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屆高考狀元,而且文理兼修,這就已經讓人很驚訝,但隨著主持人張當陽的進一步介紹,表示這位狀元郎在去年就已經成立了一家公司的時候,下午一點檔的收視率,創造了江口衛視教育頻道的新紀錄。
“能聊聊您為什麼創辦一家公司,或者說‘張安教育’嗎?”
“我剛才說過了,就是為了實踐一下我的理論,隻是實踐的過程中,我沒辦法創辦一所學校,所以就有了‘張安教育’。目前看來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也證明了我的理論沒有問題。”
“隻要每門課都考到滿分,那麼總分就不會低。”
“對。”
現場觀眾頓時一陣輕笑,但跟剛才的哄笑,顯然已經截然不同。
主持人張當陽順勢切入話題:“期間有沒有什麼困難?或者說遭遇什麼挑戰,比如說阻撓啊非議啊等等。”
“沒有,一切以成績說話。所有的所謂阻撓、困難或者小動作,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是不堪一擊的。我不存在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困難。”
輕描淡寫說話的時候,張大安順勢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後接著道,“而當我初次證明實力的時候,一切非議全部轉化成了溢美之辭,我走到哪兒都是好人環繞,一個壞人都沒有。”
“哈哈哈哈哈哈……”
聽懂潛台詞的現場觀眾都是笑出了聲,整個導播間的氣氛都是相當的歡快。
“不過社會上還是會有議論,尤其是你看啊,昨天還是前天,有個教育學的專家,說你的做法,是對高考應試公平的衝擊,讓教育公平產生了失衡。這個觀點你怎麼看?”
“我用眼睛看。”
“嗯?”
張當陽愣了一下的小眼神,又引來了一波小小的善意哄笑。
而張大安也是繼續麵帶微笑淡定地說道,“教育上的公平失衡這事兒,它怎麼輪,也輪不到我頭上來對不對?我又沒有給七百零四個超過六百分的學員加個十分二十分的,都是他們憑本事考來的。他們一不會唱歌,二不會跳舞,三不會馬術啥的,連畫畫也隻會解析幾何,何來教育公平失衡?純屬無稽之談。”
“那高考應試衝擊呢?我們看到啊,你創辦的‘張安教育’,主要就是高考複讀生,對應屆生的衝擊,還是會很大的吧?”
“這也不關我的事兒啊,國家有規定,你隻要符合高考應試資格,就可以參加高考。還有六十多歲的老先生來湊熱鬨呢,他們也是來衝擊高考應試的?吃飽了沒事乾就為了給國家添亂?”
“哈哈哈哈哈哈……”
笑聲再起,伴奏也彈了一段俏皮音,張大安接著說道:“再說了,應屆生要是本屆高考考發揮不太好,那可以來我這裡練練,咱們明年再戰,衝擊一下今年高二的學弟學妹們。”
“哈哈哈哈哈哈……”
看著張大安一本正經說出這段話,現場觀眾情緒都被調動起來,形象上的反差,讓人覺得張大安不再神秘,但又新增神秘。
“我這兒可是正規欄目,不能打廣告的啊。”
主持人張當陽也是適時跟進,笑聲和伴奏聲再度疊加,整個導播間的氣氛越發親切起來。
電視機前的觀眾當中,原本很多學生是被父母拉過來看的,現在也都看得津津有味,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那年年老生衝擊應屆生,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公平吧?”
“動態公平也是公平嘛。”
主持人張當陽敢問,張大安就敢答,觀眾也是越發覺得有點兒意思。
不過細心的家長們還是抓住了重點,沒真當娛樂節目看。
那就是張大安有一點說得很對,如果這次高考孩子發揮不好,確實是可以送到張大安那裡練一練,明年再戰,把握也更大。
再加上這個什麼新東圩港中學確實是戰績赫赫,實力成績都擺在那裡,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尤其是甭管學文科還是理科,人家文理雙修的雙狀元,這還挑個雞毛呢。
“能不能問您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
“教育公平這事兒就彆找我取經了吧?”
“咱們不聊教育公平的事兒,咱們談錢……”
“談錢傷感情啊。”
“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的一個插嘴,又是一陣哄笑。
張大安稍微側了側身子,然後笑著道,“行,問吧,我這兒其實除了‘核心技術’,彆的都可以對外透露。”
“那我問了啊!”
說著主持人張當陽微微欠身,故作壓低了聲音問道,“您的公司賺了多少錢?方便跟大家夥說說嗎?”
“這有什麼不能說的。”
張大安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然後道,“第一年,也就是四六九五年那會兒,我剛考到整個吳都大市的中考第一名,就找了一個地方,借了點兒人手,開了一個‘狀元陪讀班’。賺了大概三百來萬吧;第二年……”
“多少?!第一年就賺到這麼多?”
“那你看呢,我這實力擺在這裡,為了驗證我的理論,我也不能倒貼錢進去啊?”
“行,你繼續說,那第二年呢?”
“第二年我就參加了高考,然後順便拿了個全國高考狀元,也就是四六九六年。名氣大了嘛,就規模上來了,暑假那會兒就賺了一千四百多萬,後來陸陸續續又賺四千萬左右,反正營業收入超過了五千萬。”
“我的天呐……五千萬。那、那今年呢?”
“今年多了不敢說,保守點一個億。”
“哇~~”
驚呼聲此起彼伏,人們對狀元的含金量,在這一刻仿佛就具象化了。
“原來一個活生生的億萬富翁,就坐在我的麵前。”
“老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嘛,我也是踐行了聖人之道。”
這種肆無忌憚的“炫富”,衝擊力不亞於文武雙修雙料高考狀元,因為億萬富翁不稀奇,十八歲的億萬富翁……那確實有點兒東西的。
整個“狀元說”的收視率大爆不算什麼,重點是內容話題性極高,每一段拎出來都有講頭,也直接讓第二天的紙媒除了娛樂版塊,其餘的多少都沾點兒。
張大安除了文化教育版麵,在經濟財經類的相關報道中,也出現了身影,整體影響力算是小規模出圈。
而反映在“張安教育”的招生谘詢上,除了電話被打爆之外,簡陋的官網以及博客,連著三天宕機,卡得圖片都刷不出來,訪問量大得驚人。
這導致張大安原本預備的十個客服組,直接暴漲到了三十個,才勉強接住這一波恐怖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