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華嗬嗬笑道:“慶遠,之前你還怪宇辰創業不考慮雲海,現在他搞了這麼大的一個衛星,你卻不敢接,是不是有點兒說不過去呀?”
吳慶遠無奈的說道:“三千五百畝地皮,若是賣給那些房產開發商,足以讓政府賺的盆滿缽滿。現在要賣給一個無法確定成敗的科技公司,很多同誌肯定會有想法。”
周宇辰笑道:“儘人事,聽天命。若是咱們雲海政府不同意,我就去蘇城或是杭城。”
吳慶遠眼睛一瞪,道:“你這是在將我們的軍嗎?”
“我可不敢。您彆忘了,我嶽父也在班子裡麵。不過”
周宇辰正色道:“吳叔,在我的計劃裡,最多五年,鯤鵬集團將會成為全球gu芯片領域、光伏領域和動力電池領域的引領者。如果雲海市政府不同意賣給我三千五百畝的地皮,我想你們將來很可能會後悔。”
望著眼前這個充滿自信的年輕人,吳慶遠心中做出了一個決斷,道:“我會全力促成這個事情。但最後的結果,我不敢打包票。”
周宇辰端起茶杯,道:“謝謝吳叔。”
吳慶遠也端起茶杯,跟他碰了一下,道:“預祝你能夠成功。”
兩人各自抿了一口茶,吳振華道:“你們的正事兒談完了嗎?”
吳慶遠笑道:“談完了。”
吳振華道:“那該我了。宇辰,我正在做一個關於未來科技金融發展的課題。在網上,我看到你投資了不少高科技公司。在不需要保密的前提下,能不能跟我說一下這些公司的情況和你投資它們的原因?”
吳慶遠一聽,也頓時來了興趣。
周宇辰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老師,您知道我最怕什麼嗎?就是您的提問。”
吳振華白眼一翻,道:“少廢話。”
周宇辰道:“行吧。在國內,我隻投資了三個公司,一個是天疆無人機集團,一個是米信通訊集團,還有一個是東信網絡公司。”
“它們的未來,我都非常看好,但也有些區彆。”
“先說天疆無人機集團。我原本是打算在我有了充足的資金之後就開始搞無人機,原因是我認為無人機的未來將會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包括電力、農業、娛樂、消防甚至軍事。它可能不會給我帶來多少錢,但對夏國的意義將會非常重大。”
“米信通訊集團的米信a是我的策劃,從發布到現在,用戶已經突破了一個億,它的作用是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目標是隻用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夠把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全部搞定。”
吳振華插了一句嘴,道:“二維碼也是你的創意?”
周宇辰點點頭,道:“對。手機與現實需要有一座橋梁連接,二維碼就是這座橋梁。”
吳振華豎起大拇指,道:“跨時代的創意。東信呢?為什麼看好它?”
周宇辰道:“東信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模式。不過,我對它的興趣不是很大。之所以對它進行投資,主要是為了資金。”
“我要搞科技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等到米信與東信成長起來之後,我會賣掉手中大部分的股票,支持鯤鵬集團在芯片與新能源方麵的研發。”
吳振華道:“你認為米信和東信將來會成功?”
周宇辰道:“老師,您曾經說過,判斷一個公司能不能成功,主要看的是它能不能給社會帶來價值。這兩個公司都做到了這一點。隻要他們的領導層不犯傻,隻要有足夠的資金,上市破萬億應該沒什麼問題。說不定,還能到燈塔國上市呢。”
吳慶遠道:“你剛才說在國內投資了三家公司,那國外呢?你也有投資?”
周宇辰點點頭,道:“我是特爾斯新能源集團最大的股東,但沒有管理權。特爾斯新能源集團對電動汽車的研發已經進入了尾聲,很快就會推出史上第一台純電的新能源汽車。”
“不過,特爾斯的電池性能不怎麼樣。我的計劃是在一年之內研發出高性能的動力電池,幫助特爾斯實現飛躍。”
吳慶遠皺起了眉頭,道:“這對夏國國產汽車行業好像並不是很好。”
周宇辰道:“恰恰相反,這對它們是一個好事。”
“吳叔,國產油車與歐美油車的差距極大。哪怕再打磨個十年二十年,也無法超越它們,畢竟人家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但是在新能源電車方麵,大家都是這個領域的新手,想要彎道超車並不是不可能。”
“遺憾的是國內那些車企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意識到了,也不敢投入巨量資金搞新能源電車,以免讓自己陷入困局。”
“隻有特爾斯新能源汽車成功了,這些國產車企才會幡然醒悟,進而大踏步進入這個賽道。”
“我給鯤鵬新能源集團的定位是一家麵向全球的國際化跨國公司,既要給特爾斯新能源集團提供動力電池,也要給國內汽車公司提供動力電池。”
吳慶遠沉吟道:“用特爾斯新能源汽車的成功刺激國內汽車公司踏入這個行業,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周宇辰繼續道:“燈塔國是個金融資本大國,喜歡玩金融。隻要特爾斯新能源汽車能夠成功,那些財團就會蜂擁而至。屆時我再賣掉特爾斯的股份,賺個一千億美金肯定沒問題。”
吳慶遠讚歎道:“你小子下了一盤大棋呀。”
周宇辰嗬嗬笑道:“我敢花一百多億建立鯤鵬科技研發基地,自然是有著通盤考慮。吳叔,給我十年時間,鯤鵬集團一定會成為全球最知名的跨國公司,每年的稅收至少在二百億美金以上。所以,您若是不批準我的用地,將來百分之百會後悔。”
吳慶遠狐疑道:“你小子不是在給我畫餅吧?”
周宇辰道:“吳叔,我是個老實人,從來不畫餅。”
在吳家吃了頓中午飯,席間三人聊了不少關於夏國經濟和歐美經濟的話題。
周宇辰那縝密的思維邏輯和對世界經濟的預判,讓吳振華頗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