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縣太爺送的大禮(1 / 1)

推荐阅读:

江寶瑞說宋家走的狗屎運,卻未曾想過倘若是江家遇到這夥賊寇,全家老小還能有幾個活下來?

他兒子江雲慶,說是民兵教頭,可也不過是第四境罷了。

不知不覺,已經被宋家後來者居上。

嫉妒之心,人之常情。

倒是許家和馬家,兩家地主互視一眼,低聲議論著。

“看這架勢,恐怕盧大人要跟宋家和解了。”

“什麼和解,先前說他們不合,也隻是傳聞罷了,誰曾證實過?”

“這倒也是……不知道宋家跟縣太爺交好,能否給咱們村減點賦稅?”

“不好說,稅是朝廷要的,縣太爺未必有這個本事。”

兩人說著說著,又互視一眼,同時閉上了嘴。

似乎有什麼事他們都想到了,卻不願告訴對方。

另一邊,宋啟山見這麼大陣仗,也有些意外。

這才明白為何第二間祖宅會突然多了東西,不光縣太爺親臨,更是一路敲鑼打鼓,不知被多少人看見了,聽見了。

可想而知,今日一過,宋家的名頭將會更盛!

盧子橋貴為七品官,見麵卻先拱手:“宋家主,些許日子不見,宋家便為本縣乃至天下百姓除了大禍害,真是功德一件啊!”

“今日本官便代表臨安縣父老鄉親,來給宋家嘉獎,看看這紅綢,牌匾,可還滿意?”

彆說東西做的很不錯,就算真有點什麼問題,宋啟山也得給麵子。

當即客氣道:“讓盧大人費心了,來來來,還請到寒舍歇息片刻,家中已備好茶水。”

盧子橋來就是這個目的,自然不會拒絕。

邊走邊狀似熟絡的聊著,言語間,儘是誇讚宋家的意思。

宋啟山微笑著回應,有禮有節,不卑不亢。

官吏,捕快們跟在後麵,再往後才是地主,佃戶等人。

如今的固安村,已經沒有普通農戶的,絕大多數都是宋家佃戶。

主家有如此殊榮,他們也覺得高興。

尤其是李家,同為地主,卻因為賦稅過重把田產賣給宋家,如今也成了佃戶一員。

明麵上沒人說太多,私底下卻都笑話李家沒臉沒皮的。

好歹也是固安村多年老地主,就這麼把祖產賣了,下了黃泉,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如今宋家時隔多年,縣太爺再次親身到訪,李家的人,都不自禁昂首挺胸。

誰說把地賣給宋家丟人的?

你們懂個球啊!

進了宅院,謝玉婉和宋念雲把茶水端上來。

盧子橋又對著宅院誇了幾句才坐下,看一眼亭亭玉立的宋念雲後,問道:“當年溫大人還在的時候,這丫頭才七八歲吧?”

“是。”宋啟山點頭。

盧子橋狀似隨意問道:“似乎還尚未婚娶?可有能看上眼的?”

這話有點試探的味道,宋啟山道:“小女對未來夫婿要求甚高,方圓百裡無人可入眼,否則早就勞煩大人幫忙費心了。”

這話的潛意思也很明顯,沒看上眼的,你就彆費心了。

盧子橋嗬嗬一笑,沒有在這件事上強求,轉而道:“賀大人做縣令後,已有數年沒回來過了吧?”

“第二年回來過,後來太忙,便隻寫了書信,已有三年沒回來。”宋啟山道。

賀周知做了豐原縣縣令,誓要做出一番成績,每日忙的腳不沾地。

於佩蘭寄來的書信,還專門和謝玉婉說過。

堂堂縣令,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累的瘦了好幾圈。

兩人生了個兒子,明明就在一個屋,父子倆卻一年見不了幾麵。

還彆說,走之前才學寫字沒多久的於佩蘭,如今書信已有幾分工整。

顯然離開了固安村,她也沒落下學習的勁頭。

盧子橋聽的微微點頭,道:“忙些好,聽說溫大人已升至禮部六品主事,賀大人可謂前途無量啊!倒不得不提起宋家主當年眼光毒辣,竟能一眼看出賀大人潛力非凡!”

這話對溫修文和賀周知恭維甚多,宋啟山淡笑道:“那也是周知自己努力罷了。”

“據說賀大人之所以能這麼快入仕,隻因吏部知曉他信守承諾,娶了那位夫人。而這事,也是宋家主一手促成。”

盧子橋這次是真的充滿感慨,那麼個醜婦,本該是個笑話。

如今反倒成為了一段佳話!

更成為了為賀周知保駕護航的仕途明燈!

這時候,盧子橋瞥見外麵站一溜,卻不敢隨意進來打擾的地主和佃戶。

心中一動,問道:“聽說如今的固安村,大部分田地都在宋家手裡?”

宋啟山點點頭,沒有否認。

盧子橋嗬嗬笑著道:“既然如此,不知宋家主可曾想過,將這裡改村為莊?宋家莊,聽起來倒也不錯。”

梁國對於村和莊的定義非常明確,村中無大小,莊主一言堂。

看似差不多大的地方,實際上有很大區彆。

倘若真把固安村改成宋家莊,宋啟山必然是莊主。

聽聞此言,一旁的謝玉婉都忍不住露出驚詫之色。

盧子橋的夫人馮月新拉著她,笑眯眯道:“恭喜妹妹,馬上就是莊主夫人了,那可比尋常地主夫人說出去好聽的多。”

縣太爺的夫人,喊自己一聲妹妹,謝玉婉隻覺得受寵若驚。

至於莊主夫人,雖然心動,卻還是八字沒一撇的事。

宋啟山也沒料到,盧子橋會突然說這個。

誠然,對宋家的發展來說,改村為莊是最好的。

但固安村的資產,隻是大半落在宋家手裡,並非全部。

真要改成宋家莊,其他家會怎麼想,又是否願意?

盧子橋手一揮,笑嗬嗬道:“這點小事,何須你來費心。隻要宋家主願意,我來和他們商量就是。本官雖不是什麼大官,想必他們也會給些麵子的。”

何止是給麵子,盧子橋真要做這事,整個固安村沒人敢反對。

縣太爺,就是這一畝三分地的土皇帝。

彆說區區百十畝地的小地主,就算你有幾百畝,也有辦法整治。

宋啟山想了下,道:“村中還有周知的二十七畝田地,此事需先和他商量下再做定奪。”

“這倒也是,那就等宋家主與賀大人商議過後再說。”盧子橋道。

賀周知如今和他同級,背後又有溫修文這樣的禮部主事撐腰,溫修文背後則是四品禦史。

所以賀周知未來能走到哪一步,誰也說不準。

雖然沒有當場定下這件事,但以宋啟山對賀周知的了解,差不多十拿九穩。

走之前,賀周知就說過要把田產送給宋家,隻是宋啟山沒要罷了。

無論做了多大官,這裡終究是故鄉。

若有一日做官做的不開心,也有個告老還鄉的去處。

這時候,門口忽然有些喧鬨。

緊接著,一名身著輕甲的高大軍士擠進來,嗓門如破鑼一般:“這裡可是宋家宅院?”

宋啟山見到軍士,立刻想到了宋念豐,連忙起身道:“正是宋家。”

那軍士跑過來,雙手奉上一封信,語調降低了許多:“在下涼山營伍長湯運良,這是涼山營千夫長宋大人的家信。”

此話一出,裡裡外外都靜了。

連盧子橋都不由自主起身,盯著那封書信,似乎有點被嚇到。

千夫長?

那可是六品武官啊!

手底下的官兵,人數過千!

而宋家有誰能是武官呢?

無需多想,唯有七八年前參軍的宋家長子。

宋念豐!

盧子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本以為足夠高看宋家了,沒想到如今又來個不小的驚嚇。

宋家長子,竟已是六品武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