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病了!
去後世後當也就發了高燒。
要不是半夜府上的管家遣人去城中大明皇家醫院,把醫生請來給他看病。
搞不好當天夜裡朱樉就會嗝屁!
吃了退燒藥,打了一針,朱樉睡到第二日下午才起床。
朱棡跟朱棣早早的跑到朱樉府上,想聽聽他昨日的所見所聞,結果一直等到下午。
朱樉起床後,無精打采的躺在沙發上,閉口不談。
就連那塊碎玉,朱樉都讓朱棡拿去給大哥。
朱棡跟朱棣兩人疑惑不已,不知道昨日二哥到底經曆了什麼。
……
奉天殿。
老朱坐在龍椅上。
“大明立國,已曆十數春秋。賴諸卿之力,殘元餘孽,儘數逐出我大明疆土,不敢北顧!”老朱頓了頓,聲音聲音變得嚴厲起來:“然!西南之地,尚有遺珠蒙塵!貴州土司,首鼠兩端,未沐王化;雲南膏腴,更淪於元孽把匝剌瓦爾密之手,此獠竊據梁王之位,負隅頑抗,視我大明詔令如無物!”
“今,我大明國富民強,兵甲鼎盛,糧秣充盈!此等失地,豈容久懸於外?收複故土,廓清寰宇,正其時也!”
彆問老朱為何說話,變得這麼文縐縐的。
剛才念的話,可是朱標給老朱寫的稿子,老朱背了大半個晚上呢!
下方朝臣聽聞,眉頭微皺。
大明這些年,到處用兵,到處打仗。
早些年,北上跟殘元打了多次戰爭,勝負各有。
光去年一年,就打了好幾次仗。
先是西南十八番叛亂,後又去剿滅福建蒲氏家族,接著出海攻打倭國,年底時陛下又讓湯和徐達領兵十萬攻打殘元。
雖然這些戰爭,大明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甚至連滅國大捷都有。
但大明卻沒有休養生息。
今年初始,陛下就讓沐英領兵三千,出使大明周邊藩屬國,結果把交趾、占城變成了大明交趾布政司,最近又把阿瓦國給打了下來,估計要不了多久陛下宣布成立大明緬甸布政司。
前段時間,西番又叛亂,常家常茂跟徐家的徐允恭兩個小子,現在都還在平亂呢。
今日,陛下又要讓人去攻打雲南貴州?
彆看京城一片歌舞升平,其實大明的戰爭一直都沒停下來過。
並且自從去年,陛下能去到後世……
(噓……,千萬不要讓陛下給聽著了!)
陛下就完全變了模樣。
朝廷各事,不再像以前那樣跟朝臣商議著來,而是獨攬大權。
獨斷專行算不上,但也是“一言堂。”
那胡惟庸,真的造反了嗎?
大家又不是傻子!
陛下這是為了把權力抓在手裡……,煞費苦心啊!
大家怕陛下窮兵黷武,把大明給拖垮了。
結果呢,這仗一場一場的打,不僅沒把大明給打窮,反而是越打越富,越打領土越大。
藍玉、沐英兩人都有滅國之功,陛下一直壓著沒有賞賜。
而湯和徐達兩人,趕走殘元, 收複那麼多的失地,同樣功勞不小。
現在陛下 又準備讓人收服雲貴兩地……
這所有的功勞,全被武將拿了!
他們這些文官,以後豈不是永遠要被武將壓低一頭?
何日才能再現前宋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盛景啊。
朱元璋見朝臣沒人說話,於是把目光投向武將行列:“傅友德!”
“臣在!”
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老將應聲出列,抱拳躬身。
他正是潁川侯傅友德。
“藍玉!”
“臣在!”
藍玉聞言,心中一喜,連忙上前,與傅友德並立。
陛下叫他,這又是給他安排功勳啊。
“著傅友德為主將,藍玉為副將!統兵十萬,克日啟程,兵鋒所指,務必蕩平貴州土司,犁庭掃穴!”
朱元璋的聲音想了一下道:“後又揮師西進,直搗雲南!擒殺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收雲南全境歸附!此乃國策,不容有失!”
“臣等領旨!定當竭忠儘智,掃穴犁庭,複我河山!”傅友德與藍玉齊聲應答。
老朱掃了一眼冷靜沉著的傅友德,還有一臉興奮的藍玉,緩緩開口:“退朝!”
退朝的鐘磬聲響起,百官魚貫而出。
老朱卻讓吳吉祥把傅友德與藍玉給叫去禦書房,說還有要事要交代。
等兩人跟著吳吉祥走到禦書房時,老朱正坐著閉目養神。
“臣傅友德(藍玉)拜見陛下!”
老朱睜開眼,笑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來人,賜座!”
待兩人坐下後,老朱才道:“此次出征貴州雲南,你們要儘快拿下來,如果有什麼不好處理的事情,直接用鐵血手腕解決掉。”
“待平定雲貴以後……”老朱看了看兩人,似乎在做決定:“傅愛卿你鎮守雲貴,藍玉分兵五萬,進到阿瓦國。”
沒等兩人開口詢問,老朱主動解釋道:“阿瓦國已經被沐英給拿下來了,目前隻剩一些零星反叛勢力還在抵抗。”
“藍玉你進入阿瓦國以後,直接去東籲城。”
“愛卿放心,咱早吩咐過沐英,讓他重點把守此地,你帶兵過去後,協助他把仰光給咱打造成鐵桶軍鎮!”
“鐵桶軍鎮?”藍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不錯。”老朱頷首:“這地於咱有大用,千萬不能出一絲的差錯。”
有什麼用,陛下為何這樣安排,兩人不懂,陛下又不多說,他們做臣子的自然不能多問。
藍玉則舔了舔嘴唇,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陛下放心,臣定會協助西平候把東籲城經營得水潑不進!”
老朱滿意的點了點頭:“你二人儘快準備,半月後就動身,咱希望在過年之前,能聽到捷報的消息 !”
傅友德與藍玉起身,對著老朱行了一禮:“臣,遵旨!”
吩咐完,老朱歎氣道:“待雲貴拿下以後,就剩西域這地沒有收複!”
“那西域地處高原,空氣稀薄,大明將士在其作戰,發揮不出五成的實力。”
“不過……”
“要不了多久,大明能從武器上的優勢來彌補環境帶來的壓製。”
“未來,大明將會擁有一塊超越任何朝代的疆土!”
“朕,要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留給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