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繼承道觀,開局武媚娘來上香 > 第179章 詞中之龍——辛棄疾!【求月票】

第179章 詞中之龍——辛棄疾!【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聽到曆城人氏這四個字,周易和武媚娘對視一眼,腦子裡立馬蹦出了那個號稱詞龍的男人——辛棄疾!

提到辛棄疾,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豪放派詞人、與蘇軾並稱蘇辛,同時因為出身濟南,與李清照並稱二安……總之,所有人都會覺得他是個文人。

但事實上,辛棄疾是個武將,而且自始至終都以武將自居,所謂的詩詞歌賦,不過是他發牢騷的消遣罷了。

周易放下筷子,起身向外走去,霍去病速度更快,大步走出餐廳,看到外麵站著一個身高八尺、相貌俊朗的男子,年齡跟自己相仿,主動行了一禮:

“我乃漢朝霍去病,不知足下姓甚名誰?”

聽到這個名字,來者微微有些失神,好半晌才拱手還禮:

“在下齊州曆城辛棄疾,字坦夫……敢問尊下,您可是冠軍侯霍驃騎嗎?”

霍去病點了點頭:

“然也,此乃我師尊洞府,名為混元宮,可溝通萬千世界,我剛與舅舅打完定襄北之戰,今日特來向師尊彙報戰果……”

辛棄疾環顧一周,眼中滿是驚詫:

“此乃神仙洞府?怪不得在下看來,這裡與大宋頗為不同呢。”

這時候,周易武媚娘李清照等人全都走了出來,霍去病開始介紹:

“此乃吾之師尊一元仙長,亦是混元宮住持,他利用大法力溝通九天十地,這才讓我等彙聚於此,把酒言歡。”

辛棄疾一聽,趕緊躬身行禮:

“草民辛棄疾,見過一元仙長,叨擾之處,還請海涵!”

該說不說,辛棄疾有修養有家學,勇武、兵法、謀略無一不精,但最終卻以文人的身份鬱鬱而終……毀人不倦這方麵,大宋真是遙遙領先。

介紹完周易,霍去病開始介紹武媚娘:

“這位是混元宮大管家,也是吾之姐姐武媚娘,你們後世之人應該更習慣稱呼她為一代女皇武則天。”

辛棄疾倒吸一口冷氣,沒想到這位國色天香的坤道,居然是武周王朝的女皇陛下,他趕緊見禮:

“草民辛棄疾,拜見女皇陛下!”

武媚娘莞爾一笑:

“我如今歸於混元宮,道號牡丹仙子,不會再奪李家江山當女皇了。”

霍去病把手搭在李白肩上,介紹起了混元宮大師兄:

“這位是混元宮第一位弟子,亦是我師兄,道號青蓮,乃是史上有名的詩人,你應該聽說過吧?”

青蓮居士?

辛棄疾心裡更驚了,完全沒想到這位穿著道袍的童子,居然是如雷貫耳的詩仙李太白。

他還沒來得及反應,霍去病接著介紹:

“這位是大唐開元年間【一舞劍器動四方】的公孫大娘,道號石榴仙子,她和我大師兄都來自開元世界,如今在那邊經營供奉我師尊的一元觀。”

最後介紹的是酒迷瞪李清照。

聽到這個名字,辛棄疾滿眼不可思議:

“去年吾前往燕京考取金國功名時,曾聽聞易安居士在杭州仙逝,不想居然在此遇到,還如此年輕……後進晚生辛棄疾,見過易安居士。”

李清照說道:

“易安之名我已摒棄,如今道號桂花仙子,我來自哲宗世界,跟你那個世界的李清照,嚴格來說並非同一個人。”

見到辛棄疾,李清照就忍不住想知道那個世界的自己如何了。

此時聽到已經過世,心裡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過世了好,也算是得到了解脫,不必再勞煩迒兒照顧了……那個世界的乖弟弟,此時已成為糟老頭子、穿不了滑板鞋了吧?

李清照和辛棄疾,相隔六十年,兩人所處的世界卻是兩個極端。

一方銳意進取,打得西夏俯首稱臣、吐蕃主動內附,湖湘千裡之地儘歸神州。

一方山河破碎,國都陷落皇帝北狩、朝廷偏安一隅,北國萬裡江山俱已失陷。

而社會風氣方麵,也完全不同,哲宗時期新黨執政,興水利擴軍隊,朝廷上下全都以務實為主,民風開放,社會欣欣向榮。

但辛棄疾時期,舊黨重新掌權,並清算了所有新黨成員,社會風氣日益保守,程朱理學開始興盛,不給新黨任何生存的土壤。

從南宋開始,士大夫階層隻剩下擅長搞黨爭、禁錮百姓思想的舊黨,所有革新派全都成了異類和公敵,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幾百年後的明清時期。

周易聽到去燕京考取功名這話,有些詫異:

“你還去金國考取過功名?”

曆史上對辛棄疾早年的經曆語焉不詳,對於辛棄疾一直以宋人稱呼,這會兒冷不丁冒出去燕京考取功名,讓周易有種遇到了漢奸的錯覺。

辛棄疾伸手入懷,掏出一塊迭著的絹布,他一邊打開一邊說道:

“十五歲那年,祖父命我前去燕京考取功名,記錄沿途的關隘布防,為日後反攻韃虜做準備……第一次畫得不太詳儘,所以我去年又去了一次,兩次見聞,將沿途的布防關卡記錄得清清楚楚,還請神仙過目。”

周易:“!!!!!!!!!!”

我去,這是什麼超級牛人啊?

彆人去考取功名都緊張兮兮、噤若寒蟬的,你倒好,居然暗戳戳的搞起了諜報偵查,還畫了圖……簡直就是天生的戰略家啊。

武媚娘接過那塊絹布,湊在周易麵前認真查看起來。

畫的確實很詳細,一些關卡還標注了守將的姓名和喜好,明顯用心觀察了。

李白看了兩眼,吃驚的問道:

“你是如何知道這些情報的?”

辛棄疾朗聲答道:

“直接找他們問便是了,在下沿途跟無數金人打交道,主動找他們攀談,打聽他們的家庭情況……”

不是,你字典裡就沒有害怕兩個字嗎?

想想辛棄疾率領五十騎兵闖進十萬人的金兵大營中劫走叛徒張安國,又千裡迢迢押到杭州斬首……沿途記錄關隘守將之類的,好像也不算什麼了。

霍去病越看辛棄疾就越喜歡這個同齡人:

“你因何叫這個名字?”

兩人相差一千多年,不僅名字對仗,連人生也截然相反,一個年少成名,博得滔天功勳後英年早逝,一個誌向遠大,卻終其一生都鬱鬱不得誌。

霍去病在軍事方麵天賦超高,戰術大開大合,不拘泥於兵法,而辛棄疾的詞磅礴大氣,素有詞龍之稱,各種風格信手拈來。

辛棄疾拱手答道:

“家父素來仰慕冠軍侯,我出生後,便仿照您的名字,取名棄疾,期盼我能像冠軍侯封狼居胥那樣直搗黃龍,滅掉金韃。”

周易覺得辛棄疾的地圖很有用,讓武媚娘拍照留念,然後說道:

“辛棄疾,還沒吃飯吧?來來來,一起吃,正好跟我們聊聊敵占區的生活,曆史上這方麵是空白,我們知之甚少。”

辛棄疾也沒客氣,跟著眾人來到餐廳,在下首處坐好,霍去病給他倒了一杯白葡萄酒,他謝過後,開始講述起了金國統治下漢人的悲慘生活。

雖然是初來乍到,但辛棄疾一點都不緊張,邊吃邊聊,仿佛大家是認識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說完見聞,他長歎一聲:

“金國其實不足為慮,這些韃子離心離德,不出百年必然覆滅,我所擔心的是蒙兀,若不加以乾涉,一統天下者,必蒙兀也!”

蒙兀?

周易有些迷茫,李清照趕緊解釋道:

“此乃宋人對蒙古的稱呼。”

周易這才反應過來,辛棄疾在《論亡虜疏》中認真向大宋朝廷闡述過這事兒,可惜滿朝文武沒人把他當回事,反而暗暗提防,因為辛棄疾來自“敵占區”,不值得信任。

辛棄疾不僅預言過金滅蒙興,還上書一係列北伐的戰略疏文,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論》,從經濟、政治、地理、軍事等十個方麵闡述了北伐的可行性,堪稱宋朝版本的《論持久戰》。

帶兵方麵,他不僅有怒闖金營的壯舉,還組織過“飛虎軍”,不足一個月時間就消滅了轄區內的茶商匪患。

假如說李白是個被詩文耽誤的修仙天才,那辛棄疾就是個被詩詞埋沒的軍事天才。

可惜,他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過施展的機會。

大家邊吃邊聊,直到外麵徹底黑下來,才結束了晚飯。

離開餐廳,三清殿門外的大燈亮了起來,辛棄疾看得失神,見周易走來,躬身行了一禮:

“敢問神仙,我該怎麼做才能救大宋?”

周易想了想,拿著平板電腦,調成繁體字版,然後搜到辛棄疾的百度百科,擺到了他麵前:

“用手向上滑動就能翻頁,你戰略眼光那麼強,先看看自己的生平再做決定吧。”

對於聰明人,不需要刻意引導,讓他們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問題就行了,至於該怎麼選擇,他心裡應該很清楚。

另一邊,武媚娘找到李清照,小聲跟她說道:

“照兒妹妹,你可否連夜回去?去宮裡找趙煦,告訴他辛棄疾來了,並將飯桌上聊的內容,統統告訴趙煦。”

李清照眨了眨美麗的大眼睛:

“姐姐可是想讓辛棄疾拯救大宋?”

武媚娘一愣,隨即搖了搖頭:

“嶽飛都被處死了,這個大宋還有什麼可救的?仙長的修行需要功德,天下功德,唯有開國之功為最大,我想送給仙長一樁開國之功。”

李清照當即捂住了嘴巴:

“姐姐是打算讓辛棄疾立國?這這這這……這好刺激啊!”

武媚娘說道:

“辛棄疾如今是金人,他在金人的領土立國稱帝,跟大宋無任何關係,我讓你去找趙煦,是讓他給予辛棄疾一些支持,他日辛棄疾打向江南,可以給南宋皇室留一些體麵。”

平時隻會喝酒打牌的李清照,有種誤入曆史片場的感覺:

“姐姐,這好打嗎?”

武媚娘認真說道:

“我會在前期出謀劃策,若我不行,就請衛青和李世民遠程指導,再不行,就讓仙長將韓信帶來手把手教辛棄疾……不管如何,這個開國之功,我替仙長要定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