的份上才願意讓權讓利的。
內心一向很需要彆人認同的雍正聽弘曆這麼一說,也就難掩喜色地問:“是嗎?”
“您又不是不知道十四叔的為人!”
弘曆笑著回道。
雍正點頭:“沒錯,讓他說句好聽的話,比登天還難。”
雍正一想到老十四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優秀,才願意讓出自己的佐領給弘曆,對弘曆表現的很支持,心裡就有種暗暗的得意感,而也就更願意看見老十四這麼支持弘曆。
這也讓雍正對老十四放心不少,也就繼續說道:“你十四叔這個人,總是這麼幼稚可笑,仿佛永遠都長不大,但他到底還是識大局,知道大清八旗內亂不得,朕也就安心不少。”
“阿瑪說的是,無論怎麼說,十四叔肯讓出佐領,對接下來您進一步整頓旗務,收攏旗權於君權之手,也更為有利。”
弘曆突然說起這個,也是繼續表態他支持雍正加強皇權,把旗權收攏。
雍正也因此放心讓弘曆擁有更多佐領,而點了點頭:“那拉敏萱現在怎麼樣?”
“甚安,謝阿瑪關心。”
弘曆知道雍正突然提起那拉敏萱,倒不是真的關心他府上一個格格,而是關心他自己能不能儘快有自己的新皇孫。
畢竟,他已經把弘時過繼出去,希望都寄托在了弘曆身上,自然期盼著弘曆能夠在子嗣方麵表現的不錯。
而他對弘時不滿的點,除了弘時政治上的表現實在不行外,也與弘時自己子嗣不旺有關。
因為,弘時在被過繼之前,已經二十多歲,還沒有一個兒子,雖然曾經有一個,但也在雍正二年夭折了。
但子嗣這事,關聯的因素很多,光是努力造人還不夠。
弘曆也隻能儘人事,用更科學的手段備孕。
而他在回到朗潤園後,倒也收到了格格高氏送來的筆袋,便因此知道高氏是到了排卵期。
於是,弘曆也為了廣延子嗣,傳見了高氏,在當晚臨幸了高氏。
高氏是滿洲鑲黃旗內務府包衣出身的女子,其父親高斌乃治河專家。
高氏長得倒是大氣端莊,讓人見之忘俗,且溫柔體貼,因為弘曆在與之進行床第之歡後,滿眼清淚的她,還會主動給弘曆擦拭汗珠,按摩揉捏:“四爺辛苦!”
弘曆為此問她想要什麼賞賜,而她則是喜歡能在弘曆書房看一日書,因為她知道弘曆的書房有很多新奇書籍,諸如數學、力學之類的。
弘曆答應了她,且讚她到底家學淵源,且親自帶她到內書房來:“你自己挑選吧?”
隻著一身鬆綠單衣薄衫的高氏因而兩靨生花,而目不轉睛地看向了弘曆的書架。
而在這時,李玉突然走來說:“四爺,采蘋閣格格那邊傳來消息,今日格格有嘔吐,故請準召太醫診脈。”
“準!”
弘曆因而欣喜不已,立即說了一句。
采蘋閣是富察玉妍所住的地方,而李玉口中的采蘋閣格格自然就是富察玉妍。
因高氏已醉心於書籍之間,他便在接下來去了采蘋閣。
很快,弘曆就在太醫診脈得知,富察玉妍的確也有了身孕。
這讓他不得不承認,科學備孕真的很見效。
“趕緊向汗阿瑪稟告。”
弘曆相信,雍正知道後肯定也會很高興。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