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讓高陽扶牆,高陽為我癡狂 > 第115章 仍然要苦一苦李世民

第115章 仍然要苦一苦李世民(1 / 1)

推荐阅读:

聽聞此話,李世民和杜如晦都忍不住想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衍的計謀真是完完全全把世家往死裡坑啊。

建造防洪措施的錢來源於世家,然後再用功德碑從道德層麵綁架世家,逼迫他們不得不捐錢捐糧。

在世家大出血之後,又全給李世民做了嫁衣,最後什麼都撈不著。

這真是太棒啦!

一想到可以利用世家造福百姓的同時,還能宣揚自己的名聲,李世民臉都笑開了花。

“好好好,就按子安說的辦。”

“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啊!”

緊接著,四人好好商議了一陣,把陳衍提出來的計謀完善一番。

期間,陳衍並未提起有關李麗質和高陽的任何事情。

在這件事上出力歸出力,但他不能用這件事去威脅李世民把李麗質也嫁給他。

不然的話,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畢竟他再怎麼說都是臣子,而李世民才是君。

如果拿這件事威脅李世民的話,出力的性質就變了。

反正他不提,以李世民的腦子,絕對能猜得出他的想法。

什麼大唐是我家,幸福靠大家這種屁話,聽聽就好了。

此前陳衍叫李世民嶽嶽父父,他隻表現出生氣,卻沒發怒或者直接拒絕,就證明了他內心已經動搖,甚至默認了。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陳衍之所以不說出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打算。

現在高陽和李麗質鬥得厲害,不如趁著還未成親這段時間,讓她們互相磨磨對方,以免以後成親了還繼續鬨。

這樣做雖然有些不太好,可陳衍已經深思熟慮過,才打算這樣做的。

畢竟兩位公主都不是善茬,他要是壓不住,以後估計隻能成為在下麵那個。

特彆是高陽那種脾氣不好、慕強、掌控欲又強的女子,更要全方位無死角地壓製住她才行。

“”

四人商量了半天,總算商量出一個章程,寒暄一會兒之後,李世民正準備離開,突然停下了腳步。

回頭道:“對了,子安,太上皇一個人在宮中無聊,你今天有空的話,先帶兕子和一些好玩的東西去大安宮與太上皇聊聊吧。”

說完,李世民丟給陳衍一塊腰牌,帶著李君羨走了。

看著手中的金字腰牌,陳衍有些摸不著頭腦。

陪李淵聊天解悶這件事,怎麼都輪不到他吧?

不管是太子、越王、還是李麗質等諸多皇子公主,哪個不比他合適?

沉思片刻,陳衍仍然搞不懂李世民怎麼會忽然叫自己去大安宮陪李淵聊聊天,索性便不想了。

轉過頭,就對上了兩雙意味深長的眼睛。

三人大眼瞪小眼好一會兒,李淳風率先開口:“陳先生高啊!沒想到真讓你得逞了。”

作為壽宴的經曆者,他何嘗不知兩位公主和陳衍之間的事呢?

從接觸這麼多次來看,他也發現陳衍對李麗質和高陽都無意。

可高陽有著婚約,是天然的勝利者。

本來李淳風都以為李麗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之前還暗暗感歎過可惜。

卻不想陳衍居然跟李麗質來了個雙向奔赴。

一個搞定太上皇和太子,一個搞定皇帝。

剩下一個本就自覺虧欠陳衍的長孫皇後都不用提了,大概是默認此事的。

至於越王他們的態度

嗯,那不重要!

陳衍並不意外李淳風看出來,聽到他的話後,聳聳肩:“太史令,你難道不知道嗎?”

“世間最難消受的,便是美人恩啊!”

“李麗質已經為我做到那種地步,我若沒點表示,豈不顯得我不是人?”

杜如晦哈哈笑道:“子安說得不錯,身為我大唐好男兒,怎可做那辜負美人心之事?”

“兩位公主罷了,娶便娶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此番,還得感謝蔡國公了。”陳衍微微拱手道:“若不是蔡國公幫忙,我恐怕得費不少心思。”

杜如晦故作不喜道:“你這話就見外了,你我之間還需說謝的話,我估計我每天起床就得先去登門感謝你。”

“再說,此事對我來說不過舉手之勞,能解決洪災的同時幫陛下坑世家一把,可謂一舉三得。”

“有什麼好謝的?”

陳衍笑笑沒說話。

前幾次接觸他就知道了,杜如晦是個性情中人。

他若繼續客氣的話,杜如晦說不定還會真不高興。

還是不說話算了。

李淳風這時問道:“陳先生,此番你的安排,是否也在推動經濟流通?”

陳衍點點頭,“當然,隻要錢財大量流入百姓手中,經濟流通就已經產生了。”

“不過,這隻能算小範圍的經濟流通,受製於錢財不夠,可能隻有小部分百姓先享受到經濟流通帶來的好處。”

李淳風道:“小部分就很好了,起碼我們已經找到了辦法,有了希望。”

“隻要堅持下去,說不定真的可以開創一個並肩漢武的盛世。”

杜如晦默默聽著兩人交談,不知想到了什麼,有些擔憂道:“給予百姓工錢,讓百姓生活富足固然很好,怕就怕,有人會覺得陛下想廢除徭役。”

“到時,說不定會出現不少亂子。”

徭役有害,他們現在都明白了。

但徭役卻也是大唐維持國家運轉的重要基礎。

不談其他,徭役是大唐許多道路、水利、城牆、宮室等工程的主要勞動力來源。

如果廢除,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將難以為繼,包括大唐絕大部分府兵都來源於徭役。

若把徭役廢除,等同於削弱兵源,導致邊防空虛,突厥、吐蕃等外敵乘虛而入。

所以,哪怕明知徭役於百姓有害,卻是大唐目前無法割舍的製度。

杜如晦說出亂子,那都是往輕了說。

倘若傳出要廢徭役的消息,肯定不是出點亂子那麼簡單了。

陳衍知道杜如晦的擔心,解釋道:“經濟流通,以工代賑想要實施,徭役總有一天是要廢除的。”

“傳出一點消息就傳吧,就當是提前看看大家的反應。”

“為了百姓能夠幸福安康,我相信陛下很樂意承受一點來自百官的壓力,苦一苦自己。”

李淳風:“”

杜如晦:“”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