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卷著濃重的血腥,直灌入野狐嶺狹窄的穀口,刮得人臉生疼。
洛珩勒馬駐於高坡,黑甲積滿征塵。
下方穀道中,殺聲震天。
三萬北涼狼騎如困入死胡同的瘋犬,左衝右突。
滾木礌石轟鳴砸落,燃燒的箭矢如飛蝗潑下,人仰馬翻。
“世子,皇甫妃回信!”一名影龍衛如鬼魅般自坡下翻上,聲雖低卻字字透骨,“公主的人動了!卡死賀蘭山口!新王後路那兩萬預備隊,一個兵痞也休想鑽出來!”
洛珩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扯,目光如釘,死死鎖在穀底亂軍中那杆簇擁著北涼新王的狼頭大纛。
穀底,皇甫咄吉的頭盔早已不知去向,汗血將亂發糊在臉上,眼珠赤紅如血。
他劈手揪住一名親兵脖頸,唾沫噴了對方滿臉:“援兵!他媽的援兵呢?!信號呢?!都放出去沒有?!”
親兵麵無人色,抖如篩糠:“放…放了三撥穿雲箭了!王…王汗!沒…沒動靜啊!穀口全是靖狗的強弩,衝不出去!後路…後路也被堵死了!探馬…一個沒回!”
皇甫咄吉腦中“嗡”一聲,如遭重錘。
沒援兵?
怎麼可能?
後頭整整兩萬生力軍!
難道…是呼延灼?那老東西真敢?!
一股寒氣自腳底直衝天靈。
完了!中計了!徹頭徹尾的死局!
“頂住!給老子頂住!”
他嘶聲狂吼,聲音劈裂,絕望如垂死狼嗥。
然而周遭靖軍伏兵如鐵桶般越收越緊。
火光映著雪亮刀鋒,每一次劈砍都帶起一蓬血雨。
天擦黑時,穀底最後一絲抵抗的聲息終於斷絕。
靖帝禦帳內燈火通明,炭火劈啪作響。
太子洛宸與魏王洛曹立於下首,麵色沉凝。
帳簾猛地掀開,一股濃烈的血腥氣裹著寒氣湧入。
兩名鐵塔般的靖軍甲士,如拖死狗般將一個五花大綁、渾身血泥的人摜在厚氈上。
“陛下!北涼偽王皇甫咄吉,生擒在此!”甲士聲如洪鐘。
皇甫咄吉癱在氈上,喘息如破風箱。
他費力地抬頭,臉上血汙塵土狼藉,亂發披散,哪還有半分草原新汗的威風?
唯有一雙狼眼,死死瞪著龍椅上那玄甲森然的老皇帝。
靖武帝洛承天未起身,甚至未看地上之人。
他正慢條斯理地用一塊絨布,擦拭橫於膝上的佩劍劍鋒。
劍身寒芒流轉,映著他冷硬如石刻的臉。
皇甫咄吉癱在氈上,喘息如破風箱。
死亡的恐懼徹底壓倒了尊嚴。
他費力地仰起糊滿血汙的臉,望向龍椅,聲音嘶啞破碎,帶著絕望的哀求:
“陛…陛下!停…停戰!求陛下…退兵!我…我皇甫咄吉…願重修舊好!永…永為藩屬!獻…獻牛羊…獻駿馬…獻…”
靖武帝擦拭劍鋒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仿佛沒聽見那卑微的乞求。
直到劍身寒光儘顯,他才緩緩抬眸,目光如冰錐,刺在皇甫咄吉身上。
“退兵?重修舊好?晚了!”
靖武帝嘴角牽起一絲極冷的弧度,刻骨嘲弄,“武安多少年了?嗯?朕登基那年,你爹,皇甫老兒,跪在朕馬前稱臣!獻牛羊,獻駿馬!指天發誓,永為藩籬!這才幾年?屍骨未寒呐!血還沒乾透呢!你這逆子,就敢弑兄囚父,篡奪汗位!勾結前秦,劫掠邊民,屠戮村莊!如今,被朕像條野狗般拖到帳前,還有臉提藩屬?”
字字如鞭,狠狠抽在皇甫咄吉臉上。
他張著嘴,那點卑微的求和之辭被堵在喉嚨裡,隻剩下嗬嗬的喘息和滿眼驚恐。
“修好?”靖武帝猛地將絨布摔在案上,身體微微前傾,那股屍山血海中淬煉出的煞氣轟然爆發,“朕告訴你,皇甫咄吉!我大靖,隻認一個北涼王!就是被你關在地牢裡,生不如死的舊王!他才是朕親封的北涼之主!你?”
老皇帝的目光如同在看一堆腐臭垃圾,一字一頓,帶著金鐵交鳴的殺伐:
“你算個什麼東西?一條弑父殺兄、背主篡位的——野狗!”
“不!不是!”皇甫咄吉被那目光刺得渾身劇顫,死亡的恐懼壓倒一切,他掙紮嘶喊,聲如裂帛,“是他!是舊王那老東西先勾結你們大靖!他要把草原賣給漢人!本王…本王是為了北涼!為了草原各部不被漢人吞掉!本王是撥亂反正!是…”
“啪!”
又一記軍靴狠辣地踹在他嘴上。
兩顆帶血的門牙混著唾沫飛出。
皇甫咄吉痛得蜷縮嗚咽。
“撥亂反正?”靖武帝冷笑,目光掃過一旁沉默的洛珩,複又落回地上爛泥,“就憑你?也配談正?你去問問草原上的牧民,問問那些被你屠村、擄掠為奴的邊民!誰認你這正?你去問問你爹,問問被你砍了頭的兄長!他們認不認你這正?!”
他霍然起身,重甲鏗鏘,高大的身影帶著無匹威壓籠罩禦帳。
戟指地上瑟縮的皇甫咄吉,聲如驚雷,震得帳頂塵灰簌簌:
“朕告訴你!我大靖天兵至此,隻為兩件事!”
“第一!替天行道,誅殺你這弑父囚君、禍亂北涼的狗賊!”
“第二!迎回朕親封的北涼王!扶正朔,安黎庶!”
“至於你?”靖武帝的聲音陡然降至冰點,帶著不容置疑的帝王裁決,“來人!”
帳外四名如狼似虎的甲士應聲湧入。
“將此獠拖下去!”靖武帝大手一揮,斬釘截鐵,“梟首!懸於旗杆!曝屍三日!傳示三軍,傳檄草原!讓天下人都看看,背信棄義、犯我大靖天威者——是何下場!”
“遵旨!”
甲士轟然應諾,聲震屋宇。
“不——!饒命!陛下饒命啊!我願降!我願永世為奴!饒…啊——!”
皇甫咄吉殺豬般的慘嚎戛然而止,被堵著嘴,如同拖拽死豬般粗暴地拽出禦帳。
那絕望的嗚咽,轉瞬便被帳外凜冽寒風吞噬。
帳內死寂。
唯餘炭火爆裂的劈啪聲,格外刺耳。
靖武帝緩緩坐回龍椅,臉上殺伐之氣未散。
目光轉向洛珩,眼底深處翻湧著複雜難明的光。
“洛珩。”
“孫兒在。”
洛珩上前一步,抱拳躬身,沉穩如山。
老皇帝盯著他,沉默片刻,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
“野狐嶺這一仗,打得痛快!此役首功,非你莫屬!朕,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