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萬界從港片開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終究沒有白穿越一場

第三百三十一章 終究沒有白穿越一場(1 / 1)

推荐阅读:

武鋒並不知道,小結巴細細粒已經成為了手下影視公司的藝人,正準備參加即將開幕的第一屆《亞洲街機遊戲大賽》!

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過在意。

在這個部分港片,與真實世界融合的時空,他已經見過太多了名人。

洪興龍頭和眾多堂主,就是還沒有徹底退休的叔父都見過不少。

東星以及其他一流社團龍頭坐館,哪一個不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原本世界港島的那些大明星,武鋒也見過不少。

四大天王的名頭,現在還沒有營銷出來。

至於所謂的天後,有不少都想要加入鋒銳影視。

還有商界的十大華人富豪,李半城也是見過的。

就是港督,武鋒也在新年酒會上近距離接觸過。

小結巴最後能夠發展到什麼地步,那就得看她自身的努力,還有外界的環境變化了。

畢竟,遊戲美少女的賽道,她算是頭一位選手。

此時,武鋒身在鵬城的工廠集團,處理內地一應事務,順便根據情況調整以後的發展布局。

時間到了十月,內地影碟機銷售,已經從剛開始的不溫不火,逐漸發展到了火爆全國的地步。

圍繞鵬城的影碟機製造工廠,周圍出現了大量的零部件配套廠商。

其中,除了扶持工廠集團內部出來的野心之輩外,最多的合作方依舊還是來自部隊研究所。

為了配合影碟機工廠的生產,不少部隊相關研究所,紛紛在工廠集團附近圈地建立專業性極強的零部件工廠。

整個蛇口,到處都是建築工地,以及拔地而起的廠房,還有各類配套設施。

要不怎麼說,和軍工單位合作比較舒心。

武鋒的工廠集團,在鵬城這邊的福利待遇,基本上都是對標國企,除了工資之外,其餘住房,醫療,孩子上學等等方麵都做得相當到位。

工廠集團付出的,不過就是當年工廠集團在內地百分之五左右的利潤。

此時的鵬城特區,土地價格不高,以後的提升空間巨大,反正在手下工人身上投資不會虧損就是。

也是如此,工廠集團在鵬城這邊,絕對屬於香餑餑一樣的存在,算是相當優質的工作地方。

每年,單單為了招工名額,都要和當地政府拉扯很長時間,相當的麻煩。

好在,武鋒一直堅定不移的和部隊方麵合作,每年招收的退伍軍人數量都相當驚人,得到了部隊方麵的鼎力支持,這才減去了不少的麻煩。

他並不是很排斥關係,戶,可尼瑪的都進廠了,起碼也得按照工廠集團的規矩做點事兒吧,還想什麼都不做就白拿工資福利,沒這樣的好事。

可有些人,就是不知足!

明明背後,的關係能量也就那樣,偏偏拽得跟個二五八萬似的,不僅不想著乾活還要掌權,想什麼好事呢?

為了這事,工廠集團這邊,每年都會有一筆花銷,用在應付這些家夥身上。

不過總體而言,工廠集團的情況相當良好。

特彆是出口方麵,放在整個內地,除了和那些資源型國企沒法比,工廠集團絕對屬於相當拔尖的存在。

工廠集團的存在,可是盤活了內地不少關聯企業。

像是自行車,電風扇還有手表,這些產品的生產工廠,在內地卷得相當厲害。

還要遭遇國外同類型產品的衝擊,日子並不好過。

可偏偏,武鋒通過工廠集團的采購部,每年都會采購海量的相關產品,也不知道幫助多少相關企業勉強存活下來。

還有國內的國營服裝企業,有多少都在給武鋒手下的工廠集團代工,就是武鋒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內地的情況特殊,那些接到了服裝代工合同的大國企,手裡的訂單肯定會被強製分流部分,分給更次一級的國營服裝企業。

後續,加上了收音機,甚至黑白電視機,都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出口訂單。

這些,都是武鋒手下的工廠集團一手承擔。

也是如此,每年工廠集團的出口數額相當誇張。

不要說粵省和鵬城特區當做香餑餑,就是京城那邊都相當看重工廠集團的出口創彙能力。

反正在內地這邊,工廠集團出口走的都是正規流程。

至於到了外海,這些出口的貨物怎麼處置,和內地就沒什麼關係了。

要說內地不知道武鋒和蔣天生他們做的事情,怎麼可能?

時間到了九十年代初,內地的外彙饑渴並沒有得到徹底緩解,情況依舊比較糟心。

本來,武鋒有意和內地合作,去小日子股市好好撈一把,輕鬆就能咬下一大塊肥肉。

隻不過後來,他就熄了這樣的心思。

太麻煩了……

有些事情,不是以前想得那麼簡單。

單單就是資金安全,武鋒就不可能保證什麼。

不過他沒什麼負麵情緒,通過接觸也給內地相關人士提供了某些信息。至於對方能不能抓住,並且順利的將這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就不是他的問題了。

隻能說,此時的武鋒,在內地高層那裡很有分量,間接的避免了被某些有力人士糾纏的可能。

也就是此時內地情況特殊,要是再晚十年,武鋒都不太可能擁有這樣的特殊地位。

本來就已經很惹眼了,等影碟機出世更加惹眼。

沒辦法,這可能是內地九十年代初,唯一能夠放在國際上吹噓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了。

除了一個激光探頭,其餘零部件全都國產化了,也能勉強說一句完全國產。

關鍵是,這玩意太暴利了。

就算定下了五千一台的價格,可利潤率依舊高得嚇人,一台就能賺三四千。

等到產品數量提升,生產成本還能進一步壓縮。

要知道,在武鋒前世vcd影碟機退出市場的時候,最便宜的一台隻有五百塊出頭,還有一定的利潤存在。

可見,影碟機的成本,能夠壓縮到什麼水準?

單單工廠集團這邊的生產基地,短短數月時間就賣出去了超過三萬台,而且銷量越來越大。

其餘合作單位的產品數量比不得工廠集團這邊,可數月時間生產兩三萬台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且銷量也不錯,大多都銷售出去了近兩萬台。

儘管收益情況保密,可有心人還是能夠估算出大概數字,一個個就忍耐不住了。

已經開始有人,想要通過合作方取得影碟機的生產技術許可,想要分一杯羹。

工廠集團這邊,也遇到了這樣的有力人士。

武鋒根本就沒有搭理,要是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他精心挑選的利益同盟,不要也罷。

更彆說,工廠集團這裡生產的影碟機,起碼有半數都出口外銷,已經相當給內地的利益同盟麵子了。

真要是頂不住壓力徹底放開,武鋒的利益損失可能很大,但是利益同盟的損失絕對能叫慘烈。

內地他管不了,可想要出口就得問問他答不答應了。

還好,他選擇的利益同盟,全都抗住了壓力。

起碼此時,壓力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至於以後能不能繼續承受下去,那就不好說了。

武鋒這次過來,則是主導和內地相關方麵的交流加深加大,他需要太多各方麵的人才幫忙了。

單單就是內地文藝界,就徹底活泛開了。

之前就說過,影碟機的推廣,少不了各種類型光盤的幫助,這就是一個巨大蛋糕。

影視劇,各類戲曲,甚至說書以及各地千奇百怪的娛樂手段,都能全部塞入小小的光盤中。

在眼下年代,這些各種各樣的娛樂手段,隻要通過攝像手段製作成光盤,其實並不愁銷路。

不說大紅大紫,起碼數千塊的利潤是少不了的。

九十年代初的幾千塊,不管放在哪裡的個人身上,都不算小錢了。

要是稍稍有點流量和名氣,單單出售正版光盤的收入,輕鬆破萬不是什麼問題。

這給所謂的文藝工作者,創造了多少賺錢的機會?

眼下時代,那些傳統嚴肅文學的銷量都極為誇張,更彆說這樣帶著娛樂屬性的光盤銷量了。

隻要把控好了源頭,這就是一個能夠囊括整個內地,門檻算不得多高的營收項目。

就跟之前的征稿差不多,隻要攝影器材的價格不那麼誇張,很可能長視頻時代的某些情況,會提前很長時間出現。

此時的上美廠,就受到了來自武鋒卷起的蝴蝶效應影響,部分員工的心思都有些躁動。

自從亞視到手之後,武鋒特意吩咐亞視高層,加大了在自製動畫片方麵的投入,而不是一味的外購。

自製動畫片的素材,武鋒手下的文娛聯動企業,根本就不缺。

還是以改編精品為主,同時涵蓋幼兒類型的動畫片製作,內地的相關美術單位都得到了不少訂單。

作為內地動畫界的龍頭企業,上美廠自然得到了不少的動畫片製作訂單。

這讓本來處於資金匱乏,生產嚴重不足的上美廠的日子,一下子變得輕鬆不少。

武鋒給錢,雖然沒有某些重生那麼誇張,可也算是港島那邊的市場價。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