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陰司憐願,人間修行者的因果渡
森羅殿內燭火幽微,陰天子望著三生石上流轉的新法則光暈,忽生一念。他袍袖輕拂,孽鏡台映出人間景象,那些在終焉之亂中舍身護世的修行者身影,在鏡中格外清晰。陰天子指尖摩挲判官筆,忽而笑道:“陛下,這人間修行者,或可給地府亡靈一個特殊機緣。”
玉帝正用神念梳理新法則與三界仙法的融合脈絡,聞言望去,鏡中凡人以血肉之軀抗終焉、助平衡,他們的願力如星火,竟在新法則滋養下,成了地府都未記載的“渡魂願”。“陰君是說,以人間修行者的願力,開特殊投胎通道?”玉帝眸中閃過金芒,瞬間明白——這些凡人的願,能讓那些生前為善、卻因天道無常早夭或橫死的魂靈,重歸人間,續寫因果。
陰天子點頭,袍角黃泉氣翻湧,三生石上浮現出諸多亡靈生平:有終焉之亂中護著孩童戰死的教書先生,有自發修築防線被影域吞滅的老工匠,他們生前未竟的願,在石上凝成血色光絲。“這些魂靈,本可入輪回,卻因執念太深,在地府徘徊。若人間修行者願發大願,以自身因果為引,或能送他們‘再活一遭’,也讓新法則裡的‘生機願力’,有處落地。”
話音未落,森羅殿外傳來異動。十殿閻羅引著一道清光入內,卻是人間修行者的願力化身,那光絲裡裹著書信,寫滿生者對逝者的追念與未竟的期許。陰天子將願力引入孽鏡台,鏡中頓時顯出一位老修行者的身影——正是長安城中,那位用機械與藤條重建坊市的匠人領袖。他跪在城隍廟前,額頭磕得青腫:“求天地垂憐,讓我那為護孩童被影域吞了的徒兒,再看看這新造的好世界……”
玉帝與陰天子相視一笑,仙力與黃泉氣交融,打開一道“願力輪回門”。門後,新法則的生機光藤與地府輪回力纏繞,化作特殊通道。陰天子揮動判官筆,點選那教書先生的魂靈:“且去,人間修行者以願為舟,渡你這一程。”魂靈化作光點,順著光藤飄向輪回門,門後,老匠人徒兒的魂體正被願力重塑,隱隱有了再入凡胎的模樣。
消息傳開,地府頓時熱鬨。十殿閻羅忙著篩選符合條件的亡靈,三生石前排起長隊,魂靈們捧著生前未竟的願,盼著被人間修行者的願力選中。孽鏡台裡,凡人的願信堆積成山,有寡婦盼戰死的丈夫看一眼 newborn的孩子,有孤兒想早逝的爹娘摸摸自己新掙的功名……這些願信與新法則的生機融合,讓輪回門愈發璀璨,連黃泉路上的彼岸花,都開出了帶著人間煙火氣的花瓣。
淩霄寶殿這邊,玉帝將“願力輪回”之事昭告三界。托塔天王調遣天兵,在南天門設“願力驛站”,幫人間修行者傳遞願信;觀音菩薩取出玉淨瓶,將瓶中甘露與新法則生機混合,灑在輪回門,助魂靈安穩投胎;孫悟空更絕,一個跟頭翻遍三界,把“凡人能渡魂”的消息,喊得妖魔鬼怪都知道,順帶警告那些想搗亂的:“誰壞了這樁好事,俺金箍棒可不認人!”
人間修行者們自發組織“渡魂會”,在城隍廟、佛寺、道觀前設壇,以新法則造出的“願力機樞”,將願信轉化為光絲,直連地府。長安坊市的機械藤架上,掛滿寫著願的木牌,風吹過,木牌叮咚響,像在與地府的魂靈對話。有修行者以機械與仙法融合之術,造出“憶魂燈”,燈油是新法則生機與人間淚水的結晶,點燃後,能讓生者與將投胎的魂靈,隔著輪回門說上半炷香的話。
陰天子立於森羅殿,望著越來越多的魂靈帶著笑意向輪回門去,判官筆在生死簿上添了新頁——那些因“願力輪回”改變投胎軌跡的魂靈,因果線竟與新法則的光藤纏繞,生生不息。玉帝在淩霄殿遠眺,見人間煙火與地府幽光交融,新法則不再是天外謎團,而成了連通生死、圓眾生願的橋梁。
當第一縷晨光照進輪回門,一個被人間願力重塑的嬰孩,在長安匠人領袖懷中啼哭。老匠人顫抖著抱緊孩子,背後,憶魂燈的光映著半透明的魂影——那是他的徒兒,笑著揮手,魂歸星海新途。陰天子望著這一幕,判官筆輕點生死簿,寫下:“人間修行者之願,渡魂靈、融新則,此乃三界平衡又一妙棋。”而《重生玉帝再建天庭》的故事,也因這跨越生死的願力,在新法則編織的因果網裡,又添了幾分暖人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