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你看見他沒?”
“他在我們寢室給大家講題呢。”
“哢嚓!”照相機的聲音響起在走廊,齊思遠這才發現竟然還有照相師在,看來嶽老師找陳望應該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早知道人陳望有事他們就不叫人來講題了,可千萬彆耽誤了大事!
邊想齊思遠邊著急說道:“嶽老師你們等等,我現在就去叫陳望!”說完就要跑回去。
卻被人叫住,“哎,同學。”
記者兩步從後麵走上來,“白校長,我們可以去拍一張嗎?”
白長齊愣了一下,然後忙不迭的點頭,“可以可以,當然可以。”這種友愛同學互幫互助的畫麵確實得拍。
於是一群人又跟著齊思遠一起去了另外的寢室。
到了寢室之後齊思遠正要推門,記者又讓他等一下,照相師還在調整角度,她想要拍出陳望給同學們講題時最自然的一麵。
齊思遠聽完嘴巴張了張,但見照相師已經馬上準備好想說的話便又吞了回去。
這時記者還在跟照相師說自己想要怎樣的照片,“門打開之後儘量把焦點聚焦在陳望身上,估計講題的那位就是陳望。”
照相師,“好,沒問題,抓拍我最在行了。”
“好,我相信你。”安排好記者才對齊思遠點點頭。
齊思遠表情複雜的把手放在了門上麵。
與此同時照相機後麵的照相師全神貫注,發誓一定要拍出完美的抓拍照片。
記者也在暗暗祈禱,希望門後麵的陳望坐了一個顯眼的位置。
齊思遠推門沒用多大的勁兒,寢室門開得無聲無息,隻是打開後,除了齊思遠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記者和照相師更是一臉驚愕。
因為寢室裡烏泱泱的圍著一大群人,彆說把焦點落在講題人身上了,照相師換了好多個角度硬是連講題人的衣角都沒見到一片!
不知情的人看見這一幕估計還以為裡麵坐的是哪位專家教授在授課呢,聽課的同學如此之多。
很顯然大家都沒料到門後麵是這種場景,一時半會都沒反應。
此時被圍在中間的陳望還在跟同學們講題,“·····這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化解成3x等於12?那x等於多少是不是就算出來了?”
圍著的同學恍然大悟,“對啊!這樣直接就能把x算出來了,那最後一個問題不就是送分題了嘛!”
“是啊,陳望你真的太厲害,這種辦法都能想得到!”
“啊啊啊,就是,你能不能把你的聰明才智分點給我啊,平時我也不要,就考試的時候分點給我就好。”
“想得美!我先來!哈哈哈!”
陳望正被同學們捧得樂暈暈的。
小才突然開口,“現在12點59分了。”
陳望嚇得猛地站了起來,“什麼!12點59了?你咋不1點才叫我呢!”
眾人被陳望嚇了一跳。
“怎麼了陳望?”
“我突然想起我有點事,先走了啊。”說著陳望連卷子都忘了還給同學就急匆匆要往外走,同學們見狀都側身讓路。
這一讓大家才發現門口不知道什麼時候站了好幾個人,其中兩個還是他們班主任和校長。
“白,白校長,嶽老師?”
聽見這稱呼陳望下意識看過去,然後就看見了嶽邱剛和白長齊,還有他身後的沈知禮曾岑文·····他來不及驚訝,隻聽“哢嚓”一聲響,照相師端著照相機就把這一幕拍了下來。
——
“陳望同學樂於助人·····時常幫同學講題······講題時整個寢室都被圍的水泄不通····”包傑明讀完這段再看看旁邊的配圖。
照片上的陳望被一群學生圍著,手中拿著卷子,看過來的神情茫然中帶著一絲不知所措,就像是講題講到一半突然被什麼吸引了注意力。
“假的!一定是故意擺成這樣拍的!”包傑明氣得猛拍桌子,他不信就有那麼巧!
這一聲怒吼把旁邊送報紙的主任嚇得不輕,心裡後悔不已,早知道今天日報上有一中學生的專訪,他就不獻殷勤還特意送過來了。
晚報上關於他們武鋼中學優秀校友的采訪報道兩天前已經刊登完了,看大家的反響本以為這次評先進集體穩了!
哪知道兩天後,也就是今天一中的學生竟然不聲不響的登上日報了!
而且還是省城日報的人物專訪!這不簡直打他們的臉嘛!
此時彆說包傑明氣得不行,一拿到報紙看到這篇專訪的中學校長們也都又酸又氣。
武鋼中學憑借61屆的優秀校友登上晚報他們沒話說,因為那屆校友確實優秀厲害,值得報道。
但一中憑什麼啊?要知道省城日報上一次登人物專訪還是省裡的大領導呢!一中的一個學生憑什麼啊!
今年省裡要評選先進學校,各大中學都卯足了勁兒,社會影響力這塊大家首先想的都是報紙宣傳。
但實力強如一中找報社過程中都吃了不少軟釘子,其他名聲不顯的中學更是有門無路,於是大家隻能看著武鋼中學靠著“傳奇一屆”的曆史榮譽登上省城晚報,出儘風頭。
可是現在一中為什麼不吭不響的也登報了?而且還是最好的省城日報!
懷著這樣的疑問校長們仔細一看,嘿!這不是今年一中才招上去的競賽冠軍嘛!
這孩子才讀半年書難道就乾出什麼能上報紙的大事了?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人家還真乾出大事了。
人家竟然寫數學論文了!而且還登上了鷺城的專業數學報!
登報就算了,結果被鷺城中學的學生老師發現之後直接運用到了實際解題之中,然後因為應用太多,還被數學學會命名了專業的名字,最關鍵的是人家還要邀請陳望去參加數學學術交流會!
眾位校長看完之後感覺自己都要不認識字了。
結果更令人驚訝的還在後麵。
陳望八歲入學,兩年就讀完小學。
五年級自學準備參加一中競賽,結果臨到競賽開始才知道自己看錯了書,學的是大學的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