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農家窮叮當,醫術科舉兩手抓 > 333章:朝廷到處用錢,打謝寧絲綢的主意

333章:朝廷到處用錢,打謝寧絲綢的主意(1 / 1)

推荐阅读:

“陛下,戶部實在沒錢啊!”

“皇上,邊疆打仗銀錢一日拖不得啊!”

兩個肱骨老臣跟市井賴子一般各說各的無奈,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看得簾子晾一邊謝寧目瞪口呆,泱泱大國,怎地朝中大事商量起來,跟大戶人家過日子一樣?

不、還不如大戶人家過日子,有商有量的呢。

這他麼,整個一個亂七八糟。

那個葫蘆起來蓋那個,完全沒有係統章法,蓋了葫起瓢寅吃卯糧,到處是窟窿,就他坐了這麼一會功夫,徹底見識到了什麼叫皇帝不急太監急。

連大宴邊境的軍費都能討價還價。

兵部尚書一把歲數,還得跟要小錢似得跪求軍餉開支,這特麼江山……還有好麼?

“二位大人彆急!”

太子適時開口,“軍餉必然要給,戶部開源也勢在必行,戶部年年缺錢,父皇與我都十分憂心,紫宸殿的事去年已經敲定是一定要翻修的,至於錢……”

趙奕看了眼自個沒啥能力的老爹,沉吟道:“父皇,西北宿川榷場已經開市快一年了,這一年的賦稅收入抵得上西北八成的稅收,這還是去年大部分世家與外邦交易後來上稅才有的稅額,若是今年榷場交易順利,有了這筆額外的收入紫宸殿和河堤,還有恭州百姓的各項建設都能有著落。”

太子見鄭先偉著急說話,他立刻道:“當然額外增加的稅款,必定要以兵部為先。”

“可是那錢就不夠了啊!”

工部尚書提出疑問。

“是不夠!”

軍費幾百萬兩的窟窿,還有大宴其他地區需要的錢糧,總共加在一起都要快千萬兩,殿內朝廷想不出來這麼大筆的窟窿不往第二年推,要怎麼合理解決。

“但海上通商呢?”趙奕給了許赦之一個眼神,許赦之從袖子裡拿出兩個折子規矩放到皇帝案頭。

許赦之規矩道:“陛下,這是兵部索需開支明細,詳細到了每項兵器的打造數目,還有兵士軍餉的詳細賬目都在這裡,兵部的錢的確是不能再拖了……”

乾元帝眼底發沉底看了一眼,自個這個妹夫。

都他娘的說沒錢沒錢了!

還拿一堆賬目來做甚?

案頭的折子乾元帝半點翻開的意思都沒有,許赦之卻道:“陛下,另一個折子是安陽去年經營提花絲綢和白玉瓷磚的賬目,光是這兩樣公主府就進賬二十多萬兩銀子。”

“這麼多錢?”

二十萬兩的數目,許赦之都是少說的。

坐在簾子那頭的謝寧最是清楚。

雖然不知京城的零售價具體是多少,但就光他收到的貨款都不止這個數目。

他差不多明白點,為什麼會在這個朝廷算賬,丟臉到極點的節骨眼把他弄來在這裡旁聽。

想必這裡應該少不了,東宮太子殿下和哪位許駙馬的手筆。

乾元帝一驚,“就絲綢還有那個什麼磚。”他指了指地上的白玉瓷磚,“光這兩樣就能掙這麼多錢?”

“是,這還隻是京城一個地方的收入。”

許赦之沉聲道:“若是這兩樣東西以朝廷的名義售往各地,想必百萬兩數目應該不是難事,以季度為限應該也是能滿足現在朝廷需要的各項開支。”

乾元帝被突如其來的銀錢砸蒙了,他懷疑地道:“能麼?”

再說,以朝廷的名義買東西?

那豈不是有失皇家風範?

“若是全部滿足定然不能!”

許赦之瞥了一眼簾子後麵的人影,眼底晦暗地道:“可若是開通海上通商呢?之前幾年臣了解過,上次海上通商不成是因為匪患和部分江州以及江南幾個世家的阻攔。”

許赦之一句道破上次海上通商因何沉沙折戟。

“既然不是像在宿川這樣直隸陛下的州府開設互市,那給江南州府讓出一部分通商利潤也不是不可以!”許赦之盯著數道朝臣不可置信的目光道:“江南水軍每年軍費都是第一個撥,這幾年更是從無拖欠,再加上上次因為毀掉青苗,造成的民憤江南各地州府依然欠了朝廷的。”

“若是連朝廷讓出一部分通商利潤,這要再不同意……”

許赦之儒雅俊逸的臉上露出煞氣。

他說話期間,太子一言不發。

顯然這兩個人事先是通過氣的,就是準備在小朝會賬目牽扯一鍋粥的時候,將江南通商抬到桌麵上來。

乾元帝顯然心動,他道:“上次海上通商都是因為生絲不夠,後續跟不上沒能成功,那這次可是要好好弄啊!”

“是得好好準備!”

趙奕道:“提花絲綢兒還有白玉瓷磚,這兩樣東西兒臣事先了解過,它們並非產自江南,而是產自西北,並且背後的老板出貨人父皇,您也熟悉。”

一直旁聽的趙小腳衣袍地下大腿都要掐青了。

提花絲綢和白玉瓷磚這兩樣可都是他二侄兒,謝寧的啊!

現在朝廷通商,可彆是一分不給直接搶走!

光是一個安陽公主府就何等勢大。

更何況這次通商事件,背後還站著個太子爺!

可下一刻,太子卻道:“這兩樣生意都是出自西北博武爵李家,兒臣事先跟姑父了解過,提花絲綢經過紡車改良,產量跟江南生產普通絲綢是一個速度,三天一匹,普通的絲綢李家的生產速度也比江南快上許多,一天一匹!”

“一天一匹?”

這下不光乾元帝,就連一直沉默隔岸觀火的宰相高林甫都不禁側目看過來。

“是一天一匹。”趙奕淡笑了下說:“之前礙於江南織造江南通商,生產和銷售都在同一個地方進行,才讓人卡了喉嚨……”

西北榷場光是半年就給朝廷上繳了幾十萬兩銀子。

那還是隻是賣給胡人塞外那些沒什麼錢的蠻人。

提花絲綢剛出來的時候,就連後宮的嬪妃們,都有不少鬨到皇帝頭上,央求著皇帝本人給多弄些,乾元帝了解過提花絲綢的價格,普通的一匹都要三百兩銀子,若是花紋樣式不同,佐以金絲銀線幾百兩根本擋不住。

更不要說那個京城最近風靡的白玉瓷磚。

那可是一間屋子鋪下來都萬兩銀子擋不住的金貴東西。

若是這兩樣東西能成功賣到海外,那朝廷的各項開支可不就迎刃而解……屆時會有多少大量的銀子會源源不斷湧入朝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