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裡立馬做出了回應,
“好的,師長,我這就去辦。”
“穆爾上校,哈裡斯上校,你們第15,第65步兵團沿著3號公路,速度北上!”
“是,師長!”
而雷恩則是帶著第9,第10,第39戰地炮兵營,以及第64坦克營和一些工兵,醫護部隊位於隊伍的最後方。
而美第2師在獲悉增援任務後,立馬派遣了以喬賽亞上校為首的第38步兵團前往白熊山增援,該團的部隊數量約為4000人;
美第7師方麵,派遣了赫赫有名的北極熊團,也就是31團前去增援,雖然北極熊團在之前新興裡一帶中遭到了誌願軍的圍殲,但是經過這段時間重組,補充,整個團的編製又恢複如初。
新任團長塞巴斯蒂安親率整個第31團前去馳援,該團數量為3900餘人;
一時間以白熊山為核心,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儼然一副要打成第6次戰役的模樣。
李雲龍此刻就在白熊山西側的臨時指揮所內,時時刻刻關注著這邊的戰況。
“李副指揮,目前我334團進展十分順利,在過30分鐘一定可以成功拿下白熊高地!”
說話的正是112師師長邢誌國。
聽到的他的這番彙報,李雲龍顯得十分高興,
“老邢,你們334團不錯,尤其是敢死隊,表現非常優異,成功拿下白熊山高地後,當記頭功!
另外還有一點,在拿下白馬高地後,咱們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抓緊時間建造各類防禦工事,根據前線其他友軍傳來的最新情報。
美聯合軍方麵已經派遣了大量的援軍前往白熊山高地增援,我們38軍和42軍接下來需要承受的考驗還是比較重的。”
聽到李雲龍的這番回答,在場一眾領導乾部,一個個神色看上去非常的嚴肅。
10月5日,上午11時許,334團成功攻上了白熊高地,並和守在該高地的南韓第28團進行了近距離的肉搏戰。
作為敢死隊一員的古中蕉戰鬥十分英勇,在整個攻堅中擊斃了10餘名南韓士兵,而且在陣亡率極高的戰鬥中,僥幸活了下來。
而南韓第28團崔得興見誌願軍已經登上了高地,整個人那是心急如焚,
“該死的,咱們的援軍呢,怎麼還沒過來,師部那些指揮官是乾什麼吃的,再不來,老子的陣地要丟了!”
這時候,副團長李在旭立馬勸說起來,
“團長,根據最新消息,咱們師裡派來的2個團援軍都被誌願軍擋住了,一時半會趕不到我們這邊。
另外我團的第一道防線已經被對方突破了,目前正在第2道防線抵禦敵軍,不過按照目前這個情況來看,撐不了多久,對方的部隊數量太多了,至少是我團的3倍。”
聽到這個消息,崔得興不淡定了,
“李在旭,你這樣,你讓工兵連,警衛連,還有督戰隊,全都給我頂上,必須要堅守住整個白熊高地,這裡如果丟了,那整個白熊山基本是守不住的。“
而李在旭聽到自家團長的這番建議,並沒有執行,而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議,
“團長,我覺得咱們還是撤吧,先撤回去,保存有生力量,到時候再打回來。”
崔得興在聽到李在旭的這番提議後,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什麼情況,李在旭,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在教我做逃兵麼?你這樣對得起那些犧牲的28團戰士,另外師長那邊我也沒法交代。”
麵對崔得興的這番嗬斥,李在旭立馬解釋起來,
“團長,老實說,白熊高地守不住的責任並不在我們28團,主要是咱們師的援軍沒有及時抵達,而且炮兵和空軍都沒有第一時間起到掩護作用。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多半小時白熊高地徹底就會易主,咱們繼續留在這,也隻是白白給誌願軍送人頭罷了,依我的看法,咱們現在最優的選擇路線,就是暫時性後撤,跟白熊山外圍的援軍進行彙合。
然後等我們的大部隊陸續到了,在對白熊山發起進攻就行,就像去年那樣,咱們不是從誌願軍42軍手裡奪回了這個白熊山。
而且目前白熊山的防禦工事基本都被摧毀了,這裡除了地形占據一定的優勢,就沒有什麼其他難點了。”
在李在旭的這番勸說下,崔得興動搖了。
李在旭見自家團長已經有所動搖,立馬加大了勸說力度。
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崔得興輕歎了一口氣,並回了一句,
“好吧,李副團長,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吧,咱們全團撤退!”
隨著崔得興一聲令下,整個南韓第9師第28團猶如喪家之犬,朝著後麵撤去。
隨著第28團的後撤,38軍112師334成功拿下了白熊高地。
很快,關於白熊高地陷落的消息就傳到了南韓第9師師指揮所。
師長金中無在獲悉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那是一臉懵逼,
“什麼情況,28團的崔得興是豬麼,這才過去多久,半天功夫就徹底丟了白熊高地?”
聽到金中無的這番牢騷話,在場的一眾軍官一個個都傻眼了,他們也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個情況。
“該死的,白熊高地一丟,那我們第9師可是名譽儘失啊!”
說話的正是副師長全雍城。
而作為參謀長的樸準西顯得十分鎮定和冷靜,他在思考了一番後,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和作戰意見。
“金師長,全副師長,我覺得咱們現在不應該自亂陣腳,雖然目前白熊高地陷落了,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輸了,我們還可以嘗試奪回來。
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把鐵原平原,以及白熊山外圍的誌願軍擊敗,然後等美第3師,第2師,第7師的援軍彙合,然後合兵一處,在奪回白熊山。
反正去年咱們就是這麼從42軍手裡搶回了白熊山,今年咱們在搶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