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帶著羅圈的繞(1 / 1)

推荐阅读:

河北,平山,抗大分校。

閔鴻勝揣著一封信,去找曾紀蘭。

卻意外的在曾紀蘭那裡,看見了蒲忠國。

“我暈,你不訓練炮兵,跑這裡來乾嘛?難道你對曾教員,有企圖?”

看著閔鴻勝鬼鬼祟祟,還拿著一封信。

蒲忠國仿佛看見了倒打一耙的混賬。

一腳就輕輕的踢在這位曾經是義勇軍的老戰友身上。

“你特麼胡說八道什麼,我全家都被鬼子殺了,我現在除了打鬼子,啥想法都沒有,眼睜睜的盼著八路軍能在鬼子治安戰中,站住腳,殺回東北去。”

氣不過的蒲忠國,又給了他一拳。

“老子練兵忙都忙不過來,聽說抗大有一批學員,是各地過來的學生,挑一挑有沒有數學好,懂測繪的,曾教員好歹是我老戰友,去幫我調學生檔案去了。”

閔鴻勝聽完蒲忠國的解釋,明知道是誤會,還是開口說道。

“我覺得曾教員人不錯,在延安也有人追求你要是看對眼了,可得抓緊,過了這村,沒這店了。”

“去你的,你手上拿的是什麼?是情書嗎?擔心過了這村沒這店的,怕是你這狗東西”

閔鴻勝看見手上的信,頓時笑的比剛才還燦爛。

這誤會搞的。

不過就曾紀蘭的能力,條件,外貌。

好像他們兩人作為追求者。

也不是不可以。

“現在三大主力師都在往山上送鐵軌,你不在山上把煉鋼爐守著,多生產一些武器,這時候還有心思做這些?”

蒲忠國一把搶過閔鴻勝手上的信。

並沒有看,也沒有拆。

以為他會著急搶回去。

誰知道,閔鴻勝端了一根凳子,就坐旁邊了。

“前陣不是因為 礦石品位低,含硫量太高,煉不出合格的鋼材嗎?八路軍發動各種關係,請了幾個專業人才過來,有他們守著煉鋼爐,彆說鋼軌當廢鋼,就是原來的鐵礦石,也能煉出鋼來”

“不守著鋼爐,你不能守著工廠啊,趁著現在有鋼鐵原料,得趕緊生產武器,八路軍現在遍地是兵員,華北平原的遊擊隊員縣大隊手裡都拿的是大刀,梭鏢,弓箭。”

蒲忠國一邊說,一邊低頭看了一眼信封。

信封上赫然寫著,轉江向陽收。

“你添什麼亂啊,江向陽幾個女孩的情書都來不及回,給你寫信?不知道的,以為他喜歡男人,沒這麼毀自家同誌的。”

“喜歡兔兒爺的作風,是封建餘毒,都是我黨高級乾部了,你還沒有洗毛伐髓啊!”

這些詞一聽就是江向陽的,說話的方式也模仿人家。

“我跟你說,江向陽現在可沒有時間理你呢。”

閔鴻勝沒好氣的看著蒲忠國,他豈能不知道,江向陽在膠東忙翻了。

要不,他不會找曾紀蘭幫他帶信了。

誰知道,蒲忠國壓低聲音,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語調說。

“鬼子109師團,第19師團可能要被江向陽打掉一個。”

“真的?太牛了,我就知道,這小子非池中之物,他的十殿閻羅,硬是被他打出了降龍十八掌的聲勢。”

閔鴻勝感慨的雙拳抖動。

卻聽見曾紀蘭的聲音。

“你們倆那麼親熱,學彆人說悄悄話,談戀愛呢?”

老戰友的玩笑,加上誤會,帶著羅圈的繞。

繞的三人都大笑起來。

然後曾紀蘭又壓低了聲音開口

“我聽說,昨夜718團,688團和渤海支隊聯合作戰,擊潰了鬼子第19師團,擊斃日軍兩萬餘人”

“兩萬餘,鬼子一個常設師團才多少人?”

“真的?”

蒲忠國,閔鴻勝都忘了自己來乾嘛的。

盯著眉飛色舞的曾紀蘭。

曾紀蘭手裡抱著一堆的抗大學員資料表,也忘了給蒲忠國。

低聲繼續說。

“這消息肯定不會有假的,渤海支隊,咱們的老部隊,碰上鬼子那個師團,不把鬼子斬落馬下啊,要不,蒲支隊長發個電報,問問林白水我也想知道他們怎麼打的,隻用了一個晚上啊。這戰果太嚇人了,集團軍總部首長們都說感覺在做夢。”

“走,走,走,這裡說話不方便,我們第二炮兵支隊就在平山林白水那小子,肯定發財了。老子要問問他賺了多少大炮。”

“你們在抗大門口等我一下,我把顧娟叫上”

蒲忠國和閔鴻勝連連點頭。

都到了抗大門口了,一路都在想江向陽怎麼在一夜之間,乾掉鬼子兩萬多人。

尤其是蒲中國,他知道江向陽至少有兩個大隊在魯南一帶,一個大隊在河北。

還有一個在山東北部。

手裡最多五個大隊,加起來主力才不到兩萬人。

即便是718團和688團去了,配合部分地方武裝,跟鬼子常設師團,也就是相當於平手的戰力。

“胡芷江,抗大的同事,這位是炮支的蒲支隊長,這位是晉冀工廠的閔廠長”

來的不隻是顧娟,還有胡芷江,她也知道了渤海支隊打勝仗的消息。

想要知道更多情況。

蒲忠國和閔鴻勝都見過胡芷江,也知道核心根據地有好多傳說。

兩人對望一眼,笑的意味深長。

仿佛眼裡都能看見對方的意思,江向陽這攤禍水,害人不淺。

“胡教員,我們見過。”

打過招呼以後,一群人有說有笑的朝著炮兵支隊指揮部走去。

閔鴻勝忽然想起正事,立馬開口說。

“曾教員,江向陽在慶豐廠搞了一個流水作業的生產方式,據說是現在美國工廠裡最新的管理方式,我在晉冀根據地,也根據慶豐廠的人提出方式,進行複製,因為成產的是步槍,比原來的產量提高的有限,總感覺有些不對,慶豐廠的人也覺得效率可以再提高。這是我累積的問題,起初想讓八路軍總部發給江向陽又怕不妥。”

看著閔鴻勝雙手給曾紀蘭遞上信封。

蒲忠國暗叫一聲難怪。

這家夥一門心思在軍工生產上,八路軍全力配合,正是如魚得水的時候。

這時候找江向陽,原來為這個。

“江向陽還懂這個?”

這次輪到顧娟驚訝了

長征走了一路,連政委都覺得江向陽學識豐富,大家都以為在曆史,地理,時事和打仗上。

“我也是跟慶豐廠的人接觸以後,才知道的,這混球藏太深了,長征時候,我們好歹走了一路,硬是沒有發現他有這方麵能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