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0章 課題(1 / 1)

推荐阅读:

張佳感激的望著顏希,我沒看錯人,顏研究員人美優秀還善良,一點沒嫌棄自己這個拖後腿的,自己一定好好努力,不會的多問多看,堅決不脫團隊的後腿。

其實張佳有點妄自菲薄了,她有自己的優點,雖然學術水平有差距,但對外聯絡這塊是個好苗子,在所裡跟誰都熟,都能聊得上來,就沒有她不知道的事,這一個團隊裡這樣的人是不可或缺的,是顏希比較看重的。

一個好的團隊領導者就是指引方向,帶著大夥攻克一個個難題,要是自己都沒有方向,或者水平沒有其他人高,肯定帶不好隊伍。越是智商高的群體,這種現象越明顯,大夥是用實力說話的。

本來所長還擔心顏希年輕搞不定這些人,看到她們實驗室熱火朝天,廢寢忘食地工作,尤其是所裡有名的刺頭劉春暉同誌提起她滿嘴的稱讚,這才放下心來。

所裡其他人這段時間也在觀察,目的是審視顏希的水平,孫立東那看不出什麼,這小夥子一直這樣,但劉春暉麵對打探的人那是一個大誇特誇,大夥看他這轉變,都以為他被什麼臟東西附身了,這還是那個毒舌、百般挑剔的劉春暉嗎?

就連宋大姐精神氣也不一樣了,雖然還是之前的裝束,但就是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再也不是心如死灰

死氣沉沉的樣子。

跟顏希同一級彆的專家,聽到團隊人的轉述,就知道她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之前所長挑人的時候,大夥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拒絕加入顏希的團隊。因為她這人完全不了解,到底有什麼成績不知道,最主要的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在所裡就是打雜的,不是智商高低的問題,研究本來就是一個耗時間的工作,有的課題十年八年才成功很正常,就算她在天才,這個年紀也是個新人。

現在一些助理研究員心裡隱隱有點後悔,感覺自己當初草率了。不管大夥怎麼看,顏希她們一頭紮進頭孢菌素的研究中。

選這個課題是她深思熟慮過的,這個年代不論是普通人還是士兵,很多傷病醫生其實能治愈,但最後因為細菌感染而死亡,太多太多了。國內現在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主要還是青黴素,但它抗菌性低,隻對幾種細菌感染作用大,自然界中的細菌實在太多了。

雖然她知道合成路徑,但鑒於現在條件限製,很多在後世普通知識和常用器皿在現在大夥都不知道。把遇到的困難梳理成一個個小問題,一點點地攻堅。在這個過程中她徹底折服了團隊的四個人,對她隻有深深的崇拜,人都是慕強的,看到在自己手中毫無頭緒的問題,在她那稍一點撥,就解決了,信心越來越足了。

一個個地恨不得24小時呆在實驗室裡,最近飯都不去吃了,都是由張佳給帶回來。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張佳越來越跟不上了,顏希就安排一些基礎工作,還把實驗室對外交際的事情交給她。她本人也很願意,這不看到劉春暉他們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主動幫忙打飯。

顏希勸過大家,實驗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要保重身體,有一個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工作。

但大家的想法不是這樣的,宋大姐說道,“咱們這個要是成功了,會給患者解決多大的事,能給國家掙多少外彙。身體算什麼,能早一天研製成功,哪怕死都無憾了”。

就連孫立東,雖然還是不愛說話,但已經一星期沒離開實驗室了,三天三夜沒合眼了,一直盯著顯微鏡。

劉春暉常掛在嘴邊一句話,隻要還沒死就往死裡乾,讓封鎖我們的國家看看,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成的。

後世很多年輕人不理解這些老科學家,但深處其中,顏希被深深感染,那就是一種最樸素的愛國情懷,是一種奮不顧身也得讓國家強大的信念,很難不受感動。

這結果就是除了換衣服洗澡她也基本沒回宿舍。困了就把毯子撲在地上,休息兩小時,爬起來接著乾。不光她們這樣,所裡其他團隊也一樣。

顏希這邊雖然忙得昏天暗地但成就感滿滿,家屬院這邊她的風言風語已經滿天飛了,這都是許愛紅的功勞。這段時間她可是春風得意,一天到晚除了做飯就是出門找人閒嘮嗑,看著跟她差不多歲數的那暗暗羨慕的小眼神,心裡得意的不行。還是老頭子英明,現在這日子真是在福窩裡了,不用下地,不用照顧孩子,整天除了吃就是玩,舒服得不行。建軍給的買菜錢,自己還能偷偷攢下一些,到時候給建國和建民寄點回去。

其中一個老太太說道,“愛紅,咱倆投脾氣,我才告訴你。現在家屬院好多人都說是你氣走你家兒媳婦,害得兩口子不和”。

放他娘的狗屁,是誰穿這種閒話,看我不撕爛她的嘴。雖然建軍媳婦對我有些誤會,咱們做老人的能跟小輩計較嗎?她是那什麼研究所有項目,要加班才沒回家呢。我又不是那惡婆婆,不會挑撥兒子和兒媳婦關係。

我相信你不是這樣的人,但好多人不了解你,我給你說就是讓你注意點,彆讓那彆有用心的瞎傳。

你可真是個好婆婆,就是建軍媳婦一點不知道珍惜,要不說現在的兒媳婦都跟奶奶一樣,稍有點不順心就要翻臉,咱們那時候當人家媳婦對婆婆一百個尊重,哎,現在不一樣了。

坐在一塊地都是奶奶輩的,大夥可是有共同的話題,就見一個一臉皺眉,身材瘦小的老太太坐在那一言不發,歲月的痕跡在她臉上格外明顯,靜靜地聽著大家聊天。

許愛紅聽彆人提過,這個老太太具體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大夥都叫她王老太,是個命苦的人。她丈夫死得早,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兒子十六七的時候參軍,很是爭氣立了不少功,後來在老家給兒子娶了媳婦,等到符合隨軍資格,她兒子就把老娘和媳婦接過來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