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袁閥 > 袁閥4,回憶

袁閥4,回憶(1 / 1)

推荐阅读:

劉夫人,袁紹次妻,子嗣,袁熙,袁尚,太祖畏而愛之,諡號,武穆皇太後。

在宣武帝袁熙發展早期,給予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支持,並多次提點袁熙。

在後期的奪嫡之爭中,讓袁熙處於有利態勢,雖然偏愛袁尚,但最終還是顧全大局,選擇了袁熙,也無可奈何。

畢竟當時,袁熙大勢已成,劉夫人是袁紹的正妻,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

不過劉夫人善妒,所以袁紹的其他妾室,都活的戰戰兢兢,討厭萬年公主。

因為她覺得,萬年公主的架子,比她劉夫人還大,所以很不忿,不待見劉妍。

袁紹去世以後,有所收斂,畢竟知子莫若母,這二兒子,不一定,慣著自己。

為人子者,親有過,當極而諫之,此乃大孝也,曲意迎逢,以增其惡,此乃小孝也。

許褚,字,仲康,為神策軍三衛之一,虎衛都統,同祝公道一起,拱衛宣武帝安全。

是袁熙年少時,招募的第一員武將,後隨宣武帝,南征北戰,威名赫赫,負傷百餘處。

宣武帝被呂布追殺時,隻有許褚在身邊,才得入睡,故被袁熙賜爵,虎侯。

後被民間畫為門神,宣武帝袁熙殯天後,哀傷至極,咳血而死,晉明帝感其忠義,著其靈位,配享太廟,入淩霄閣。

袁熙:仲康何在?

許褚:主公勿憂,許褚在此。

貂蟬,又名,刁秀兒。

夫君,袁熙,年幼時,被王允買下。

袁熙登門求取,被王允拒絕。

後被送入宮中,值十常侍之亂,逃回王府,董卓入京,惑亂朝綱。

王允離間計,以貂蟬為餌。

設下連環計,隨後,袁熙帶人,西入長安,刺殺董卓,期間,救出貂蟬。

被呂布得知後,隨帶兵追殺袁熙。

經過長街血戰,袁熙一等人,帶貂蟬逃出長安,當然還有,才女蔡琰。

返回河北,改名為刁秀兒,後來為袁熙誕下一女,名,袁穎,為長公主。

刁秀兒為人低調,且不參與,袁熙後院的爭鬥,是以最後,得到了善終。

因為貂蟬,呂布視袁熙,為生死仇人,並多次追殺袁熙,並差點得手,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不外如是。

張紘,字,子綱,帝師,族弟,張昭,客居南陽時,宣武帝登門拜訪。

袁熙,門前立雨,張紘感其誠,遂出仕袁家,為袁熙出謀劃策。

隱居幕後,並擔任黑冰三衛之一,暗衛總司,負責情報收集和分析。

為袁熙建立了,完善的情報網絡。

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後出任大鴻臚,主持外交事務。

被後人稱為,黑衣宰相。

臨終之際,向宣武帝建議。

遷都長安,以固社稷,被晉明帝定為,淩霄閣功臣之首。

而且,張紘根據,袁熙的指示,一手策劃了,對曹操父親,曹嵩的暗殺行動。

蔡琰,字,昭姬。

前夫,衛仲道,袁熙寵妃。

和宣武帝是冤家,因高月之事,怒嫁衛仲道,新婚當天,衛仲道暴斃身亡。

後被遣返歸家,途中相遇宣武帝。

野史雲為宣武帝,派人所為,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過世人,多信此言。

後袁熙進京,刺殺董卓,路遇蔡琰。遂藏於蔡家車隊,後被呂布追殺,被蔡琰藏於家中,躲避追兵,受蔡琰所托,前往天牢解救蔡邕,並受其托孤之重。

後解救蔡琰於蔡府,然後出逃長安返回河北,後以鄭玄義女身份,嫁與袁熙。

並為其誕下一女,名,袁瑤。

後來,在袁熙的支持下,著手修編漢史,繼承蔡邕遺誌。

也正因為此,蔡琰遠離了,後宮的權力鬥爭,在漢史完成後一年,因病去世。

烽火亂世,才子佳人。

。。。。。。。。。。。。。。

鄴城,將軍府。

“淳於世叔,以前你是怎麼,跟我父親的。”袁熙好奇問道。

“大將軍,你可能會奇怪,我淳於瓊好歹也是,西園八校尉之一,為什麼心甘情願,跟著你爹乾,還每次待在最後方,自甘寂寞?要知道,我當年在西園校尉中,也算是一員猛將,和那些個世家子,買的官不同。我可是真刀真槍,才搶來的這位置。”淳於瓊半真半假地說著。

袁熙不可置否,當然他這話,袁熙也不會全信,畢竟,淳於瓊的尿性,可。

袁熙和他一起喝了點酒,便也聊開了。酒是好東西,拉進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什麼話題都能聊得來,酒醒以後,敏感的話題,又都記不起來了。效果極好。

袁熙借著酒勁,便問道:“哦?為什麼啊?世叔說說看。”

“賢侄啊,靈帝以後,這天下大變了。當年我以為能夠,捧著西園校尉的官銜,在任上做個兩年,平定河南的黃巾,積累點軍功,然後在朝中靠著一些人情,說不定就這麼平步青雲,也能做到九卿,最不濟,外放做個刺史,也未嘗沒有可能。可現在,你看,連皇帝自己,都避難到了許都。曹操放個屁,他都隻能說香。哈哈哈,真是諷刺,幸虧我當時,跟對了你父親,不然,我也在許都了……”

“哈哈哈!世叔說笑了。”

見淳於瓊如此,袁熙不禁莞爾。

當初漢帝從長安逃出來,分彆遣使送信,給曹操和袁紹。袁紹手下,沮授建議迎接天子,而郭圖和淳於瓊,一文一武,則力主不要去,理會這個落魄皇帝。

所以,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眼前淳於瓊這個酒鬼,對漢朝天子,是沒多大好感的,當然父親袁紹也是。

天子對於曹操來說,很重要。

但是,對於袁家來說,也就那樣吧。

淳於瓊舉起酒杯,朝袁熙舉了舉,笑道:“你爹和我這一輩人,年輕的時候,想的都是,如何匡扶社稷。你爹當年,在何進下麵做事,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剪除閹宦,驅逐外戚,恢複士人朝廷,中興漢室。到底也是想過,做點事情的。年輕的時候,心比天大,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可事實呢,董卓入京,往所有人頭上澆了一盆涼水,唉,不堪回首啊。”

自己父親袁紹的野心,可比淳於瓊說的大多了。不過不能明言而已。

他們袁家三代人,可都是梟雄呢。

祖父袁隗,父親袁紹,自己袁熙。

哪個不是在竊國,還中興漢室,那隻是一塊牌麵罷了,唉,沒辦法。

花白胡子的淳於瓊,顯然也不知道,袁熙在瞎想些什麼,看他表情單一,認真地聽著,便繼續道。

“大將軍的父親,也就是袁公,他還是一如既往,不顧董卓的威脅,隻身返回渤海郡,立刻起了義兵,召集滿天下的英雄,一起討伐董卓。而我那時候,仍舊是渾渾噩噩,對這朝廷還抱著期望。但終究,這天下傾塌了……”

袁熙不禁笑道:“天下,沒有傾塌,隻是,世叔你的心傾塌了。”

淳於瓊一愣,沒有想到袁熙他,能說出這麼有禪理的話,其實對於袁熙來說,這天下分分合合,董卓之亂,在整個曆史長河之中,隻能算是很小的一出罷了。

而對於淳於瓊來說,由於自小接受的世界觀,是基於漢室江山的版圖。

所以,當江山社稷,被董卓這樣的人,攪得一片風雨的時候,他的世界,便傾塌了,當然,袁家更隱藏罷了。

“可以這麼說吧……”淳於瓊道。

“所以,我那時候,便投奔了你爹,自願在他手下做事。原本我們是同僚,我們的上一輩,也是同僚,但這時候,身份差距就大了。聯軍散了,他取了冀州,掃平了整個河北。形式漸漸明朗,我也就看透了,也就認命了。這就是時也命也。若是沒有董卓之亂,你爹未必能乘勢而起,而我淳於瓊,或也隻能待在,原來的位置上,營營碌碌為頂上官帽,奔波一世。”

袁熙臉色微妙,而又深邃說道。

“世叔,你醉了。”

後來,淳於瓊守烏巢,陣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