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每年更換的武器、甲胄,床子弩,並非隻是單一核算完價錢,而是幾乎涵蓋到四十個都護府的兵馬,各種繁雜分配核算起來極為費勁,而且裡頭還包含運送的隊伍的開支。
糧草推算。
試想一下,一隻運送武器的隊伍,要走遍大宴南北四十個都護府,將武器派發到幾百個州府,其中工程之巨大難以想象。
光是刀槍就二十多種。
武官等級分明的甲胄更是詳細得不行。
畢竟若是普通的大頭兵都機會穿甲胄上戰場殺敵,那隻要計算龐大的人數就好,可按照官階等級,派發不同的甲胄再核算成本,那可就難上太多了。
謝寧算的時候都想罵娘。
幾十個州府,都他娘的自個派人來領不香麼?
非得信不過,由中央派發,簡直勞民傷財,折騰鳥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戶部幾個算手、書令史算盤打到飛起,隨著一張張核算完畢的賬目擺到乾元帝跟紫宸殿諸位大臣麵前,所有人都神色震驚得不行。
“江州兵器賬目沒錯……”
“恭州兵器賬目沒錯……”
“漳州兵器賬目沒錯……”
一張張與謝寧核酸結果無誤的二次核算紙張摞到案頭,眾人都不禁到抽一口涼氣。
何熙更是,看謝寧的眼神從一開始的不耐煩,厭惡看不上,到兩眼冒光跟撿到寶了一樣。
這樣一個精算高手。
妥妥來戶部算賬的好苗子啊!
戶部算手加上書令史一共七個人,都沒他一個人算的快,這樣的人劃拉到戶部,那豈不是大大節省了人手精力?
“那個,謝、謝秀才。”
何熙突然開口。
謝寧一愣,拱手道:“何大人。”
之前那般訓斥人家,才多會功夫就要給人下橄欖枝,何熙嗓子緊了緊道:“你會試之後有什麼打算呐?”
何熙這麼一問,不光乾元帝,在場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許赦之暗暗翻了個白眼。
暗罵何熙打的好主意!
謝寧視線看了一圈,淡笑著回答道:“還沒什麼具體的打算,晚生高堂不在,能有今日全賴恩師栽培,待會試考完之後,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想回西北去多陪陪老師、師娘,多給他們二老儘儘孝。”
“那若是你有機會進入殿試呢?”
何熙繼續引誘,“若是會試取得好成績,那可是要進翰林院的,從翰林院七品編修熬出頭可是不容易,依我看你不如先來戶部曆練曆練,在本官這裡,本官也好趁至仕之前好好帶帶你!”
你是想讓人給你好好算賬吧!
頓時,許赦之、工部侍郎同時翻了個白眼。
隻有付博先,一直都沒有吭聲,坐在炕頭上仿佛老僧入定,睡著了般,毫不在意殿內發生何種情況。
“何大人,好盤算,這般青年才俊到了戶部能乾什麼?從九品算手做起?”兵部尚書鄭先偉仿佛就是要跟何熙過不去,他嗤笑一聲道:“那也未免太可惜了些,翰林院縱然難熬,但你我不都是從翰林院一點點熬出來的!”
“謝舉人,若是你無意去翰林院,可以直接來我兵部!”
“兵部武選司,自從去年之後一直缺人,隻要陛下同意,你來了就能從從六品的位置做起,本官絕不苛待你一點!”
若論老謀深算,鄭先偉可不差何熙半點,他笑眯眯地道:“正好兵部有好些,南洋文的海上輿興圖,你來給看看,破解破解!”
乾元帝一見兩個朝廷重臣撂下臉麵就開始搶人,他都樂了,“你們兩個老家夥!在朕眼皮子地下搶人,朕還在這呢!謝寧要去哪裡,你們問過朕麼?”
“哈哈哈……”
一陣笑聲響起。
殿內霎時間變得無比和諧。
彭舉眼眸一轉,勾唇道:“謝舉人青年才俊,會洋文通精算,引得何大人、鄭大人青眼有加,我們吏部不招徠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嗬嗬,謝舉人有興趣來吏部麼?吏部左衙門現在就有缺!”
“你來了也一樣可以從六品起步,會試都不用參加,怎麼樣有興趣麼?”
何熙、鄭先偉說話的時候,謝寧都沒什麼反應。
隻有這個彭舉。
嗬嗬?
嗬嗬個甚?
這個舉不舉的說話,聽起來就像是個老陰陽人。
謝寧直覺這人不咋地,他同樣回以嗬嗬,他嗬嗬笑道:“多謝彭大人美意,多謝何大人、鄭大人抬舉,晚生還是想先回老家侍奉師長,至於日後從官,還是看陛下對草民如何安排!”
簡而言之。
有皇帝在呢。
有粗大腿抱,就先不抱你們這些細的了。
“嗯……不錯不錯!”謝寧的話仿佛給乾元帝心坎抹了一層蜜,他高興地眯眯眼睛,對廖吉昌的這個學生更滿意了,“侍奉師長這說明你是個重孝心的好孩子,但科舉讀書必然要報效朝廷。”
“謝舉人,你日後如何暫且不要多想,先好好準備會試!”
“會試之後,翰林院也好,進六部曆練也好,到時再說!”
“多謝陛下賞識!”
謝寧恭敬地道:“草民必定好好準備會試!”
他嘴上說的好聽,但心裡已經吐槽開來:什麼朝廷六部,翰林院扣書,他哪個都不想去,等會試考完,他就打包行李卷回西北,這烏煙瘴氣的京城是再也不來了。
“既是武器核算完畢,那就再議議絲綢與瓷磚的事!”乾元帝已經打定主意,從這兩樣東西裡頭扣錢,儼然不拿個結果不罷休,“眾位卿家方才說到哪兒了?”
“說到生絲所占土地,荒田改良田的各地政策。”
許赦之提醒道。
“對!是說到這了!”
何熙點頭符合了一句。
“太子之前的提議,是想讓大宴境內能種植桑苗的良田大量參與養蠶,無主荒地改荒為良,這必然要各地都護府的支持。”太子隻給了個模糊的概念,乾元帝詢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該具體該怎麼進行才好?”
怎麼進行?
何熙瞬間表情微妙。
鄭先偉不外如是,眼神飄向一邊明顯不想參與。
宰相高林甫對政事參與度似乎並不高,他兩隻手揣在袖子裡,端的一派勞神在在,就在這時中書令一位同樣姓高的大臣道:“回陛下的話,該荒田為良田,地契歸開墾百姓所有,這乃是彰顯天威恩德的大好事!”
“但生絲價格比普通糧食價格高出好幾倍,若是大範圍推廣,必然糧食產量收到影響,臣建議,可以先從幾個州府試行,慢慢在推廣到全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