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兩人吃完烤地瓜烤芋頭,便關上到樓上拆卸床板,帶到一樓打地鋪。
地鋪位於火坑兩側,避免火坑裡的火星被風吹出來落在棉被上,同時距離也不遠,可以享受木柴燃燒釋放的溫暖。
“晚上的地瓜真好吃。”
少女望著天花板的吊扇說道。
“這是地裡的地瓜,味道當然好。”
“噗嗤。”
少女一笑。
“地瓜不是地裡的難不成長樹上嗎。”
“我說的地裡跟你理解的不是同一個意思。”
徐萬裡眉頭一挑。
本來就是隨口聊一句家常,可少女打趣的口氣激起他的勝負欲。
他懂的東西不多,唯獨對地裡的莊稼,嗯,嚴謹一點,對南方地裡的莊稼,上到水稻下到蘿卜青菜,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好哪些不好。
“在農村,常年種菜的菜地比較乾,種出來的地瓜就比較甜,肉質更緊實,味道更好,有的人種在田裡,田裡水多,種出來的地瓜水多,就是你們平常買的烤地瓜。”
這就像藏地的西瓜,葡萄更甜一個道理。
不過,有些東西書上有,網上有,但有些東西是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對很多人來說。
地瓜就是一種零食。
細微的口味差距無關緊要。
可對徐萬裡而言,這些是他作為農村人積攢的經驗。
萬一以後有兒女,或是被其他人問起。
他還能回答的上來。
“沒事的,等冬天過去天氣回暖,到時候咱們就種一些唄。”
餘思晗說道。
“回暖?”
徐萬裡雙手枕著腦袋,思緒飄散。
回暖是不太可能回暖的。
地瓜,芋頭等農作物,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種植了。
這也是徐萬裡沒有預留出育苗的原因。
大冰期不知道持續多少年。
育苗留也是白留。
而少女的想法,估計跟大部分幸存者差不多,認為災難不可能持續太久,到春天,或是夏天,天氣就能變暖,溫度升高,霧氣就會散去。
“恐怕不會回暖,溫度還會持續下降。”
徐萬裡說道。
他不希望少女太過樂觀,最好是先一步養成末世的處事方式,思維觀念。
“啊?”
餘思晗有些驚訝。
儘管覺得男人不會說沒有根據的話,可她還是不願相信災難持續的事。
“不能吧?”
“我也是猜測。”
徐萬裡語氣隨意的說道,“咱們得做好最壞的打算,儘量往長遠的方向想,如果幾個月後天氣回暖,那自然是好,可如果溫度持續下降,到零下三十度,零下四十度,甚至是六七十度”
“持續個幾年。”
“咱們身上攜帶的食物遠遠不夠的”
“”
徐萬裡並不是誇大其詞。
兩廣地帶達到零下二十度多。
積雪半米多甚至一米多厚。
這意味著藍水星的陸地,九成以上的麵積被積雪覆蓋,溫度達到零下,兩極的情況不必多說,若是兩極冰川蔓延,範圍擴大,那才是最大的災難。
冰川擴大。
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照率增加,環境溫度會進一步降低,而溫度降低又會讓冰川再次擴大,進入死循環。
當地表達到一半以上時,就將產生不可逆的全球凍結趨勢,也就是全球冰封!
屆時,就是冰遍四海,千裡隆冬的景象。
海洋被冰封,藻類吐出的氧氣無法到達海平麵空間,進而引發一係列氣候問題,生物的多樣性也會朝某種不可預測的趨勢變化
“或許這一次不止是大冰期啊。”
徐萬裡翻個身,看著對麵的少女。
大冰期導致生物進化或滅絕,而濃霧的降臨,則給生物更多選擇,像白色的小蟲子,像蜃祁,像他
種種跡象,無不暗示大冰期的特殊。
不過,據說目前人類並不知道大冰期為什麼演變,徐萬裡不知道是真是假,看著對麵的少女問道,“小魚,藍水星為什麼會進入大冰期?”
“為什麼?”
餘思晗一愣。
旋即在腦海回憶學習過的地理知識。
思考好一會,確實想起一些有關大冰期的知識,但為什麼進入大冰期
“不知道。”
“”
大冰期的寒潮有很多輪。
平均氣溫零下十度,最低氣溫零下七十多度。
但沒有關於進入大冰期的解釋,如果人類知道原因,或許就能利用科技阻止了。
安靜一會。
少女好奇道,
“為什麼不住二樓?”
“二樓不安全。”
“二樓不安全?”
“嗯,那些小蟲子有可能從大廳的門縫鑽進來,住二樓聽不到動靜。”
“在一樓睡著不也聽不到嗎?”
“眯眼休息,不睡覺。”
“你這兩天晚上沒有睡覺?”
“嗯。”
“”
木柴的劈啪聲中,兩人隨口聊著天。
徐萬裡精神頗為放鬆。
一開始,他是想帶上餘思晗,把對方培養成助手,幫忙收集網絡上的信息,分析有關災難,怪物的資料。
可這兩天晚上的接觸,讓徐萬裡覺得有一絲慶幸。
睡前有人陪著聊天,生活變得熱鬨點,不像以前單身時枯燥無聊,天天刷著浪費營養的短視頻。
並且,少女也正成長。
從獨自一人被濃霧聲音嚇得站不起身,到麵對怪物保持冷靜。
一點一點,往合格助手方麵成長著。
這讓徐萬裡有著莫名的喜悅。
他似乎有點養成向。
對少女的成長,有期待,有欣慰,也不介意多給對方一點時間。
“我們明天還去撤離點嗎?”
餘思晗問道。
按照計劃,今天是前往撤離點,明天跟著部隊撤離的。
可兩人迷路浪費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找到一棟自建樓過夜,再想趕路到撤離點,好像有點困難。
“不了。”
徐萬裡收回視線。
起身給火坑添加點柴火。
“我們在這裡住幾天,過幾天再看看情況”
附近有落單的蜃祁。
他準備多獵殺幾隻,順便等幾天,等大巴完成返還,等物資完成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