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既帶著得償所願的神情,又夾雜著失望的心情,走在前麵。
身後兩輛叉車正運輸著黃軒弄過來的車床。
原本以為有了這東西,就可以製造後世的槍炮了。
結果黃小子說,有了這個隻是第一步,大明想要製作後世槍炮還早得很呢!
鋼材、工藝、技術等等,要全部跟得上才行。
看來,想要短時間獲得後世的火器大炮,還是得讓黃小子去到國外才行。
也不知道沐英在阿瓦國怎麼樣了,有沒有拿下來。
老朱後悔找黃軒討要電報機了,要不現在發個電報就知道那邊的情況。
“爹,你身後的東西是?”
老朱抬眼看去,看到朱標正向這邊走過來,解釋道:“這些是黃小子給咱們弄的車床。”
“車床?”
朱標聞言一喜。
黃兄弟老是吹噓,車床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其發展推動了製造業的機械化進程。
後世能有這般繁華,車床的功勞可不小!
“總共有五台車床,標兒,你讓人送三台去工部,一台放研究院給那批學子研究,剩下一台放在大明織布局。”
老朱一下子就把僅有的五台車床給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不是他不想多要。
一個是現在連玩得動這些鐵疙瘩的人都沒有,另一個是目前大明還不知道用這些東西做什麼,得好好合計後,才製定采購計劃。
……
“陛下,韓國公在外麵求見陛下。”
老朱聽到吳吉祥的話,眉頭一皺,看了一眼坐在一旁默默看著車床說明書的朱標,正襟危坐:“宣!”
不一會兒,一道花甲身影走了進來:“臣李善長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臣不辱使命,圜丘已經建造完畢!”
洪武九年,老朱下令,讓李善長,李文忠督圜丘工。
圜丘的地址在明中都,也就是安徽鳳陽老家那邊。
老朱雖然當了皇帝,定京在南京,但還是惦記著鳳陽老家。
雖然在洪武八年,放棄了完整的都城修建,不過規定好的建築還是要修建的。
其中祭祀天地的圜丘必不可少。
洪武四年李善長患了場大病,告老回鄉,待身體好了後,老朱又把他招回京城,與李文忠統領中書省、大都督府、禦史台。
隻是,李善長雖然病好了,身體卻大不如從前,老朱索性派他去鳳陽監督圜丘的建造。
老朱這樣做,其實是對李善長的忌憚。
李善長外表寬厚溫和,內心卻愛嫉妒,待人苛刻。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隻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權威,李善長馬上將其罪上奏老朱,黜免了他們兩人。
並且,李善長比胡惟庸更加肆無忌憚,拉幫結派,打壓朝堂異己。
"貴富極,意稍驕"。
洪武九年,老朱染了風寒,近十日都沒有上過朝,當時禦史大夫汪廣洋、陳寧上疏說:“李善長恃寵自縱,陛下因病幾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朝見,召他至殿前,又不認罪,這是對陛下極大的不敬。”
老朱索性削減了李善長1800石的年俸,並把他打發到鳳陽去監督修城去了。
洪武十年,官員回京述職,李善長回來過。
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十一月左右,老朱收到李善長的患病,回不了京的消息。
至於這老狐狸是真患病,還是害怕收到胡惟庸的牽連不敢回京,老朱也沒去深究。
現在的朝堂,可不是洪武十年之前的朝廷,有什麼淮西派,浙東派。
現在隻有皇家派!
像李善長、胡惟庸這種還想在朝堂結黨營私之輩,那就真的是在找死!
先不說朝中大臣還會不會跟著李善長拉黨結派,就連老朱自己,都不在乎!
現在朝廷有糧有錢,大明讀書人那麼多,幾大書院想做官的腦袋都擠破了,都沒有門路。
隻要他們敢再像以前那樣,結黨營私,擾亂朝堂,欺上瞞下,老朱就敢把他們全部砍殺殆儘!
大不了朝堂官員從上到下全部換個遍!
外麵有新軍在訓練,內有錦衣衛盯著他們。
老朱一點都不擔心,大明會亂!
所以,從去年胡惟庸案後,老朱再也沒關注過李善長!
老朱笑道:“不用多禮,這兩年辛苦善長了!”
說著,老朱對著吳吉祥吩咐道:“賜座!”
“多謝陛下!”李善長對著老朱又是一禮。
老朱語氣溫和,帶著幾分故舊重逢的客套:“鳳陽老家那邊,天氣寒熱,善長身體可還吃得消?圜丘工事繁雜,勞心勞力,難為你了。”
李善長連忙躬身:“謝陛下掛懷!臣雖年老體衰,然陛下所托,事關社稷祭祀,臣不敢有絲毫懈怠。幸賴陛下洪福,中都匠人用心,如今圜丘已告竣工,規製森嚴,氣象巍峨,可堪配享天地神明。”
“不錯!”老朱點頭讚道:“善長辦事,咱向來放心。此次督造圜丘,勞苦功高,待禮部擇定吉日,行祭天大典,善長當為首功!”
“此乃臣之本分,不敢居功。”李善長謙遜地回應,目光卻不由自主地瞟向一旁安靜坐著、正專注翻閱一本厚厚圖冊的太子朱標。
太子似乎對這邊的寒暄毫無所覺,全副心神都沉浸手中的書籍。
李善長心中微動,太子殿下這沉靜專注的氣度,與幾年前相比,愈發深不可測了。
短暫的沉默後,李善長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問出聲來:“陛下,老臣此次回京,見城中氣象,煥然一新,實乃老臣平生僅見。隻是……隻是許多事物,老臣愚鈍,竟全然不識,心中甚是惶恐,不知……不知陛下可否為老臣解惑?”
老朱聞言哈哈一笑:“善長,你剛回京,好好在家休養幾日,去城中好好看看,你就知道這些事物是什麼了。”
李善長以為老朱會讓自己詢問,在慢慢解答,沒想到,陛下讓自己去城中找答案,隻得點頭道:“那老臣向陛下討要幾日假日,好好看看京城到底有什麼驚天的變化。”
老朱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李善長:“善長啊,咱們大明……在變,變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