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公主殿下, 我們都是殿下的狗腿子,隻要殿下一聲令下,刀山火海,我等萬死不辭啊!”
李萬年已經看到大芳煙眼神深處的對權力的渴望,而他要將大芳煙培養成渤海國的掌權者!
大芳煙不置可否,沒有接李萬年的話茬,顯然還是有很多的猶豫,不過李萬年不著急,他很清楚,一個渤海武將是沒有這麼大的膽量對公主動手的,一定還有更強大的人在背後指揮。
“公主殿下,那個高輦在渤海國的同黨多嗎?”
李萬年沒有親自參與審問,因為這關乎到渤海國的秘密,但他可以向公主詢問,隻要對方願意說,自己就能得到答案。
“我們渤海國大姓是王姓,接下來就是高姓、張姓、楊姓、竇姓還有李姓等權貴的姓氏,其中高姓為大姓之下的最尊貴的氏族,
我國五京在我大姓控製之下,但另外的十一府以及六十二州及其諸縣都是各家族部落的首領擔任,雖然名義上是海東盛國,盛唐遺風,但還是有諸多部落影子在其中!”
大芳煙沒有直接回答高家的同黨,但這一番介紹已經說明了,渤海國是真的君臣共治天下。
“公主殿下此番回去,怕是危險啊?從這裡到上京龍泉府,還有一千多裡地,而到渤海國邊境還有一部分地盤被契丹人控製,而這次渤海國內顯然有人和契丹人在聯合!”
李萬年清楚,一旦幽州和渤海交惡,那麼得益的肯定是契丹人,這是顯而易見的。
“問題不大,如果我在契丹人的地盤上出事,我父王大概會和你們聯合夾擊中間的契丹!”
大芳煙的膽子也很大。
“但契丹人大概不會允許我們幽州軍進入他的地盤!”
李萬年也是無語,自從李唐滅亡之後,很多地盤被崛起的契丹占領,對遼東失去掌控已經十來年了!
“無妨,進不去就進不去,不出意外,真正接應我的渤海使團已經到了營州附近,這高輦出現在這裡,我父王應該是不知道的!”
大芳煙一番分析,李萬年也覺得十分在理,那三千渤海騎兵能夠越過契丹人的地盤進入幽州鎮範圍,顯然是和契丹有過聯係,但作為渤海國王的大諲撰應該是不知情的,要是這位這麼好說話,也不會在四年之後被耶律阿保機滅國了。
“嗯,一想到要和公主分彆,我這心情十分沉重!萬分不舍!”
李萬年這話一說,大芳煙本來還有些壓抑的情緒瞬間有點繃不住了,畢竟身邊的人太多了,這種事怎麼能當著大家的麵說呢,以至於大芳煙不好回話了。
剛好,這邊的比試進入第二輪,四十人之中選出二十人。
很快,就決出前二十人。
此時能夠留下的,實力已經很強了,大家也都興奮不已。
王李二村的青年在這些人之中占據了優勢,但實力最強的那兩位不是出自這兩個村,而是和李萬年同一批入伍的新兵。
這些新兵在八達嶺戰役之中也不屬於劉田這一押隊,所以當時損失慘重,而這兩位能活下來,確實是有一些本事的。
不多久,最強十人也決出了。
“林大人,將這次武道比試的名次記錄下來,以後當做升遷考核的功績之一!”
李萬年和一旁的祝英台說話,但祝英台看到這位和公主打情罵俏,心中有些不舒服,不過也不能表現出來。
“是!”
祝英台還是麵色如常的答應了下來。
隨後比試繼續,將從十個裡麵選出五個人。
戰鬥也越發的激烈,最強的兩人順利的擊敗各自的對手,成為最強五人。
接下來,五人開始排位賽,和另外四個人都要過招,累計勝利場次最多的兩位將會成為營指揮使。
此時,軍中一些人開始擺盤下注了。
五個人的名字分彆為張林、陳南、劉海、王興、李布。
王興和李布是王李二村出來的,張琳,陳南以及劉海不是。
“李大人覺得誰會是第一名誰又是第二名?”
公主大芳煙在一旁問道。
“陳南,他是第一名,張林是第二名!”
李萬年毫不猶豫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張林是第一名,因為他這一路戰鬥下來,並未遇到強大的對手,也沒受到明顯的傷勢!”
祝英台提出了不同意見。
“我同意林大人的看法!”
一直在旁邊不說話的蘇瀟瀟也站隊祝英台。
“公主呢?”
李萬年看著大芳煙。
“我原本和林大人的想法一致,但我看李大人似乎不這麼認為,所以我改變想法了,和李大人看法一致!”
大芳煙這一番話,讓一旁的祝英台也被惡心到了,但也不好多說,畢竟人家是公主。
“哈哈,沒想到公主能猜到我的想法,這陳南確實消耗很大,但你發現沒有,陳南這小子遇到多個強大的對手,消耗很大,也承受了不少的攻擊,但這位至此都是麵不改色!”
李萬年說到這裡,祝英台便好奇道:“僅僅因為麵不改色嗎?”
“當然,這人不怕疼!”
“不怕疼就能贏?”
“我糾正一下, 也許不是不怕疼,而是感知不到疼痛!”
李萬年注意到陳南麵部有很多傷疤,尤其是靠近眉心的傷疤,很深!
“李大人是如何知道他不怕疼,他說過嗎?”
祝英台反問道。
李萬年笑了笑:“一般情況下,人的頭麵部不會有這麼多的傷勢,因為所有人都會在遇到危險時下意識的護住頭顱,而這位沒有,顯然就是感知不到疼痛導致的!”
他的這一番分析,似乎很有道理,但大家又覺得是空中樓閣,因為這些都是猜測。
“我下注一百兩,賭張林是第一名!”
祝英台開始下注了,而李萬年則拿出兩百兩,賭陳南是第一名。
其他人也紛紛下注,蘇瀟瀟身上沒啥錢,但也想下注:“李大人借我五十兩,我以後還你!”
蘇瀟瀟這麼說,李萬年沒有拒絕,直接借出五十兩。
其他人也紛紛下注,但大部分人是兩頭下注,認為張林氏第一名是理性,壓陳南贏是人性。
很快,下注結束,而戰鬥也開始了, 大家看著陳南先後擊敗了兩位三位對手,在第四位麵對張林的時候失敗了,被張林打出擂台。
此時,大家都覺得陳南會是第二名,畢竟三次勝利已經很強了。
隨後,張林也開始了自己的輪鬥,在最後一個遇到陳南的時候,因為前期消耗太大,這一次被陳南打出擂台。
至此,兩人已經成為了勝率最高的兩人,但勝利的場次是一樣的,所以沒有第一名和第二名。
“要不讓這兩人再來一場?”
李旺財在一旁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