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錦囊不給看。
西文彥便已經覺得孟巍然拿到那個錦囊肯定有天大的好處。
至少是如同賣紙賣鹽這等的好買賣了。
否則第三個錦囊就不至於藏著捏著。
當聽到酈食其後麵說的話,西文彥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眼睛死死盯著酈食其遞給孟巍然的黑鐵令牌。
什麼事情連錢都不用出?
聽這話的意思,之前孟巍然怕不是以為要出錢都已經欣然接受了,現在竟然不用出錢,這等好事,怎就落到這老匹夫頭上了 ?
酈食其後麵的話更讓兩人動容不已,將他們的兒子派到三川郡接替他們的工作?
他們二人年事已高,長途跋涉簡直就是直接要他們的命。
事到如今,也該將權利交給他們兒子了。
正常來說,西家和孟家想要順利交替族長之位,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就算他二人之前依舊位居九卿,但家族中選下任族長,是要經過層層考驗的。
哪怕他們的兒子是嫡長子,西文彥他們的親兄弟依舊是有嫡係血脈的,下一輩人需要通過族中考驗,得到宗族族老們的認可,這才能成為新一任族長。
以前秦國的君王都不曾乾涉他們族中內部的權利交接,畢竟這對君王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四百多年來,氏族的族長之位交替同樣伴隨腥風血雨。
趙淩最後這句話對他們而言很是關鍵。
皇帝直接認可了他們的兒子,家族中人,誰敢反駁?
不如讓他們跟皇帝抗衡一下試試?
隻要不是謀逆,讓他們也去感受一下麵對皇帝時的壓力也好。
孟巍然在這個時候說道:“郡守大人,勞煩上書陛下,孟家願意出錢,也不用陛下再給黃金。”
酈食其卻笑了:“陛下早已料到孟家主會這般說。”
“但陛下說了,他要給你的,你不能拒絕。”酈食其笑道,“一切按陛下說的做即可。”
孟巍然臉頰肌肉抽搐,給你的,你不能拒絕……
他是真的想要拿錢出來,這個善名他想要接住。
可是趙淩並不給他這個機會。
“喏。”孟巍然也不敢再多說了。
“兩位,時間也不早了,不如先回去休息。”酈食其一切都已經交代清楚,還是讓他們直接回去好好想想吧。
天色已暗,一行人從山裡下去。
再回到天上人間,西文彥他們跟在嬴政後麵。
酈食其告退之後,西文彥他們來到嬴政的房間。
嬴政盯著孟巍然:“如此這般可還滿意?”
“滿意。”孟巍然之前本來就跟嬴政說的,趙淩當皇帝是件好事,趙淩給了他一個善終,相當於還扶持他的兒子當家主,他還想怎樣?
西文彥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那紙條上寫的什麼:“陛下這是承認公子淩為儲君了嗎?”
“儲君?”嬴政嗬嗬笑道,“公子淩現在已經是秦武帝,還談什麼儲君?”
“兩位以後也不必再稱吾陛下。”嬴政對趙淩近期的表現很滿意。
越來越滿意。
雖然趙淩的一些政令還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影響,但他的直覺告訴他,大秦的確會越來越好。
一年之內,趙淩會弄出什麼岔子?
匈奴都沒被血洗了,內憂外患皆被解決,他倒是很好奇趙淩將來還會作出什麼事來。
西文彥和孟巍然一陣愕然,始皇帝這是直接讓位了。
嬴政笑吟吟地問道:“難道兩位想讓吾再回去與公子淩爭一爭皇位不成?”
“不當皇帝,挺好的。”嬴政也算操勞了大半輩子,這段時間可算是他過得最愜意的。
三川郡的生活過得太滋潤了,還不用整夜不眠地批閱文書,還要被人指著鼻子罵。
現在多好啊,蓋聶他們被逗著玩,某些人明明還想要刺殺他,現在隻能跟在身邊保護他,這感覺不是很好嗎?
不當皇帝挺好的?
西文彥和孟巍然一時間竟然不明白嬴政的心境為何變化得如此之快。
莫說這皇帝之位,就連以前秦君的位置,那也是爭得頭破血流的。
當年與嬴成蟜爭奪秦君之位,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如今他統一了天下,竟然說不當皇帝挺好的。
細細想來,如今嬴政想要與公子淩爭奪皇位,貌似也不現實。
公子淩若是一口咬定嬴政是假冒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大換血了,嬴政真的能重新奪回皇位?
就算奪了回來,之後呢?
他年事已高,過幾年再傳給洪公子淩?
這不是純純有病嗎?
西文彥和孟巍然也很快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就像他們自己都不想再回鹹陽一個道理。
……
鹹陽宮。
趙淩跟張良站在月色之下。
張良說道:“算算時間,孟巍然和西文彥應該已經快到三川郡了。”
趙淩抬頭看了一眼月亮:“將他們的兒子放過去吧。”
張良問道:“陛下,開設醫館一事,也不一定要交給孟家。”
“給他吧,至少也讓他安心做事。”趙淩說道,“孟家和西家那些族人,叫人去處理一下,以後他們兩家便由他們二人的嫡係子孫繼承。”
“喏。”張良應了一聲。
大氏族之中的爭鬥跟爭奪皇位其實也差不多。
西家和孟家,某些人已經暗中積蓄了不少力量,西文彥和孟巍然還渾然不知,過陣子若是爆發出來,兩個老頭怕是也難處理,趙淩乾脆親自幫他們解決一下。
畢竟那些都是他們的骨肉血親,他們不好下手,那趙淩就幫他們一把。
趙淩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壞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個蠢人。
他都重用西文彥和孟巍然了,竟然有人妄圖奪權?
是不把他秦武帝放在眼裡嗎?
張良繼續稟告道:“尚學宮授課的人選已經安排妥當,截止今日已有千餘人報名。”
千餘人報名,已經甚是不錯了,那些人大都是之前湧入鹹陽的有學之士,趙淩這樣也算將他們收編了。
之前秦國有求賢令,如今有尚學宮。
沒有人比趙淩更了解這些有學之士若是收為己用有多少的好處。
若是不收編,他們就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一旦收編,那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