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案例結束(1 / 1)

推荐阅读:

這次的案例是【神經性厭食症】。

然後帶一點點的現實問題,作為故事背景。但因為尺度的關係,修改了幾次。

原計劃這隻是一個用來過渡的小案例,計劃一個月完成它。

結果一寫谘詢過程就忍不住有些自嗨,一個谘詢就能寫一萬多字甚至快兩萬。

最後花了兩個月才寫完。

好多書友都開始養書,追讀也一直掉。

話不多說,檢討。

這裡預留一個吐槽樓——

【……】

吐槽完畢。

在此,感謝書友【be the one】為我提供了這個案例改編中需要擴充的細節,以及為角色【常明】提供了靈感。

也再次感謝所有到了現在還一直支持這本小眾書的書友。

你們真有品味!

以上。

然後按照階段性的慣例,重申一下免責聲明:

1本書選用大部分案例均為藝術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2本書小部分案例選用現實原型,均已經過藝術加工,相關信息均符合谘詢師保密倫理要求。

3由於國內谘詢心理學起步較晚,參考資料方麵,至今沒有權威性質的參考書。因此作者引用相關知識的時候會結合國內外不同的教科書和論文材料,加上個人理解進行整合,儘量用人話來講以方便讀者理解。如果有看這本書的同行朋友,發現書中的內容和你手頭的參考資料不一樣——那你一定是對的。

4本書僅為不學無術的作者本人虛構作品,請任何書友都不要對號入座。

5如果發現自己有主觀的心理不適,請勿網上谘詢,請及時前往線下醫院精神科求助。

6請不要模仿本書主角【南祝仁】的任何操作。

7對於本書配角的某些行為,也不要模仿。

8學心理學要慎重。高考結束麵臨大學選專業的同學,如果對心理學相關專業感興趣,建議先看看《普通心理學》、《心理統計學》和《心理測量學》。

9最近新想到的——本書主角南祝仁為虛構人物,無法代表任何現實中的心理谘詢師乃至於所有心理學相關行業從業者,請大家謹慎辨彆。

但是希望當大家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能夠遇到如南祝仁一樣負責的谘詢師。

最起碼,也能夠遇到翁娉婷,或者小趙老師。

10之後想到再說。

以上。

甲方:熊貓的大木屋,即作者本人。

乙方:本書全體讀者。

翻頁閱讀後文,默認同意以上協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