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我以靈寶鑄長生 > 第四十五章 借乘仙鶴,萬山舫市

第四十五章 借乘仙鶴,萬山舫市(1 / 1)

推荐阅读:

翌日。

應闡和李玄英二人,早早便出了門。

攀上峰頂,采煉紫氣之後,又往鶴池坊一行。

鶴池坊是道院中一個頗為特殊的地界,生活著許多仙鶴。

據說最早之時,這些仙鶴是生活在霞棲湖畔,與道院弟子共居的,但是後來不知為何,還是搬到了鶴池坊中。

而應闡和李玄英,之所以道鶴池坊來,卻是為了借乘仙鶴,馱他們二人前去舫會。

不錯,那萬山舫市的雲舫停泊之處,距離道院頗有一段路程。

雖然以兩人的腳力,真要去往不是難事,就如上次救援老猿之時一般,埋頭趕路,至多一日一夜便能趕到。

但那一次,一來是已止靜了,二來也是事態緊急,還要帶著小白猿兒,如今卻不必再耗時費力。

兩人還未入鶴池坊,便已聽聞其中仙鶴,清唳起伏。

應闡忽然想起,自己初至道院,便是一頭仙鶴馱著他而來。

也不知道那頭仙鶴,是否也是生活在鶴池坊中?

鶴池坊中,幾乎沒有人影。

坊中仙鶴,雖然都是道院登記在冊的靈禽,但是並非道院所圈養的。

它們隻是居住在這裡,並且願意依附道院,依附本宗而已。

因此平日裡也不需要什麼人來照料,隻有一位當值的道人,偶爾負責登記一下,仙鶴有無異常狀況,有無弟子借乘仙鶴,去向又是何處……等等雜事。

李玄英不是第一次借乘仙鶴了,輕車熟路帶著應闡,尋到當值道人,說出來意。

當值道人也不意外,一邊提筆沾墨,登記了兩人的名姓何去向在冊,一邊淡淡說道:“師弟知道規矩吧?”

“借乘仙鶴,要自備玉露丹為酬勞。”

“除此之外,若你所求的仙鶴不願,便不可以強求,坊中仙鶴不少,另尋一頭便是……”

“小弟省得。”

李玄英揖手一禮,便帶著應闡離開。

玉露丹是一種能夠洗滌雜氣的丹藥,不算十分珍貴,但很是為精怪所喜。

應闡了解到此丹後,便特意在丹坊購了一些,想著能對彩雀兒有些幫助,如今倒正派上了用場。

兩人帶著玉露丹,向鶴池坊的深處走去,甚至不曾如何尋找,便有仙鶴注意到了他們。

道院弟子,來到鶴池坊中的原因,顯而易見。

很快,便有一頭高大的仙鶴,飛落到兩人身前,微微垂下頭顱。

李玄英取出玉露丹奉上,仙鶴卻不去接,而是作出傾聽之狀。

李玄英這才一拱手,說道:“勞駕鶴君,馱我們去萬山舫市的舫會。”

這些仙鶴實在聰穎,不僅聽得懂人言,甚至還知道萬山舫市的舫會在何處。

這位‘鶴君’聽了,還作出了深思之狀,片刻,才從他手中啄去了玉露丹。

李玄英見狀一喜,便招呼著應闡道:“師兄,一齊吧。”

應闡見著鶴君高大,馱上兩人綽綽有餘,而且它亦沒有反對之意,這才隨著李玄英一起,輕輕躍到了鶴君背上坐定。

這時鶴君才昂起頭,長聲一唳,旋即雙翼一振,衝天飛起。

又一次乘仙鶴遁入雲中。

應闡已非複以往,鎮定而坐,甚至不需如何保持平衡,隻因這位鶴君飛行實在平穩,似還有些禦風之能,一路都飛行在輕柔的清風中。

此去畢竟遙遠。

仙鶴飛行雖快,也不可能瞬息即至。

李玄英很快半闔上了雙目,不知道在思索什麼,應闡也不覺得無趣,隻是望著四方,借演天珠觀察著雲飄雲渺,有時也向下望,看看青巒疊翠、山間湖光,一一掠過。

如此,過了約有一個時辰不止。

鶴君忽然衝出一團薄霧,一尊龐然物,幾柱險峻峰,躍然出現於眼前。

李玄英一睜眼,道:“到了。”

“這就是萬山雲舫?……”

應闡隻覺震撼。

他雖早已知曉,雲舫乃是空中樓船,卻沒想過,竟是如此龐然巨物。

一眼望去,幾似一座小城,泊於幾座峰頂之間,上有瓊樓玉宇,飛閣瑤台,行人如梭,熙來攘往,好不熱鬨。

“鶴君。”李玄英道:“請落往峰頭。”

隨著鶴君降落,應闡很快發覺,雲舫周圍的幾座峰頂之上,都有光華飛起飛落,恐怕不是玄光修士,也是飛行法器。

至於雲舫之中,應是禁止飛遁。

除此以外,山峰峭壁之上,也可見有一些人影,踏著岩石為階起落,偶爾身上也會閃現靈光,顯然正借法術之助。

道院中的同硯,雖然基本都有修為在身,但是大多時候,都與尋常道人、道士沒有差彆。

所以應闡還是首次見到,這麼多的修士,紛紛顯露手段。

李玄英解釋道:“這些修士,有的也是專程趕過來的,並不是都在左近修行。”

應闡微微點頭,以示理解,萬山雲舫每季一至,想來對於一些修士來說,也算一件盛事。

鶴君很快落在一座峰頂之上。

或許是因雲舫每次都在此處停泊,峰頂上鋪平了青石,形成一個小型廣場。

許多修士降落,或者登上此處,再通過懸邊的木道去往雲舫。

應闡和李玄英乘著鶴君落下,很快吸引到了不少目光。

倒不是他們乘著仙鶴多麼顯眼,而是兩人身上穿著的道袍,貌似樸素,實際卻極醒目。

應闡甚至發覺一些玄光修士,打量他們的目光中,亦有豔羨之色。

他隻當做沒有察覺。

實際應闡如今也知道了,玄都派號為當世道門之正宗,並無半點虛言。

而他們這些道院弟子,在外人眼中,其實便與玄都派的外門弟子沒有區彆。

兩人下了仙鶴,很快便有人迎上。

倒不像結識,交友,而似乎是雲舫專司迎客之人,穿著製式的袍子,繡有雲樓紋路。

果然,其走近前,便一拱手:“見過兩位。”

說著他的視線又轉到鶴君身上,問道:“可需要為這位道友覓地小憩?舫中便有專予靈禽休憩之處。”

顯然,雲舫久在道院左近停留,也對一些忌諱十分了然,甚至沒有提起‘坐騎’二字。

“鶴君。”

李玄英問道:“我與師兄,預計要在雲舫之中逗留至少半日。”

“鶴君是到舫中小憩,還是自往山間?”

鶴君眸中露出人性化的思索,片刻,朝兩人搖了搖頭,便一展翅,衝雲而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