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貿的老板回來了!
當那艘歸來的海船在碼頭卸貨時,帶來的震撼席卷了整個京城!
參與此次海貿的商賈們,成了全城最耀眼的明星。
他們帶回來的不是貨物,而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
在無數百姓圍觀中,一箱箱的金銀被抬了下來。
每打開一口箱子,就引得圍觀百姓一陣驚呼!
那一箱箱的銀子黃金,香料寶石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若不是有五城兵馬司的人在場,估計會被紅眼之人瘋搶。
而那些下船的老板,心中無奈。
自古財不外露,他們隻是小老板,又不是陛下,這麼招搖,會被賊人給惦記上的!
不過,這是官府下達的命令,說是陛下交代,讓大家好好看看,這海貿到底賺不賺錢!
甚至,家中的管家、仆人,還給他們帶上紅布,敲鑼打鼓的,祝賀他們平安回來!
待到第二日,全城都在熱議海貿的事。
“聽說了嗎?張記綢緞莊的張老板,帶出去二十車雲錦,全賣光了!拉回來好多車白花花的銀子!據說一匹雲錦在那邊賣了一百八十兩!我的老天爺!”
“瓷器!瓷器才叫離譜!王員外家那批中等青花碗碟,在大明也就幾十文一個,在番邦,一個賣十五銀子!他弄出去瓷器,換回了一座銀山!”
“還有鹽!一鬥鹽啊,在咱們這二兩銀子頂天了,在番邦,賣二十兩!二十兩!跟搶錢似的!”
“布鞋!最普通的布鞋,賣一兩銀子一雙!聽說番邦人搶著買!他們是不是傻?”
“這還是小老板,就在咱們藩屬國把東西給賣了!真不敢想象,那些有實力,去得更遠國度的商賈,他們能賺多少錢!”
街頭巷尾,茶館酒肆,所有人都在熱烈地議論著,驚歎著,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極度的羨慕。
其實,大家說得不錯!
第一批回來的,都是些作坊不大,生產出來的產品比較次的。
他們沒有那些大老板有魄力,看不上十幾倍到幾十倍的利潤。
那些大老板想要的是百倍千倍的利潤!
他們儘快把手中的貨物出掉,換做銀兩,回來才有錢擴建工廠,招募更多的員工。
跟著這些老板沾光的,則是他們作坊裡麵的員工。
有的給所有員工都包了大紅包,有的則是給所有員工當月發放雙倍工錢,還有的不僅發錢,更是請員工去城裡的酒樓吃上一頓好的!
而與海貿而歸的老板喜氣洋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初那些猶豫不決,不願冒風險的商賈。
捶胸頓足,腸子都悔青了,都不足以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
“天殺的!當初怎麼就聽了那算命瞎子的話,說什麼‘出海不吉’!白白錯過了這潑天的富貴啊!”一個布莊老板狠狠抽了自己一個耳光,看著對麵綢緞莊張燈結彩慶賀的場麵,眼睛都紅了。
“都怪家裡那婆娘!死命攔著不讓投錢!說風險太大!現在好了,看著人家用銀子鋪地,我們隻能乾瞪眼!”另一個糧商在家裡唉聲歎氣,妻子在一旁默不作聲。
“我……我隻讓人帶了五百兩的貨出去!要是……要是當時把所有的貨讓商會帶出去……”一個茶商看著手裡幾千兩寶鈔(分紅),再想想那些滿載而歸的同行,恨不得時光倒流。
而這些回來的小老板,此刻正跟自己所在的商會,在城裡各個酒樓舉行慶功宴。
“沈會長,各位兄弟!我秦某人,這一輩子最有眼光的就是加入了江浙兄弟同盟會,做過最正確的事,便是聽從了會長的建議,一切感恩的話都在這杯酒水中。”
“小弟先乾為敬!”
說著,姓秦的中年漢子一口把杯中的酒水悶掉。
“秦老板,你給咱們兄弟說說,外麵是什麼情況?”
等秦老板坐定後,身邊的人,連忙詢問。
沈會長也想了解他們此處出去,發生了什麼,於是乾脆讓秦老板走在中間的舞台上來說。
相較於其他人,沈會長,還有幾個富商,他們這次帶出去的貨更多。
隻是他們沒有親自出去,而是讓管家帶隊出海的。
秦老板,顯然喝了不少,臉色通紅,連步伐都有些虛浮,但精神亢奮。
他清了清嗓子,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開始講述他這趟“撿錢之旅”。
“諸位兄弟!沈會長!”秦老板聲音洪亮,:“咱們這次出去,那真是……開了眼了!”
“海船先是去了交趾跟占城,後又去了滿剌加跟蘇門答臘。”
“由於都是藩屬國,國土麵積不大,其他老板看不上這點利潤,就便宜了我們這種小老板。”
“至於賣貨……就拿滿剌加來說!”他比劃著手勢:“那邊港口,比咱應天府碼頭熱鬨十倍!咱剛把船靠岸,還沒卸貨呢!呼啦啦!一大群番邦商人就圍上來了!”
“根本不用咱們吆喝!他們就主動開口要買咱們的貨。”
“甚至,咱閉著眼報了一個自己都不敢叫的價,那些人連價都不還,當場就要幾萬兩銀子的貨!”
台下爆發出哄堂大笑聲中,夾雜著難以置信的驚歎和嘖嘖稱奇聲。
“蘇門答臘那邊更富!”秦老板感歎道:“咱帶去的貨,到了那邊,價格能再翻上一番!”
“要不是貨物都被賣完了,咱真想跟著大船隊再往西邊走走!”
“聽周將軍(周武)說,往西,還有更富的國家。那裡的商人,買東西都是用寶石筐子裝的!”
說到這,秦老板對著沈會長,還有四麵八方坐著的兄弟會的老板,行了一禮:“秦某人先預祝會長跟此次出海貿易的兄弟們大賺特賺,搬一座金山回來!”
“哈哈哈!”沈會長,回了一禮:“諸位兄弟!聽了秦兄弟的話,大家有什麼感想?”
看著周圍神色各異的人群,沈會長笑了笑。
當初他一力促使大家參與海貿。
結果,相應者,寥寥無幾,近千號會員,隻有七八十人加入了進來。
若不是他想把兄弟會打造成大明第一大商會,他在不會管這些鼠目寸光的家夥!
沈會長頓了頓,指向秦老板:“秦老板的親身經曆,已無需老夫贅言。”
“此番海貿之利,遠超我等最樂觀之想象!當然,最大的功勞,是朝廷國策之利,是我大明國威昌盛之果!亦是我等兄弟齊心,敢為人先之報償!”
“但是!”沈會長話鋒一轉,目光掃過那些臉上寫滿懊悔和渴望的成員:“海貿初興,此等暴利,如同天降甘霖,不可能永無止境!滿剌加、蘇門答臘之市場,終有飽和之日!今日我等先行一步,占得先機,獲取巨利,此乃天時、地利、人和!”
“下一次海貿!朝廷必將投入更大規模!競爭必將更為激烈!我江浙兄弟同盟會,絕不能再錯失良機!更不能再有小富即安、畏首畏尾之念!”
“老夫在此宣告!”沈萬三的聲音斬釘截鐵,回蕩在酒樓中:
“一、凡此次未參與海貿之成員,商會將優先協助其籌備貨物,確保其能加入下一次船隊。所需資金周轉,商會亦可酌情擔保借貸!”
“二、此次參與海貿之兄弟,所得利潤,望諸位勿要儘數揮霍!當投入工坊,擴大生產!招募匠人,改良工藝!提升產量與品質。下一次,我們要帶更多、更好的貨物出去,要賣到更遠、更富庶的國度,要賺十倍、百倍於今日之利!”
“三、商會將立即成立‘海貿司’,專司統籌海貿事宜,收集番邦需求信息,研究暢銷貨物種類,協調成員產能,統一與船隊、朝廷對接。我等要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方能在這浩瀚商海中,搏擊風浪,獨占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