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朱雄英跪在地上,滿臉委屈,旁邊還放著濕噠噠的小黃鴨遊泳圈。
“逆子!”朱標讓人拿了一根藤條過來:“我平日是如何教導你的?”
“身為皇長孫,不知以身作則,反而帶頭胡鬨,居然敢跑到禦花園去洗澡去了!”
“看我今天不收拾你!”
說完朱標一藤條抽在朱雄英的屁股上。
朱雄英一吃痛,頓時哇哇大哭起來!
他知道今天差點闖大禍,所以不敢像以前那樣逃跑。
說到底,還是那耿璿的錯。
自己都給他遊泳圈了,誰讓他不把遊泳圈套在腰間,偏偏要趴在上麵。
況且,自己還救了他。
“怎麼,我看你好像不服氣。”
這小子雖然在嚎啕大哭,但眼神卻透露出沒有做錯事意思。
於是朱標抽得更帶勁了!
今日不給這小子一個教訓,以後都不知道會闖出什麼大禍來!
“啊,我錯了,爹,我錯了!”
屁股差點被揍開花的朱雄英見老爹越抽越帶勁,隻得連忙認錯!
“錯了?說,你錯哪裡了?”
恰好這時,老朱走了進來。
剛才他聽人稟報耿炳文的兒子差點被淹死在禦花園,嚇了一大跳。
一詢問,才得知是自己寶貝大孫子帶著他們偷偷下池塘洗澡。
所以老朱才打算過來看看。
隻是隔著老遠,就聽到朱雄英洪亮的哭聲。
“喲!是誰哭這麼大聲啊,咱在外麵都聽見了!”
老朱一開口,朱雄英像是找到靠山一般,瞬間起身飛奔到朱元璋身邊:“皇爺爺,爹打我,雄英屁股好疼!”
朱元璋低頭看著掛在自己腿上哭得像個花貓似的大孫子,再抬眼看看朱標手裡那根藤條,以及地上那個濕漉漉的“罪魁禍首”小黃鴨遊泳圈。
“打疼了?”老朱伸出手抹了一下朱雄英的眼淚,耐心道:“你們一群小家夥都是旱鴨子,又隻有幾歲大,萬一真被淹著了,怎麼辦?”
朱雄英小聲爭辯道:“我給他們都發了遊泳圈,隻要把遊泳圈套在身上,就會浮在水麵上。”
老朱還沒開口,朱標則反問道:“那你給我說說,耿璿怎麼被淹的?”
“是他自己不聽我的,非要抱著遊泳圈下水……”
朱雄英話還沒說完,朱標手中的藤條就抽到他屁股上:“你還敢狡辯,若不是你慫恿他們幾個跟你去禦花園遊泳,會出現這事?”
“皇爺爺,皇爺爺!”朱雄英吃痛,拉著老朱轉圈!
“好了,好了。”老朱擋著朱雄英,對著朱標道:“方才你打也打了,這小子也算是有記性了。”
“爹,每次我教育他,你都攔著,我……,我以後不管了!”朱標把藤條一扔,悶著頭走回案牘後麵坐了下來。
老朱摸了摸朱雄英的頭,望著兒子:“那啥,不是說,要多用說服教育麼。”
老朱見朱標不理自己,又跟朱雄英說道:“你這小子,把你爹惹生氣了,以後要做什麼,不管能不能做,要提前給你爹娘,或者跟咱還有你皇奶奶說。”
“要不,下次皇爺爺再也不幫你說話了!”
朱雄英癟著嘴:“雄英知道了。”
老朱點了點頭:“那現在,雄英去跟你爹道個歉,說你知道錯了,以後什麼事都要給大人說了,才能去做。”
朱雄英:“……”
……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除了蘆葦可以收割以外,今年新種植的玉米也到了收獲的季節。
應天府尹曹廷訓連續兩天上了兩道折子,說城外的玉米已經可以收獲了,想要邀請陛下跟太子共同驗收玉米收獲的情況。
這糧種,可是老朱當時強烈要求大家種下的。
平日裡有專人照看。
而從長勢來看,的確長的不錯!
其實這玉米早在幾天前都應該收了的。
隻是一直沒得到朝廷的命令,百姓也不敢私自動手去收玉米。
“哦?玉米熟了?”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筆,接過朱標手中的折子。
朱標點頭道:“曹府尹說,幾日前,玉米都可以收了,隻是一直沒得到命令,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開始收。”
朱元璋快速瀏覽了一下折子上的內容:“那咱們明日一起出城,看看這玉米到底有不有畝產千斤左右的量!”
翌日,老朱直接取消了小朝會。
並且特意換了一身樸素的常服,帶著朱標,戶部、工部幾位要員以及一隊精乾的侍衛,在曹廷訓的引導下出了城。
當眾人走下馬車,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時,饒是見慣了大場麵的朱元璋和朱標,也不由得心神一蕩!
一人多高的玉米杆,蔥蔥鬱鬱,根本望不到儘頭。
“這就是玉米?”朝臣們看著眼前從未見過的植物竊竊私語。
“拜見陛下!太子殿下!”早已在此恭候多時的百姓連忙跪下行禮。
“免禮免禮!”朱元璋擺擺手。
看著這些被曬得黝黑的老農,老朱罕見的對著眾人說了一句:“辛苦了。”
“廢話不多說了,趁太陽還不大,大家開始收玉米吧!”
老朱一發話,那些個個農民摩拳擦掌,紛紛鑽進玉米地裡。
老朱看著大家乾的熱火朝天,乾脆自己也挽起袖子,掰了幾個玉米棒子下來。
看著黃燦燦的玉米粒,老朱忍不住大笑起來。
而那些沒見過玉米的朝臣們,卻嘖嘖稱奇。
這玉米比豌豆大多了,而一根玉米棒子上鑲嵌著不下幾十上百粒玉米粒。
不過……,這玉米粒,該怎麼吃呢?
收割持續了大半日。
朱元璋和朱標坐在旁邊的地上,看著金色的玉米棒子如同小山般在眼前迅速堆高,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語。
終於,負責丈量和計數的戶部官員腳步匆匆地來到朱元璋麵前,聲音顫抖道:“啟稟陛下!太子殿下!經仔細丈量、稱重、折半……,這……這一畝官田所產玉米……去玉米芯後,得淨糧……得淨糧應該有五石左右!”
五石就是六百斤,加上折半,的確畝產一千多斤!
老朱還未開口,一旁震驚過後的朝臣異口同聲道:“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陛下,咱們大明又多了一樣能讓百姓活命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