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本宮是有婦之夫(1 / 1)

推荐阅读:

“木先生應該是第一次參與朝會吧。百官人多眼雜,還請木先生謹言慎行,莫要說了不該說的話。若惹出不該有的事端來,耽誤了木先生今日的行程。”

木栢封恭敬的朝君九淵一拜。

“多謝太子提醒。草民也祝願太子平安順遂,早日康複。”

倆人裝模做樣的演完戲,在金鑾殿台階下,一左一右的分開。

倆人一分開,君一疑惑朝君九淵開口。

“主子,他怎麼說話怪怪的?”

君九淵遠遠瞥了一眼正信步往上走的身影。

“你也聽出來了?”

君一點頭:“他以前就算心裡服氣,嘴上也得胡攪蠻纏跟主子爭個高低。怎麼可能輕易誇主子?”

君九淵稍稍思慮片刻,眼底沉了沉。

“不知道憋著什麼壞呢。半年前的邊境之戰,他不可能猜不到內情,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就離開京城。有仇不報,那不是他的風格。”

君一心中警鈴大作。

“太子和太子妃也在找證據,還沒攤牌是因為證據不足,傷不了他們的根基,還會讓他們提防,對複仇不利。若他真要做什麼,我們是幫還是不幫?”

君九淵扯了扯嘴角。

“我要是不幫,改日他肯定在嫋嫋麵前說我壞話。”

這事,他太乾得出來了。

他這人,小心眼的很。

“可是……”

君一猶豫:“我們要是幫了,萬一尾巴不乾淨,肯定要主子來收拾。”

君九淵偏頭,沒好氣。

“不然你以為,剛才那兩句誇獎是白誇的?”

君一……

默了默:“這誇獎聽得,也太虧了點。”

話雖這麼說,可君九淵和君一都知道,木栢封是有分寸的。

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倆人先後進入金鑾殿,百官已經到了不少了。

君九淵身為太子,自然站在最首位。

而木栢封,按照規矩壓根沒有進入金鑾殿的資格。

隻不過今日皇上命他攜千裡江山圖,讓百官一睹南夏盛世風采。

他才被允許進來,但也隻是站在隊伍的最末端。

今日是君九淵受傷之後,第一次在早朝上露麵。

這向百官傳遞著一個信號:原以為大勢已去的太子,如今又崛起了。

眾人紛紛上前打招呼問候,不乏討好巴結之意。

君九淵連敷衍都懶得敷衍,一副懨懨的姿態。

有大臣不死心,巴結的太過急迫明顯。

竟然迫不及待的,開始推銷起自己的女兒來。

“太子身體還未康複,如今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下官的小女兒仰慕太子許久,願入東宮服侍太子左右,也能替太子妃減輕些負擔。太子意下如何?“

君九淵懶懶掀起眼皮,一雙眼睛凝著冰冷的寒意。

“王大人的女兒這麼缺男人,不如送去青樓妓院如何?“

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個王大人更是一張臉騷在原地。

“太子息怒,下官不是這個意思。小女對太子愛慕之心,天地可鑒。小女是真心想服侍太子。”

君一把君九淵送進來,本應該去大殿外等候。

可此刻聽見王大人不要臉的發言,忍不住直接回懟。

“好一個真心服侍?主子癱瘓半年,你家女兒早乾嘛去了?現在主子好起來了,知道上趕子巴結了?王大人,不知道你是聽了誰的挑唆敢動這樣的歪心思,但我可以告訴你,你被人當槍使了。“

君九淵的對麵,譽王默不作聲的眯起了眼睛。

那王大人顏麵掃地,在眾人鄙視的注視下,更是尷尬的汗流浹背。

“君侍衛想多了,沒人挑唆本官,本官隻是轉達小女對太子的愛慕之情,這有何錯?太子不願就算了,你沒必要如此折辱下官。小女也不是嫁不出去。“

君九淵雲淡風輕道:“那就祝王小姐早日覓得如意郎君。本宮是有婦之夫,沒有納妾的打算,王小姐的愛慕之心實在不該。“

王大人紅燙著一張臉,轉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隊伍最末端,木栢封遙望著剛才發生的一幕。

對君九淵剛才的表現,滿意勾唇。

但那個王大人,他記住了。

君九淵漫不經心抬頭,正好和對麵的譽王目光對視。

他笑著點頭:“譽王叔,好久不見。“

譽王:“沒想到太子那麼快就能上朝了,真是可喜可賀。“

君九淵笑得意味深長。

“但願譽王叔真心覺得,這是件可喜可賀之事。“

倆人幾乎算是攤了明牌,譽王笑裡藏著幾分陰險。

“王叔自然是真心關心侄兒。外麵不是都在說嘛,太子能好起來,是南夏百姓之福。時隔半年,你這個太子在百姓心中,依舊是功高望重、時望所歸。皇上若是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此話一出,大殿鴉雀無聲。

這是在暗示太子功高蓋主,若是被皇上聽到,可不是什麼好事。

君九淵冷冷勾起唇角。

“王叔言重了。侄兒一心為父皇分憂,不關心外人如何評價。”

大殿的柱子後麵,皇上靜靜聽著這些話,麵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他轉頭看王喜,悄悄吩咐。

“去查一下,譽王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

王喜應聲:“是。”

皇上目視前方。

“通報吧。”

“皇上駕到!“

突然太監的一聲尖叫,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眾人急忙跪地行禮,高呼萬歲。

皇上讓眾人平身,見到君九淵來,又象征性的關心了幾句。

待處理完幾件奏報,皇上迫不及待的喊木栢封上前。

“聽王喜說,這副千裡江山圖極為壯觀,朕今日,便和百官一睹風采。“

十米長的畫卷在皇上麵前徐徐展開。

那上麵所繪製的山川河流、星羅棋布,百姓富庶,國泰民安……

每一幀都寫實逼真,栩栩如生。

連人物的頭發絲都清晰可辨。

這是南夏開國以來,最大的,也是第一副山川地理圖。

這將是他整個皇帝豐功偉業的一筆記錄。

百官都看得目不轉睛,紛紛流露出驚豔之色。

皇上從龍椅上緩緩起身,一眨不眨的盯著。

隻是君九淵率先看向畫卷尾部,待看清某一處的細節,目光一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