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其實也是陳默的一次嘗試。
誰讓他有錢任性呢?
其他的電影宣發什麼的,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尋求爆點。
深怕宣傳不給力,曝光不夠。
可是陳默完全沒有這個顧慮,當然了,其他人想學也學不來。
而同時其實也是因為《傷心者》本身一部悲劇電影。
彆看大家說看完有多感動,可是實際上,這年月,本質上大家看電影,更多的還是衝著放鬆娛樂去的。
《傷心者》如果直接從電影來說的話,其實真的就是一部虐劇。
對於很多不喜歡“受虐”的觀眾來說,還真的不是那麼的友好。
所以,陳默這波也算是采用了反套路宣傳,悲劇電影歡樂宣發。
儘管電影內核沉重,宣傳卻全程避開悲情,主打片場沙雕日常。
花絮中楊蜜脫鞋追打陳默、黃博胡鴿互坑等畫麵其實目的是為了消解觀眾對“虐心劇情”的抵觸,反而激發好奇:“到底多虐的片子能讓演員拍得這麼歡樂?”
主演互動和花絮自帶笑點,無需傳統廣告投放即實現病毒式傳播。
網友評價:“這宣發鬼才!建議陳默開課《如何用鼻涕征服熱搜》。”
成功者恒能成功的話不是瞎說的。
因為陳默本身自帶光環,所以,哪怕他拉出的屎,估計也會有人說是香的!
比如這一波花絮宣發,讓那些看到宣發效果爆棚的同行,都紛紛表示,這波宣傳,完全是低成本高回報的破圈案例!
甚至還有博主專門分析為什麼《傷心者》這波“自黑式花絮宣傳”能成功?
“陳默不愧是宣傳營銷大師,這波自黑式花絮宣傳”看著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是精心策劃的一套營銷案例!
首先,這種新奇的方式可以說精準戳中年輕受眾:接地氣的搞笑內容符合網絡傳播邏輯,主演“不要偶像包袱”的真實反應增強親和力。
其次,反差營銷製造記憶點:用歡樂花絮對衝悲劇預期,降低觀眾心理防線,反而吸引更多人走進影院驗證“到底有多虐”。
再次,主演流量最大化:黃博、胡鴿、楊蜜等國民度加持,讓沙雕內容自帶傳播勢能,形成“網友玩梗→主演互動→二次傳播”的閉環。
最後,這種“把片場災難變宣傳寶藏”的策略,堪稱近年最成功的反套路營銷案例之一。
陳默看到這篇博文都有些撓頭,他總算是明白,當年韓函做自己的作文的閱讀題結果答案卻是錯誤的那種感覺了。
然而後麵的走向,也的確完全出乎了陳默這個始作俑者的預料。
《傷心者》的“鼻涕營銷”“花絮營銷”持續發酵,網友們的二創熱情徹底被點燃。微博上突然冒出個話題如果傷心者角色有朋友圈,瞬間衝上熱搜前三。
有才的網友把電影裡的悲情角色全成了沙雕網友——
何夕(胡鴿飾)深夜發朋友圈:“今天親手帕時鼻涕拉絲了,像極了我的科研經費申請單(配圖:凝膠鼻涕特寫)。”
李青(張嘉益飾演)在地下評論:“如果你當初申請的主題是《最持久的悲傷分泌物》,或許《微連續理論》的結果就不是無人問津了!”
陳默刷到這條熱搜時正在喝咖啡,差點噴了顯示器。他反手把鏈接丟進劇組群:“各位,你們人設崩了。”
黃博秒回一張表情包:一隻邊牧叼著“金馬獎杯”配字“獎杯不如鼻涕香”。
胡鴿發來段自拍視頻——他對著碗燕窩羹乾嘔,字幕彈出:“自從演了《傷心者》,所有膠狀食物自動打碼。”
之後,《傷心者》官微再次更新了一條花絮視頻。
視頻的內容是胡鴿連續二十次親吻凝膠手帕失敗,最後癱在椅子上哀嚎:“陳導,這玩意比吻戲難拍一百倍!”
鏡頭外傳來楊蜜的畫外音:“知足吧,我連親凝膠的戲份都沒撈到!”
(s:實際上根本沒有ng!不過是為了宣傳造梗!)
事實證明效果是真的頂。
這條新花絮發出之後,胡鴿吻戲生涯滑鐵盧立刻成了新爆點。
有影視博主扒出他早年《仙劍》吻戲花絮做對比:“十年前吻仙女,十年後吻鼻涕,這就是影帝的成長之路?”
喧鬨的宣傳下,時間一天一天臨近《傷心者》的首映日。
《傷心者》的首映禮終於來臨。
對於媒體人而言,陳默的首映禮絕對是一場媒體盛宴。
可以說隻要陳默的電影首映,那麼第二天的頭條就基本已經預定了。
按照網友的話說,陳默的電影首映禮,跟每年一度的頒獎禮都差不多了。
而讓很多影評人驚訝的卻是,他們陡然發現,他們對這部電影的印象真的很淺。
或者說,他們知道這部電影,畢竟,最近花絮宣傳頻頻霸占熱搜,讓電影曝光量大爆。
可是問題在於,電影連預告片都特麼的是花絮宣傳片,也就導致了,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陳默到底是怎麼改編的這部電影。
首映禮現場。
陳默的真正的十年老粉,影評人周小斌,白越,竇青三人再次齊聚。
看著一片歡聲笑語的首映禮現場,三人都有些麵麵相覷。
無他,畢竟,誰都知道《傷心者》是一部什麼樣的。
可是結果呢?
偏偏不管是從宣傳還是到首映禮現場,幾乎看不到半點悲劇的氛圍。
“這樣真的好嗎?”周小斌不由地笑著搖頭道。
“沒什麼不好的,不然怎麼宣傳?彆看很多人說某部電影多催淚,可是實際上,今時不同往日,你看看現在的上映的那些電影,真正的悲劇電影大賣的又有多少?
網絡裡麵,稍微虐主一下,都得被讀者怒噴,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受不得半點委屈啊!
不然怎麼會有00後整頓職場的事情?”白越倒是覺得這個宣傳很到位。
“話不能這麼說吧?再怎麼宣傳,也沒辦法改變這是一部“虐劇”的本質,難道因為宣傳比較歡樂,就能掩蓋這一點?”周小斌看著正在第一排前麵瘋狂的按下快門的媒體記者們說道。
“你們說,陳默這次“花絮宣傳”的成功,會不會讓後來者模仿?”竇青注意的點卻有些不同。
“難,幾乎不可能複製的!”白越搖頭。
“彆看《傷心者》好像成本不高,說白了就是一部小成本軟科幻,可是實際上,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很頂啊!
胡鴿,黃博,胡軍,楊蜜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圈內頂級的那一波藝人?再加上陳默這個第一導,這才是他敢這麼玩的底氣,你換做其他的電影,怎麼玩?”
首映禮的流程也是“歡快向”的,反正現場時不時地能因為台上的主創成員們的互動和搞怪而發出歡快的笑聲。
不知道的人怕是會以為《傷心者》是一部喜劇片。
可以說陳默是直接一頭紮進了反差宣傳的坑。
而現場的觀眾們,此時此刻,也都仿佛忘記了《傷心者》是一部悲劇。
渾然不知道某人的險惡用心——你現在笑的多開心,一會兒就能哭的多難受。
底下的那些個清醒的媒體人和影評人們此時此刻卻都是有些驚歎陳默的大膽。
是的反差宣傳可以說是非常大膽的行為,因為這絕對是一把雙刃劍。
這種反差宣傳大膽且風險不可謂不高:若電影悲劇張力不足,可能因前期過度娛樂化宣傳引發觀眾心理落差;但若成功,則能通過情緒反轉強化觀影體驗。
那麼《傷心者》會如何?
當首映廳的燈光暗下來時,觀眾席還飄著零星的嬉笑——前排幾個大學生正模仿黃博噴嚏的滑稽動作,手機屏幕在黑暗裡閃著偷拍的微光。
終於電影開始放映。
率先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是一片未來世界的日常呈現。
胡軍飾演的何宏偉坐在那裡望著窗外不停地飛馳而過的建築。
鏡頭拉到外麵,這個未來世界,磁懸浮的科技已經被廣泛運用,車輛行駛都是在低空。
無人自動駕駛,ai,視頻投影等等,都通過何宏偉和家人聯係的過程展現出來。
不少人驀然驚覺。
“我去,你們還記得不?”周小斌驀然道。
“記得什麼?”正在看的津津有味的白越有些疑惑地看向他。
“《夏洛特煩惱》!”周小斌說道。
“《夏洛特煩惱》?怎麼了?”竇青詫異地插嘴。
“你們發現沒有,陳默仿佛有一雙能看到未來的眼睛,當年《夏洛特煩惱》裡麵出現的那些東西,比如手機樣式,各種a,等等,等等,居然一個都沒錯的出現了。”周小斌有些細思極恐的感覺。
“我去,好像還真的是!我記得《夏洛特煩惱》裡麵就出現過大家在刷手機短視頻入迷,而折迭屏手機,現在華為也推出了”白越也是恍然道。
“還有外賣大軍”
“他該不會是像裡麵的主角那樣,是特麼重生的吧?”周小斌忍不住吐槽道。
“有可能,不然怎麼會這麼準?”
“你們得了吧,那電影裡麵還說《哪吒2》票房會破百億,你們覺得可能嗎?”
“《哪吒2》好像是明年要上映吧?到時候看就知道了!彆覺得離譜,和陳默比起來,還有更離譜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