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族議(1 / 1)

推荐阅读:

能在祠堂指著全族人大罵的,自然是武氏一族的人瑞,武大將軍,當年就是靠他指點才找到了慕容家的燕子塢。

老人家到今年快一百一十歲了,歲月不饒人,近幾年精神頭大不如前,平日裡武成玉偶然遇到,他都是靠在牆角曬太陽,誰都懶得搭理,可沒料到今天居然大動肝火。

“這史彌遠居然敢替秦檜恢複封號諡號,我呸,那他就是個大奸臣,人人得而誅之。

現在你們居然跟這史家合作,那我武家豈不是成了奸臣的幫凶走狗?

你們對得起武家列祖列宗,對得起戰死沙場的英魂嗎?

………………。”

一大段話說完,武大將軍氣喘籲籲,有晚輩想上去扶他,被他一巴掌拍開,還是族長走到他麵前,他才給了兩分薄麵,被族長扶到椅子上坐下。

但武大將軍的話讓武家嫡係所有人議論紛紛,但正字輩的中流砥柱此刻都默不作聲,有人麵色鐵青,有人臉上冷笑,還有人滿臉通紅。

族長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也是歎了口氣,他比武大將軍小一輩,算是武成玉的爺爺輩兒,這些年族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已經交給武正宏等人打理,但現在也不得不出麵了。

“正宏,說說你的想法,我當年也有幸見過嶽元帥,族中子弟對嶽元帥向來敬仰,史彌遠這般作法,實在讓人心寒,你已經是下一任的族長接班人了,做任何決定都要慎重。”

武正宏對幾位長輩深施一禮,論起來,武大將軍其實是他親爺爺,族長膝下隻有一女,所以早早的將武正宏扶持起來,當了長房的掌舵人。

他能力出眾,這幾年武家的發展有他一份功勞,在族中極具威望,下任族長已經是板上釘釘。

“族長,爺爺,正宏也敬仰嶽元帥,但正宏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家族著想。

說到底恢複秦檜封號,是為了跟金國求和,不能因此就認定史彌遠是奸臣。

最重要的是,武成廉現在拜在鄭清之大人門下,鄭大人與史彌遠在朝中多有合作。

這史彌遠將來必然是朝廷丞相,我武家追隨鄭大人與他合作,未來幾十年內,武家必然水漲船高,成為姑蘇第一家族,甚至是整個南宋的大族之一。

為了家族能夠壯大,些許罵名又算得了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是最重要的。

史家這次來姑蘇拓展勢力,姑蘇各大家族其實都吃了虧,還不都強行忍了,隻有我武家暗中得利。

光是那兩個石炭礦,明年我武家獲利就能翻上一番,到時候家族裡不論嫡係旁支,月錢起碼多一倍。

鄭大人還許諾我,日後會在杭州替我武家開辟商路,這其中的利益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

一番話說的許多武家嫡係點頭,尤其是二房掌舵武正帆,聽得眉飛色舞。

武正宏又轉身對武大將軍說道:“爺爺,您可彆忘了成廉,他是你最疼愛的重孫子。

如今成廉在史彌遠和鄭大人保舉下,不但入了翰林院,還成為了皇子的侍講,假以時日,若這皇子登基為帝,成廉必然是未來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

到那時,我武家才真正的成為大宋望族,成廉聰慧,進退有據,胸有城府,不論是誰都把他當做良才美玉,他現在已經是一飛衝天之勢,將來的地位說不定不輸這史彌遠,名垂史冊也不是妄想。

爺爺,現在若是與史家分割,得罪史彌遠,不啻於親手斷了武成廉的前途,您真的忍心嗎?”

一番話說完,武大將軍雖然臉憋的通紅,卻也無話可說,他一向以自己重孫高中探花為榮,怎麼也不想斷了孫子的青雲之路。

一群人吵吵嚷嚷,但更多的人從開始的激憤逐漸冷靜,開始盤算武家跟史彌遠合作後,武家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

最後是武家二房掌舵武正帆一錘定音,他就是負責管理剛剛接手的石炭礦,也是武家最擅長經商的。

武正帆走到堂前,直接將與史家合作的好處一條條一樁樁的列出來,武成廉的政治前途代表著武家未來的地位,而武正帆說的這些就是大家都能得到的利益,並不是鏡花水月,是真的伸手可及。

唯獨三房掌舵武正梁一直默不作聲,但三房無法影響大局,這幾年三房大有起色,可是在武家的話語權並不重,長房二房決定的事情,連族長都不會反駁,三房隻能隨波逐流。

長房二房僅僅正字輩的叔伯加起來都近百人,而三房現在隻有十人,哪怕一人一票都不夠看的。

武成玉一直冷眼旁觀,不得不承認,長房二房的決定從一個家族發展來說,確實是正確的,但他就是不喜歡,如果一切都講求利益,與後世那些公司又有何區彆。

會議在一眾紛紛擾擾中結束了,雖然族長保持了沉默,但也算是亮明了態度,最後的結論沒有明說,但大家都明白,武家已經決定上史彌遠的大船了。

宗祠裡的大戲最終散去,各房都默默離去,武成玉跟著武正梁等人一起回到了三房的議事房。

武正彙最是衝動:“四哥,難道咱們以後就真的跟那奸臣合作了?”

武正梁默然不語,其他幾位叔伯也都麵色沉鬱,武成玉突然有些不解,怎麼三房的人與其他兩房表現不同,因為那些利益,三房也肯定有份的,按說總該會動心才是。

武正彙在房中走來走去,無法安坐,倒是武正梁看見武成玉臉色迷茫,不由得說道。

“成玉,你可知我三房為何不像他們那般雀躍?

你又知不知道為何我三房的人比長房二房少了這麼多,我武家的輩分,大方正成,正字輩本來有一些,當年圍剿一陣風死傷慘重,可三房的方字輩你回到武家已經五年了,總共也沒見過幾個吧。”

武成玉有些茫然的搖了搖頭,他平日裡關門練武,此時想來確是如此,三房方字輩都是爺爺輩,現在大概最多六七十歲,武家生活條件好,老人普遍壽命長,但三房真的沒有多少方字輩。

“那是因為,當年武家加入嶽家軍的,本就是我三房最多,也大多死在了抗金戰場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