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303章 馬展才是自己人

第303章 馬展才是自己人(1 / 1)

推荐阅读:

聽到馬展之言,裴元慶和秦用頓時啞口無言,他們確實競爭不過馬展。

就算不服氣也沒辦法,隻能如馬展所言,等過個幾年,他們實力更進一步,再來挑戰馬展也不遲。

這時候,楊林忽然開口道:

“你們都不要輕視了高句麗,高句麗和突厥、吐穀渾不同,他們固守城池之中,有著居高臨下的優勢,想要取勝,絕非易事。”

楊林經驗老道,高句麗不同於突厥等遊牧民族,人家堅守不出,拖延時間,隋軍如果想要速戰速決,那就隻能強攻。

先前楊廣能夠取得優勢,高歌猛進,一方麵是隋軍確實強大,另一方麵也是高句麗掉以輕心,不知隋軍強悍。

有不少城池守軍主動出擊,迎戰宇文成都,才會節節敗退。

可現在,他們既然明白了大隋的強大,必然加以戒備。如果他們倚仗城池優勢,一直拖延下去,總歸有些麻煩。

不是說大隋不能贏,隻是想要取得勝利,也必然損失慘重。

楊林並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看來,如今並非與高句麗決戰的良機,先前楊廣戰敗,就應該撤退休養生息了。

接連攻打高句麗,哪怕以如今大隋的強盛,壓力也不容忽視。

聽得楊林的提醒,馬展亦是讚同道:

“父王所言極是,先前沒能橫掃高句麗,現在想要一舉勝之,難度隻會更大。”

楊林輕歎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大軍已經抵達此處,距離隋軍營寨也不遠了,等見了楊廣再說吧!

——

過不多時。

登州府大軍便是趕到朝廷大營。

楊林和馬展,被楊廣召見,至於剩下的人,則是帶領兵馬駐紮去了。

此刻大帳之中,隻有楊廣一人。

楊林和馬展進去,自是不敢怠慢,立刻拱手行禮道:

“微臣見過陛下!”

看著進來二人,楊廣麵露笑容,說道:

“皇叔,馬愛卿,你們可算是來了,真是讓朕等得好苦啊!”

緊接著,楊廣繼續道:

“先前我大軍中了敵軍奸計,以至於損失慘重,這高句麗膽敢與我大隋為敵,朕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楊廣語氣斬釘截鐵,不帶半分猶豫,他看向楊林,問道:

“不知皇叔對如今戰局有何見解?”

楊林的性格向來剛正不阿,他是大隋老臣,又是皇室宗親,雖然敬畏楊廣,卻不至於被嚇到一句話都不敢說。

沒有猶豫,楊林拱手道:

“以老臣之見,現在並非進攻高句麗的最好時機,我大隋方才大敗,士氣低迷,而敵軍卻大獲全勝,士氣高漲。

此消彼長之下,縱然我大隋兵強馬壯,想要掃滅高句麗,也要付出慘痛代價。”

楊廣其實隻是客氣一下,也不是真想聽楊林高見,可他沒有想到,楊林竟然如此直接,一點都不給麵子。

正當楊廣眉頭微皺,臉色有些難看時,楊林繼續說道:

“但陛下既已大夏,調遣大軍以此,老臣雖是老邁之軀,也將拚儘全力,我陛下分憂,為我大隋除去大患。”

楊林補充這一句,除了是肺腑之言,也是給楊廣一點麵子。

果然,在聽得此言後,楊廣的臉色總算緩和了一些。他看了楊林一眼,又意味深長的看了馬展一眼。

雖然他很煩楊林指指點點,但楊林身份和其他老臣不一樣,楊廣也不可能真把楊林怎麼樣。

仔細想想,楊林年紀也不小了,說是說老當益壯,但誰又知道他還能活多久呢?

那就先給楊林些麵子,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滅了高句麗,重振大隋國威。

“皇叔所言極是。”

於是乎,楊廣淡漠回答,他又看向馬展,問道:

“那馬愛卿你有何見解?”

得罪人的話楊林已經說了,馬展當然不至於和楊廣對著乾,反正楊廣性格如此,並非他能夠改變,於是笑答道:

“微臣以為,陛下為了此戰已經做足了準備,有我大隋眾多精兵悍將在此,高句麗絕非對手,必然為我大隋所滅。”

楊林的擔心不無道理,但馬展之言同樣有自己的計較。反正他到了此處,就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滅了高句麗。

這個回答,讓楊廣眼前一亮,頗為滿意,果然馬展才是自己人啊。

等到楊林百年之後,讓馬展接任靠山王,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想法在楊廣腦海中一閃即逝,他當然不會說出,畢竟楊林還活得好好的呢,他總不可能咒楊林死。

並且,靠山王這個爵位太過重要,日後要如何安排,還是要謹慎一些。

簡單說了幾句,楊廣欣然道:

“馬愛卿,朕就喜歡你自信的模樣,若此番滅高句麗,你再立奇功,朕自不會少了你的賞賜。”

楊廣又許下承諾,論功行賞本就是必須的,但他會給馬展額外加碼。

就像之前那些美人,都是楊廣從後宮挑選的,不屬於常規賞賜。

馬展語氣篤定道:

“微臣定不負陛下信賴!”

過不多時,楊林和馬展就從大帳離開。

二人去往登州府大軍駐紮之地。

帶來兵馬已經被秦瓊等人安排妥當,無需楊林費心。

這時候,馬展發現裴家兄弟不見了蹤影,問過秦瓊之後,裴仁基竟然也被楊林調遣過來了。

既然裴仁基在此,兄弟三人雖在靠山王府麾下,也得過去看看。

為了徹底解決高句麗,楊廣也是手段儘出,調遣了眾多精兵悍將。

算是靠山王府這邊的猛將,妥妥的全明星陣容。高句麗再怎麼厲害,麵對全力以赴的大隋,又該如何抵擋?

進攻高句麗失敗,錯的隻是楊廣的決斷,並非隋軍孱弱,不堪一擊。

甚至於,如果楊廣沒有禦駕親征,而是讓大將領兵進攻高句麗,也不至於被敵軍埋伏,損失慘重。

這都是過去式,自然無需糾結。

隻要此戰成功拿下高句麗,之前的問題也就不複存在了。

不過,楊廣並沒有著急動手,而是等各路兵馬休整之後,再采取行動。

先前的衝動,終究是讓楊廣長了記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