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繼承道觀,開局武媚娘來上香 > 第174章 匈奴祭天金人!【求月票】

第174章 匈奴祭天金人!【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混元宮內,周易學完道經,習慣性的翻開黑色記事本,然後發現自己的功德,居然在快速增長。

第一眼看上去的時候是十二兩,但一眨眼的功夫,又變成了十二兩二錢,接著是十二兩四錢……

這麼久以來,他是第一次發現功德數字居然還能這麼變化,跟遊戲中戴了增益戒指似的。

目光向下移動,一行行備注顯現出來:

【霍去病處死匈奴皇族、單於閼氏,功德+2】

【霍去病處死匈奴皇族、伊稚斜叔父羅古比,功德+2】

【霍去病處死匈奴皇族、伊稚斜堂祖父藉若侯產,功德+2】

【霍去病處死匈奴皇族、伊稚斜之姐阿依妹,功德+2】

【……】

這一行行不斷冒出的備注,看得周易有些疑惑,這是捅進匈奴皇族老窩了嗎?

他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喲,這是定襄北之戰爆發了啊!”

周易拿起書架上的曆史書,翻到了定襄北之戰的記載。

曆史上的定襄北之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三月份出塞,衛青沒找到單於的主力,反而是趙信和蘇建遇到了,兩人一個投降一個打光手下隻身逃回大營,漢軍士氣受挫,隻得返回定襄休整。

五月份再次出擊,斬殺了不少匈奴人,霍去病大放異彩,不僅一掃蘇建失利的陰霾,還以八百部眾斬殺2028人,不少都是匈奴貴族,功冠全軍。

周易認真核對定襄北之戰的名單,發現跟記事本上的備注不太一樣。

比如單於閼氏,這位皇後是在河西之戰俘虜的,並沒有殺死,但這次卻提前死在了霍去病手中。

還有伊稚斜的姐姐阿依妹,在曆史上唯一留下的漣漪就是嫁給了複叛匈奴的趙信。

昨天趙信剛被霍去病的護體神雷轟成渣渣,沒想到他命中注定的妻子,今晚也死在了霍去病手中……鴛鴛相抱了屬於是。

死亡名單有出入,說明這次的戰果將會超越曆史上的定襄北之戰,就是不知道這場大戰下來,到底能收獲多少功德。

周易希望能早點達到一斤,看看都有什麼可以兌換的道術。

這會兒本來要睡了,但霍去病的大勝讓周易心潮澎湃,睡意全無,他想了想,乾脆起身來到外麵,抬手敲了敲武媚娘的房門:

“媚娘,你休息了嗎?”

一身睡衣的武媚娘打開房門,俏麗的臉上帶著些許疑惑:

“正在看書,仙長可是有事?”

周易說道:

“定襄北之戰爆發了,跟我一起去武成王殿,給霍去病衛青他們祈福。”

唐玄宗時期,設立太公尚父廟,專門用來祭祀薑太公和曆代名將。

肅宗時期,追封薑子牙為武成王,太公尚父廟改名為武成王廟,地位跟孔子的文宣王廟對等,十位曆代名將擔任從祭,這就是著名的武廟十哲。

各個時期的武廟十哲略有出入,比如唐代供奉的白起,到了宋朝時期,趙匡胤覺得殺俘的敗類不配受香火,將他踢了出去。

同樣被踢出去的還有吳起:不為母親守孝是為不孝,殺妻求將是為不仁,換過三任主公是為不忠。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之人,怎麼配享受我大宋的香火呢?踢了踢了!

另外被譽為兵仙的韓信,在趙匡胤看來有謀逆之心,而且還對君王不夠尊敬,同樣剝奪了在武廟享受香火的資格……話說沒有兵仙的武廟,那還是武廟嗎?

有人去就有人來,趙匡胤踢完人,又新增了管仲、範蠡和郭子儀三人加入十哲行列,世代享受香火。

從這個陣容來說,踢出去的白起、吳起和韓信,顯然更能打一些。

至於十哲後麵侍立的六十四將,關羽、張飛、鄧艾、杜預、孫臏、廉頗等將領,也因品德問題,被趙匡胤踢出了武廟。

老趙一口氣踢出了二十二位名將,還立下規矩不得增減。但趙佶上位後,這家夥直接把武將名單又換回了唐末時期,將趙匡胤的規矩踩在了腳下。

南宋時期,舊黨又開始折騰武廟,有汙點的一律踢出去,最後連趙充國都被拉出來充十哲的門麵了……假如把踢出去的武將組隊k,估計能把十哲打得滿地找牙。

明朝時期,取消武廟,文廟一家獨大,武廟和十哲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很多現代人甚至都不知道武成王就是薑子牙,還在網上煞有介事的分析薑子牙沒有入選武廟十哲的原因,諷刺感十足。

走進武成王殿,裡麵的布置跟文宣王殿一樣,隻有薑子牙一人的神像,沒有十哲,也沒有六十四將或七十二將。

大殿正中央佇立著薑子牙的神像,他一手執令旗,一手捧兵書,要不是一身戎裝,看起來跟隔壁的孔子沒多少區彆。

武媚娘說道:

“孔夫子執劍,薑太公捧書,爺爺做的神像真的很不一般呢。”

周易拿著抹布將供桌擦乾淨,將準備好的水果供品一一擺上:

“爺爺覺得華夏子孫,理應文武雙全,不能有所偏頗……下次讓趙煦也來拜一拜,把大宋將領的地位往上提一提。”

擺好供品,兩人執香拜了薑子牙,祈禱定襄北之戰一切順利。

結束後,武媚娘問道:

“仙長,此戰能抓到匈奴單於伊稚斜嗎?”

周易搖了搖頭:

“這不重要,匈奴的國運挺強的,就算抓到伊稚斜,匈奴那邊也會迅速推出新的單於,得想辦法打斷他們的脊梁,這才是最重要的。”

武媚娘說道:

“文宣王殿來了華夏文化兩座巔峰,不知武成王殿會來什麼樣的曆史人物,妾身挺期待的。”

這話還真把周易問住了。

按說應該來的是武將,但爺爺做的神像是捧書造型,也就是文武雙全之人,這範圍一下子就小了,不過也有選擇。

比如嶽飛,武能打得金兵躲到開封城不敢應戰,文能寫出《滿江紅》這類傳世佳作。

還有辛棄疾,身為一員猛將,衝入金兵大營擄走叛徒如探囊取物,無聊時寫的牢騷之語,居然也成了中學生必背詩詞。

另外身負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等頭銜的王守仁,平叛、剿匪、著書、立學無一不精,號稱六邊形戰士。

可選的人非常多,就是不知道誰會通過武成王殿來到混元宮,周易覺得抽個時間,帶大家一起打掃一下武成王殿,然後合計合計讓誰來比較合適。

定襄北草原上,喊殺聲四起。

李沮率領的上萬騎兵將匈奴人衝得七零八落,然後直插匈奴大營。

霍去病率領自己的人馬開始屠殺被衝散的匈奴士兵,這些殘兵敗將此時被嚇破了膽,不趁機殺掉,他們集結後很有可能會反殺回來。

大兵團作戰,陣腳很重要,陣腳越亂,敗的就越慘,所以曆史留名的大將軍,都會把軍紀放在第一位。

現在霍去病要做的,就是不給匈奴人恢複陣腳的機會,讓他們越來越亂,亂到最後,就成了一個個活靶子。

李沮的騎兵即將攻入匈奴大營時,一支剛剛完成集結的匈奴騎兵攔住去路,雙方就著火光,在大營旁的草地上展開了激烈的碰撞。

不過漢軍進行過夜間訓練,再加上有火光映照,氣勢也足,一直占據著上風。

相反,隻能打順風仗的匈奴人,越來越跟不上節奏了,雖然陣腳還沒亂,但明顯撐不了多久了。

這個時候,公孫賀的前軍已經跟匈奴斥候接上了火,喊殺聲不絕於耳。

大營中坐鎮指揮的伊稚斜大驚失色,他天亮就能撤到大青山一帶,可惜漢軍發動夜襲,沒給他這個機會。

幾位國相勸伊稚斜趕緊從東北方向率軍突圍,如今太亂,隻能先保存實力了。

但伊稚斜卻覺得,既然西北和東南都有漢軍,東北西南這條對角線上,應該也有人馬才對。

他想組織反擊,但這黑燈瞎火的,根本無從下手,匈奴人沒任何夜戰能力,貿然反擊隻會徒增傷亡。

而且衛青到現在遲遲還沒出現,很明顯,這位大將軍就在不遠處,一旦形成合圍,局麵將不堪設想。

為了尋找出路,伊稚斜走出大帳,來到大營正中央,對著一尊金色神像跪下來,乞求獲得天神的指引。

這尊金色神像就是匈奴人的祭天金人,高度為漢製的一丈,通身由青銅打造……青銅氧化生鏽前,呈現出來的是金色,故稱金人。

大漢早已經進入鐵器時代,而匈奴的主流武器依然是青銅器。

這時候有哨兵來報,西南方向也發現了漢軍,伊稚斜一聽,沒再猶豫,當即率領營中的主力部隊,繞過衝天的大火,一路向北逃竄而去。

午夜時分,四方漢軍彙聚到匈奴大營,繳獲無數兵甲武器,俘虜多得一眼望不到邊。

霍去病連著捅了幾個小時,雙臂都抬不起來了,但此時卻精神奕奕,一點沒有累的感覺。

他戴上頭燈,打馬在匈奴大營中閒逛,無意中來到大營正中央的位置,看到了一尊孤零零的金人佇立在一方祭台上,當即揉了揉眼睛,又取下頭燈左看右看,臉上抑製不住的激動:

“哈,承諾送給恩師的禮物,終於到手啦!”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