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
“勝負,就看這一下了!”
“拖住他們!”
“就算死光了,也不能讓他們衝過去!”蕭虎持槍來到陣前,一臉凝重的麵向五千重甲鐵騎。
剛剛一次衝鋒,五千重甲鐵騎折損不過幾十人。
而五萬義軍,死了將近五分之一,也就是一萬人!
這一次衝鋒,義軍隻會死的更多!
因為義軍必須擋住他們,為太子宮衛爭取時間!
四萬人,擋住五千重甲鐵騎。
難!
“列陣!”
“就算是把我們的屍體堆成山,也得擋住他們!”劉如濤低吼一聲。
“榮華富貴,就看今日!”
“鄉親們,弟兄們,組成人牆!”陳誌拉著一萬鄉勇聚在了一起。
整整四萬人,就站在那,迎接著五千重甲鐵騎的衝擊!
他們有的為了名,有的為了利,但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
那就是不能讓五千重甲鐵騎回援!
轟~兩軍再次交鋒。
一個照麵,四萬義軍就被殺死了不少人。
可也正是這些人的屍體,成了重甲鐵騎向前衝鋒的阻力。
五千重甲鐵騎的第一次衝鋒。
四萬義軍以死亡上千人的代價,擋住了他們!
第二次,五千重甲鐵騎拉遠了距離。
以弓箭射擊,一波波箭雨降下。
直到射完了箭矢,才不得已發動了第二次衝鋒。
這一次,經過箭雨和第二輪衝鋒,義軍折損,上萬人!
一場戰鬥還沒打完,五萬義軍,直接折損了一半。
但最令人出奇的就是,這五萬義軍竟然還沒有潰散,反而越戰越勇!
尋常的大軍,戰損達到三成,基本上就散了。
這五萬義軍是臨時組建起來的,沒有經過訓練,軍心也很難凝聚。
竟然能在戰損達到五成的情況下,依舊堅守陣地!
這一幕,讓杜穗的副將嘖嘖稱奇。
可戰場上的局勢,容不得他細想其中緣由。
他已經看到有大量的騎兵衝進了中軍大營。
此刻,他必須回援,保護齊王杜穗!
“殺!最後一次衝鋒,不惜一切代價,衝殺過去!”副將滿臉堅毅,挺起馬槊衝向了義軍的軍陣。
而在義軍身後的輔兵和雜兵們,全都躲的遠遠的。
他們可不敢和五千重甲鐵騎一起兩麵夾擊這些義軍。
重騎衝鋒,不分敵我,不然他們也不會提前撤下來了。
“”
隋軍大營之中。
杜穗聽到外麵的喊殺聲逐漸逼近,心中暗道一聲不好,連忙衝出了大帳。
他一眼就看見了舉著大乾戰旗朝這邊衝鋒的五千太子宮衛大軍。
“那是,大乾的太子?”
“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這大乾太子隻帶五千騎兵就敢衝本王的中軍大營。”
“簡直自不量力!”
“傳本王令,兩萬後軍前移,四萬中軍結陣,絞殺大乾太子宮衛!”
“讓前軍頂住,待本王擒拿大乾太子之後,親自帶兵前去助他退敵!”杜穗說罷,迫不及待的拿起長槍,翻身上馬。
秦夜既是他的殺兄仇人,同樣也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隻要拿下了秦夜,他一定能得到父皇的喜愛。
一定能憑借著這等天大的功勞,登上虛位以待的太子之位!
“王缺蘇琦,你二人各領兩千大軍,於左右兩翼迂回破陣!”
“趙斌,二十八騎,率千軍隨本宮正麵強攻!”
“斬杜穗!”秦夜低喝一聲,躍馬而出。
直衝杜穗身處的大帳方向。
手中霸王戟橫掃而過,在身前掃出了一條血路。
他身後兩側,葉蠻葉莽以及二十八騎,更是輕易的就將這條血路拓寬。
上千太子宮衛鐵騎緊隨其後。
他們來得快,出手也果斷。
算是偷襲。
留守在中軍大營的隋軍還沒來得及列好軍陣,就被他們一個衝鋒給殺穿了。
兩側迂回的太子宮衛大軍,也很輕易的就衝破了第一道封鎖,進入了大營之中。
但誰都知道,接下來才是困難的開始!
外麵的隻是第一道防禦。
中軍大營之內,上萬隋軍已經迅速的列起了戰陣。
外圍也有數不清的大軍圍了過來。
如果內外都被封鎖,五千太子宮衛又不能迅速解決掉杜穗的話。
他們就沒法離開中軍大營,也就是會落到一個必死的結局!
這和外麵五千重甲鐵騎對陣五萬義軍還不一樣。
外麵地勢開闊,五千重甲鐵騎可以隨意衝鋒。
隻要想走,義軍們追不上他們。
而在這大營之中,深陷重重的包圍。
他們無論是向前進攻還是向後突圍撤離,都要冒著天大的風險。
隻要被敵軍的軍陣逼停,周圍的大軍圍過來。
就算是神仙,也沒法逃出生天!
眾所周知,騎兵最大的依仗便是胯下戰馬的速度。
可一旦被重重包圍,胯下的戰馬絕對跑不起來。
他們甚至連後退,拉長距離再次突圍的機會都不會有。
很快就會被敵軍砍成肉醬!
“絞殺太子宮衛,活捉大乾太子!”
“殺!”杜穗騎在戰馬上,指揮著大軍朝著秦夜合圍過去。
他來之前特地調查過。
這個秦夜,戰力無雙,一手弓箭更是使的神乎其神!
皇兄就是死在秦夜的手上,被他一箭射殺的!
所以他不準備親自上前,而是要讓大軍去消磨秦夜的力量。
讓秦夜筋疲力儘,然後再上去生擒他。
至於秦夜身後的五千太子宮衛,他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因為,五千太子宮衛沒有穿著重甲。
現在五千太子宮衛全都是身著皮甲,皮甲雖然輕便,但防禦力可想而知。
若是沒有戰馬的速度加持,估計一萬隋軍就能將五千太子宮衛屠殺殆儘。
所以,秦夜今日之舉,在他看來就是自尋死路!
“呼!哈!”上萬隋軍喊著號子,一步步朝著太子宮衛大軍合圍。
外圍的隋軍也在一步步縮小著包圍圈。
如今,大營之中有五個圓圈。
一個,是杜穗身邊圓形陣,防禦太子宮衛大軍的突然衝擊。
另外三個,便是大軍在慢慢收縮陣型,朝著三支太子宮衛大軍合圍。
最外圈,還有上萬大軍將整個中軍大營團團包圍,防止太子宮衛突圍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