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聚兵四千多!(1 / 1)

推荐阅读:

來到軍帳外打拳,九套拳法下來,身體都暖和了。

現在,他的兵都是一天三頓飯,早飯之後,就開始一邊行軍,一邊操練騎兵之術,走得並不快,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在四周招募兵馬。

三天之後,他們才到易州附近,跨過易州就會到涿州的地界——淶水縣。

二月份的時候,自己就是在這裡遭受到了幽州兵變,當然這件事王處直在背後操作,不過後續兩人算是化解了這一恩怨。

“小伯父,此地距離幽州鎮不遠了,估計今晚就能抵達淶水縣!"

“不著急,北平王的易州王守義的涿州以及晉王的新州在此處交界,這裡的民生困乏,又不用擔心兵員水土不服,是招募兵員的好去處,我們在此處修整兩天,招募一些兵馬之後北上新州,從那邊繞一圈再南下進入涿州!"

李萬年知道王守義肯定知道他快要到幽州了,但他就是不著急回去,他要進一步的練兵,並且做好一些準備!

“那我們招募兵馬的上限快到了,現在我們的總兵力已經有兩千三百人了,空閒的軍馬也就一百匹了!”

“繼續招,如果軍馬不夠,就當步軍招!人數越多越好!咱不差錢,也不缺糧食!”

李萬年現在很有自信心,現在他擁有接近三十萬兩的白銀,這些錢是他擴軍的底氣,人數越多,王守義便越是不敢妄動!

“是!”

兩天之後,他們在易州附近招收了上百人之後就北上了,半天之後就到了大山之前。

“聽本地人說這山腳野三坡,在山上山下,生活了不少百姓,在往北就是金華山以及東靈山,其中野三坡是北平王的地盤,金華山是幽州地盤,東靈山是晉王地盤,三鎮以這三座大山作為分界線,井水不犯河水!”

李旺財在一旁解釋道。

“井水不犯河水,那就是三不管,我們在此要多招收一些兵員!”

李萬年這邊還有兩百把軍刀呢,他不僅要組建一支騎軍,還要組建一支步軍!”

當天晚上,王守義在幽州城內接收到了關於李萬年的最新情況,看完之後,他笑著說道:

“李萬年這老小子陰險得很,進入野三坡,好似是遊覽,實則是招兵買馬,這是打算和我對抗嗎?”

王守義這話說完,一旁的秦玉沒有回應,因為雙方都知道對方的打算,所以必須要增加各自的籌碼。

"秦大人,他難道已經認為我不會重用他嗎?“

王守義便直接問秦玉了。

“他也許是這麼想的!”

秦玉也知道,是王守義去年將自己明升暗降,給了李萬年一個不好的參照,不然對方不至於如此的,而且當時這件事就發生在李萬年眼前。

“是嗎?”

王守義不信。

“北平王釋放了善意,但李萬年沒有留,陛下留他,他沒有留,晉王留他,他也沒有留,可見他對幽州還是有感情的,根據最新的情況,晉王已經開始對我們的西部增兵了,渤海國也在營州附近準備了兵馬,說是要準備迎接公主回國,而北平王也加強了定州和易州的防禦,而契丹潰兵再次在八達嶺外集合,怕是要動手了!“

秦玉再次提醒了一遍。

“那我就要忍受他的行為嗎?”

王守義不滿,雖然自己確實要對李萬年進行明升暗降,但起碼榮寵不會消失,讓李萬年有麵子。

“可以在危機解除之後再考慮如何做!”

“你的意思是說要通過戰爭去消耗他嗎?”

王守義問道。

“不錯!”

秦玉點點頭,雖然知道這對李萬年不好,但這也為李萬年拖延了時間。

“他對付晉王和北平王怕是不行,對付那個渤海國怕也是不行,本質上沒有深仇大恨,對付契丹人倒是可以,到時候讓他駐守在八達嶺關隘北麵!”

王守義如此說道,秦玉也是瞳孔一縮,本以為是駐守八達嶺關隘,沒想到是駐守在八達嶺北麵,那就相當於是無險可守,直麵契丹大軍了。

雖然上次契丹大軍在雲州被重創,但還是有接近一半的騎兵回來了,而且經過補充,現在前方的契丹軍隊數量達到了兩萬,兩萬契丹鐵騎,對幽州來說還是巨大的威脅,畢竟他們也就一萬騎兵,並且經驗不如契丹騎兵豐富!

“作戰細節,大人決定即可!”

秦玉也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改變節度使的主意。

李萬年這邊還在三鎮交界地帶閒逛,公主大芳煙也沒拒絕,從野三坡到了金華山,他在附近設立招兵買馬的據點,凡是加入軍隊的人,沒人可以拿三升糧食給家人,還有五錢俸祿,如果被選中了披甲步兵,月俸祿七錢,如果是被選中輕騎兵,俸祿八錢,如果是被選中披甲重騎兵,月俸祿一兩銀子!"

這個待遇已經很好了,所以放開了招收之後,這個三不管地帶的青壯年蜂擁而至。

李萬年自然不是誰都要,而是仔細甄彆,隻要身強體壯的人,在這裡十天時間,他招收了將近兩千人!

其中,二十人體質好,被選為披甲騎兵,一百人被選為輕騎兵,一百人被選為重步兵,剩下的都是普通步兵!

十天之後,他們打算明天南下涿州,其實他可以從東靈山直接前往幽州,但他就是南下繞一下,經過涿州再前往幽州。

這天晚上,李萬年在高處看著軍營內的熱鬨景象,現在整個軍營有四千多人將近五千人的規模,這個規模的兵力每月的俸祿消耗就要超過五千兩,加上吃飯以及馬匹的消耗,固定支出已經超過一萬兩了。

他目前的財力,也就夠維持這些軍隊兩年的軍餉,還算是充足!

但未來他手下的軍隊規模必然會擴張,必須要解決軍餉的問題。

於是,他找到了顧全鈞。

“李大人!"

顧全鈞如今也是升,主要負責軍需這一塊的,是他帳下的軍需官。

“之前我在洛陽開封、洛陽的良田鋪子都賣給你們了,錢財的話繼續幫我兌換成為大藥,大概一百份,剩下的銀兩幫我定製一些甲胄!”

李萬年說到甲胄的時候,顧全鈞的神色明顯有些不自然。

“大人,私造甲胄可是重罪,我擔心父親不同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