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彭看上去更是年幼,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樣,隻是他衣著華麗,內穿棉服,外披皮草,這寒冬對其而言,並不算冷。
稷該是得到農家兩位師長的照拂,穿得也很嚴實,隻是神態就拘謹內斂一些。
岐彭被陽慶喊到後,臉上無絲毫怯態,大大方方上前,對稷伸出手,道:“還請伸出手來。”
稷慢慢抬起手,岐彭的手指搭在他的脈搏上,觀察著稷的臉:“伸舌。”
稷也老老實實伸出舌頭。
片刻後,岐彭鬆開稷的手腕,沉聲道:“肝鬱氣滯,區主穴太衝、內關、廉泉,配穴期門、膻中,半月可治。”
陽慶聞言,滿意地拂須點頭,笑意連連,然後對趙淩說:“陛下,可將此子交於岐彭治療,半月時間,必可正常說話。”
趙淩打量著岐彭,這算是將稷交給一個學子嗎?
但看陽慶這滿臉的笑容,應該是對他的這名弟子相當滿意,稷被當做學子實踐的病員了……
按理說,天子門生,趙琳又發話了,陽慶怎麼也該親自出手。
“善!”趙淩沒有多少猶豫,看來陽慶也在尚學宮找到了好苗子。
趙淩不會厚此薄彼,醫家農家人才輩出,這是好事!
口吃也不是什麼大病,醫學生嘛,岐彭身後可是有陽慶坐鎮,完全是可以施針的。
趙淩說完,陽慶就更直接了:“岐彭,可以開始了。”
趙淩對醫家的扶持也是相當的多,銀針、酒精、棉布以及在三川郡手搓的青黴素,都給他們備好了,他還將青黴素製作的方法告訴了陽慶和夏無且,他們也能自己鼓搗。
學室之中配有火爐,岐彭以沸水煮針,消毒之後,告誡稷脫去衣服,莫要妄動,隨後開始施針,他的手法不快,淺刺輕撚,倒也嫻熟。
趙淩也看得認真,岐彭年紀輕輕,手卻穩得出奇,施針之時,仿佛整個人都沉浸進去,周圍的人與他再無相關,哪怕皇帝和陽慶皆在旁邊,他的眼中似乎也隻有眼前的病患。
畢竟是始皇陛下將那些六國權貴都給留在鹹陽,再加上秦律嚴苛,這些權貴子弟家教頗嚴,其中也不乏聰慧之人。
不過半個時辰,岐彭已經施針結束,收起銀針,再次消毒收納,這才慢條斯理地朝趙淩和陽慶施禮:“陛下,老師,岐彭已施針完畢。”說完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目光就隻停在稷身上。
稷重新穿好衣服,趙淩問道:“稷,你感覺如何?”
稷張了張嘴,艱難地說道:“陛下,好……好……好多了!”
趙淩都覺得詫異,這神醫啊?
不對!
他盯著岐彭看了一眼,這算不算天才,他不知道,但他的醫術尚且如此,陽慶的實力可見一斑。
岐彭突然開口:“三日一療,半月可恢複正常。”
陽慶也是連連點頭:“每隔三日,你便找岐彭便是。”
稷雖然還有些許口吃,但他能明顯感覺比之前說話利索多了,激動地向趙淩和陽慶行了一禮,又對岐彭行了一禮:“謝謝……謝謝……”
岐彭舉手投足之間透露著大家風範,隻是擺了擺手:“不必言謝。”
趙淩在尚學宮轉悠這一圈,也是驚喜不斷,這學宮辦得也太值了。
雖然諸子百家之間仍有門戶之見,但都發揚了他們的傳承。
趙淩也沒想過要讓學子們精通諸子百家的學說,因為百家之說各有相悖之處,且每一派學說都博大精深,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能精於一派學說,總比雜而不精的強。
“今日朕去農家學室,卻見農家並無甚學子,唯有稷一人,稷才華過人,朕收其為弟子,將來必定重用。”趙淩站在醫家學室內,陳平就在身側,如今陳平除了管理科農院,還要管尚學宮,“陳院長今後負責尚學宮的一切事務,科農院可直接從尚學宮招募官吏。”
趙淩之前算是扶持了韓信,讓韓信接收了蒙武的門生故吏,算是讓韓信在大秦有他自己的根基,不至於掛一個太尉的空職。
如今宣布陳平有直接從尚學宮招募官吏的權利,相當於是將皇帝任免官員的權利往外放了。
大秦沒有後世的吏部,官員任免的權利之前隻歸皇帝,給陳平招募官員的權利,其寵信可見一斑。
他相當於默許陳平培養自己的勢力。
皇帝一人獨掌所有的權利的確能有效防止叛亂,並且削弱氏族在朝堂上的勢力。
但所有的事情,一個人乾,那得累死。
權臣可以有,但必須平衡,對外是宣布陳平有招募官員之職,可陳平招募了官員,難道不用向皇帝上書?
如今大秦百姓積弱積貧,科舉製度在後世還算公平,但現在是施展不開的,隻能先打開一個口子,剩下的便是等了。
等民強國富,等大多數的百姓能識字寫字,等紙張普及天下,等天下郡縣鄉裡皆可開辦學堂!
趙淩並未直接帶稷出尚學宮,而是繼續交給農家兩位老師教導,稷需要治療口吃,陳平與稷是舊識,亦是欣賞,暫時將他留在尚學宮,是對稷最好的選擇。
“稷,你無姓氏,朕賜你楊氏,以後你便叫楊稷。”
秦統一後,氏逐漸取代姓的日常使用,嬴政贏姓趙氏,如秦始皇稱趙政而非嬴政,稱嬴政之時多用於宗廟祭祀以及與異姓諸侯通婚時。
在趙淩熟知的曆史之中,漢朝時,人們對於姓和氏的區彆已不甚明晰,故而後世多稱其為“嬴政”。
稷本是平民,並無姓氏,如今皇帝親賜氏,讓他喜出望外,他隻是口吃,並不笨,皇帝收其為弟子,再賜氏,便意味著他今後可能成為大秦的權貴。
“謝……陛下!”楊稷連忙行跪拜之禮。
趙淩則是吩咐陳平:“陳院長,楊稷還需你多多照看,朕聽聞學宮之中,學子們規避私鬥,在演武台比武,時常有傷人者,此與私鬥有何異?學宮之中的規矩,你可自行看著辦!”
陳平躬身:“喏!”
秦律嚴禁私鬥,秦律規定:“相與鬥,交傷,皆論不殹?皆論。”(鬥毆雙方均需治罪)
可這些權貴子弟,明目張膽地以比武切磋為名,在演武台打得不可開交。
趙淩早就聽說了,讓陳平管管,這尚學宮又不是軍營,權貴子弟們來學宮又不是學武的,動不動就來門派之爭,隻會激化諸子百家之間的矛盾。
注:出土秦簡中90以上記錄僅用「氏+名」,史書多稱“趙政”(如《淮南子·人間訓》),秦簡中官吏登記用“趙某”格式,司馬遷的書寫《史記·秦始皇本紀》開篇寫“姓趙氏”,後文卻用“嬴政”是漢代姓氏合流後的表述習慣。“嬴政”之稱始見於東漢《漢書》,所以各位就不要再糾結為什麼主角叫趙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