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飄著粽葉香,元大嫂在煮粽子。
方桌上放著二盤粽子,一盤是元大嫂送過來的,還有一盤粽子,小小巧巧的,是馮慧送過來的。粽子小巧,八個粽子八種餡料。司空道撿了一個,一定要司昭嘗一嘗,說這是俞家送的節禮,肯定比尋常粽子要好吃些。
司昭接過吃了起來,小小的一個,包成小三角狀,裡頭的糖栗子糯甜,二口就吃完了。
司空道說這也就好看,餡料太少,還是元大嫂包的粽子餡多料足,更好吃些。
司昭笑著說人家就圖個意頭,添個節氣。
司空道就滿意地笑,說是呢。人家是大戶人家,吃的東西多著呢,又不吃這個頂飽。馮慧以後嫁給這樣的人家,是有福享了。
“我同慧兒說好了,到時阿昭你給她送嫁。”
司空道搓著手,眼睛裡都是笑意。
司昭有些意外,馮慧出嫁,送嫁的應該是娘家的親姐妹,馮棋雖小了些,也該找旁係的堂姊妹。她和司空道都不能出現的,一個母親二嫁的新娘,是會被人詬病的。
“慧兒說了,到時說你是她的表妹。你代我去送嫁。”
司空道說,掩下眼底的黯然。閨女出嫁,司空道這個爹是有多想送嫁,可是,他不能。目前為止,俞家怕是不清楚司空道的事情,司空道再不靠譜,自然不能去給親閨女添堵。他同馮慧說,他不能參加,那就讓司昭去,代替他送嫁。馮慧答應了,去同李氏說,得讓司昭來送親,不然,司空道就去鬨。
李氏無法,隻得答應他。
自然,這些,司昭是不知道的。
司昭回到屋子裡,櫃子上有馮慧給她的新衣裳。繡的是四葉草的圖案,司昭很是喜歡。
屋裡屋外,粽葉飄香,外麵元大嫂她們在講話,有些嘈雜,司昭忽然覺得有些恍惚,這一刻,歲月靜好,那些往事都不曾發生過,端午節,大家吃粽子,掛艾草,隻是一個稀鬆平常不過的端午。
次日,天光微透,空氣裡還飄著昨日艾草和雄黃酒混合的餘味,司昭登上來接的馬車。
車內,周錦繡一身簇新的官服,叉開腿,手裡正慢條斯理地對付一隻粽子。
這粽子油潤光亮,尖尖的四個角上,各被精巧地係上了一縷染成五色的絲線,絲線末端還綴著比米粒還小的、打磨圓潤的彩色玉石珠子,在熹微晨光下流光溢彩,富貴逼人。
他翹著手指,拈起係著紅絲線的那隻角,看了一會,忽丟開,衝她一努嘴:“喏,賞你了。”
司昭搖頭,說早飯吃過了。
“不要啊?那扔了。”
他瞥她一眼,伸手去端盤子,就要往窗外扔。
“彆。”
司昭忙一把按住盤子:“糟蹋糧食。小心雷公公劈你哦。”
說著趕緊移過盤子,立時,清冽的箬葉香混著糯米溫厚的甜糯氣,霸道地鑽入鼻孔,把馬車的熏香都壓了下去。
她剝開那油潤的箬葉,糯米浸潤著油脂和醬汁的光澤,糯得仿佛能拉出絲來。上好的火腿丁,紅白相間,錯落有致地鑲嵌在白玉般的糯米裡,濃鬱的鹹鮮肉香撲鼻而來。
她在周錦繡的注視下咬了一口,鹹蛋黃的鹹香,瑤柱和蝦仁的的甜香,再一口,是蜜漬的糖心蓮子和糖漬的橘紅絲這樣一個小小的粽子,竟然藏了這許多料。
“好吃吧?”周錦繡用他那柄灑金扇麵的折扇,不輕不重地敲了下小幾子:“這五彩絲線沾了節氣的福氣,待會兒畫畫,彆給我偷懶。”
司昭顧不得理他,專心品嘗這座“八珍玲瓏塔”,軟糯的米粒包裹著火腿的豐腴鹹鮮、蛋黃的醇厚油沙、瑤柱的濃縮海味、蝦仁的脆嫩清甜、蓮子和橘紅的酸甜芬芳……各種極致的美味在口中輪番登場,交融碰撞,美味得讓人想歎息。
周錦繡嗤笑一聲,重新闔上眼,車輪碾過青石板路,轆轆前行。
馬車遠遠到了洪家外頭的巷子裡停下,司昭跳下車,等馬車走遠,才邁步向洪家走去。洪家警惕,不能讓他們看見她從馬車裡出來。
司昭進去的時候,洪老太太,正歪著身子納鞋底,粗長的棉線嗤拉嗤拉往出拽,一大早,她已經納了一大半了。老太太一定要給兒子親自納鞋底子,說兒子就喜歡她納的鞋底子。
司昭慢條斯理地畫著,彆提有多細致了,小到那鵝毛,一絲一絲地畫,沒辦法,慢工出細活,她得延長在洪家的時間,事情沒有辦好,一時可不敢離開洪家。
老太太現在倒也不管她,她納她的鞋底,嘴裡也沒有閒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述說著那些陳年往事,不拘說什麼,隻要有人願意聽就對了,這日子就好打發。司昭乖巧地坐在椅子上,老太太說什麼她都聽著,也不犟嘴,挺好。
這個女娃子比她孫女強,老太太想。
吃中午飯的時候,老太太這裡難得來了客人,是舅太太。
她提著禮盒來看老太太,很是客氣地和老太太寒暄,老太太耐著性子乾巴巴地和舅太太瞎聊天,不外乎是兒女的一些瑣事。
大約是聊得無聊了,舅太太目光落到一旁從始至終都坐著畫畫的司昭身上,又欠身去看了畫,著實讚歎了一回,問了好幾句,又笑著坐回來,說什麼時候,也到她家去畫,比外頭那些畫工劃算多了,他們又貴,又畫不好。司昭笑笑,沒有搭腔。
又坐了一會,就有丫鬟過來請舅太太過去吃點心,舅太太借故起身,老太太不願挪窩,就指揮司昭去給她端一盤子軟糕來。
司昭就跟著舅太太身後往外走。
洪家府邸小,司昭跟著帶路丫鬟到了廚房裡,廚娘掀了籠屜看了一回,說還差點火候,叫再等一等,又拖了一把小板凳給司昭,讓她坐著等。
司昭坐在一旁,看兩個廚娘忙乎,揀了十幾個大白饅頭,一盤子泛著油光的大塊紅燒肉,叫婆子端了給前頭那抬箱子的腳夫去吃。
很快,軟糕也出籠了,廚娘用食盒裝了,讓司昭趕快提回去,說老太太就愛吃這剛出籠的。
司昭提著單層扁食盒往回走,遠遠地見到二個小廝抬著一個木箱,出了門。身後緊跟著的洪家管事,大聲催促幾人快些走,說細胳膊細腿的,頂看不頂用的東西,白養活他們了。
隨即,司昭看到舅太太也出來,邊走邊和洪太太說話,一直送到二門外去。
司昭拎著食盒回到了老太太處,老太太問她怎麼去了這麼久?偷懶了。司昭忙說糕沒好,她就等了一會。說著回到畫架前,繼續畫畫。
老太太掰了軟糕往嘴裡填,一邊又問廚房裡還做了什麼點心?舅太太來,又帶走不少東西吧?一臉的嫌棄。
司昭回說這個沒有看到,不過,舅太太好像搬走一大箱子的東西呢,管家叫給抬到馬車上去了。
老太太就哼一聲,說她拿箱子來,就是來裝東西回去的,沒倒是從來就沒有空手過。
老太太叨叨地,對媳婦的娘家人有諸多不滿,但也沒有多說幾句。
收工的時候,她去了周宅。周錦繡說過,有什麼進展,可以去周家找他。門口,她說找雙瑞,守門的小廝打量了她好一會,才讓她進去。
時值晚飯時間,雙瑞提著食盒,帶司昭去找周錦繡,說公子剛下值,可是趕巧了。
倆人到了小飯廳,周錦繡正坐在小飯桌前,頭上用一頂網巾束著,身上是剛換過的豆綠葛紗貼裡,籠著袖子,正準備吃飯。
雙瑞打開食盒,一一把飯菜擺上紅木小桌子:一碟子肥臘鴨片、一碟子醉蚶、一盤子筍片炒肉,外加一碗米飯和一碗粥。另還有疊好的白布巾整齊碼放在琉璃盤中。
周錦繡接過雙瑞遞過來的烏木包銀筷,夾了一片筍片在口中嚼了二下,示意司昭近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