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是段淩飛第一次來接陳望和畢瑾,因為最後一節體育課,陳望他們放學比往常提前了十分鐘。
他和畢瑾結伴走出校門的時候還以為會等段淩飛一會,結果他已經等在路邊了。
不過那一米九幾的大個子坐在那三輪車上,襯得三輪車看起來像是後世幼兒園裡小朋友騎的那種小三輪似的。
陳望和畢瑾走過去,段淩飛他們來之前都聽王振華說過陳望的“光輝事跡”,所以五人來研究所後完全沒有因為年齡看輕陳望和畢瑾,段淩飛這會見到兩人趕緊從三輪車上下來稱呼道:“陳所長,畢主任。”
陳望根本不敢走近跟段淩飛說話,他怕仰頭把自己脖子折斷。
於是站得遠遠的就喊道:“段大哥,你快坐三輪車上,下次看見我們也不用站起來,坐著等就是。”
段淩飛兩道劍眉一擰,“那怎麼行?你們是領導——”
“沒事沒事,我們不講究那些。”
坐上車之後陳望第一次發現三輪車竟然也能有推背感……
一中去研究所的半路上有個斜上坡,以前齊國軍每次騎到這裡的時候都要站起來蹬,而段淩飛就這麼坐著就輕輕鬆鬆騎上去了。
陳望看得目瞪口呆,這難道就是頂奢版“發動機”的優越性能嗎?
心想這可不能被齊國軍看見了,畢竟這差距都不是打擊了,是致命打擊啊!
完了問小才:“小才,你說我有不有機會長成這樣?”
小才:“你種瓜能得豆嗎?”
陳望:“嫁接?或者雜交?”
小才:“油鹽不進?”
“······”
所以說人最缺什麼就最在乎什麼,畢瑾完全沒憂心過自己的身高,所以在陳望偷摸著羨慕段淩飛身高體型的時候,他正在看食堂的賬目。
“食堂已經弄得差不多,食材昨天也按照孫師傅的要求采購了一周用的,明天向教授他們應該就能吃上食堂了。”
“那可太好了,眼瞅著單位的票都要用完了。”
“錢也要用完了。”畢瑾給他補了一句。
“沒事,我估計上麵的審批也應該快下來了。”陳望心裡有數,當初從省裡本就才借兩萬,這又是給向教授他們買家具布置屋子,又是修食堂買鍋爐碗瓢桌椅板凳啥的,還購買了一周的糧食,說實話畢瑾要是再不給他說賬上的錢用完了,陳望都快懷疑他是不是偷偷往裡貼錢了。
“你就那麼有信心會通過?”畢瑾都不知道陳望的自信哪裡來的,而且隻要一想到那財務預算還是自己當做題一樣做出來的,畢瑾心裡就更沒底。
陳望笑得神秘兮兮的,“放心吧,我上麵有人。”
畢瑾頓時露出震驚的神色,瞄了前麵的段淩飛一眼用更小的聲音問陳望:“誰?”
“財神爺。”陳望一臉認真,“放心吧,我每天晚上都拜,早就打點好了,肯定能過!”
畢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陳望在三輪車上笑得前仰後合,“畢主任,你咋那麼天真啊,哈哈哈哈!”
“陳所長,你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
陳望立馬收起笑容,“畢主任,我之所以這麼有信心是因為上麵把無線電研究納入了重要科研規劃中,製定了一係列的鼓勵和支持無線電技術發展的政策,我們都符合條件,通過的幾率本來就高。
再加上我們已經跟六三所確定了合作,六三所背靠軍方,意思軍方也默認了我們的合作研究,人家不會不長眼睛卡我們的研究資金申請的。”
畢瑾詫異的看了眼陳望,他以為陳望除了科學研究上的事對這些一竅不通呢,結果竟然了解得這麼透徹?
驚訝歸驚訝,畢瑾聽完陳望的話之後心裡也終於有了點底。
到了研究所之後陳望下車圍著三輪車轉了一圈,拍拍車前麵的橫杆感歎這時候的工業產品落後是落後點,但質量也是真的好,鋼是鋼鐵是鐵的,經造!
這要是換成後世拚夕夕產品,就段淩飛這體格這騎法,車鏈子不得蹦出去三裡地兒?
段淩飛看見陳望圍著三輪車轉有些不解,“陳所長?”
陳望收回檢查的視線,“哦哦,沒事,我就看看,段大哥以前在部隊也騎過三輪車嗎?騎得真好。”
段淩飛搖搖頭,“在部隊開過大卡,三輪車今天是第一次騎。”
“嗬嗬嗬嗬,是嘛,那你忙,我們先進去了。”說完陳望酸溜溜走了,不能比不能比。
小才:“哈哈哈哈,人家以前開的是大卡車,來了你這兒隻能騎小三輪兒,這工作差了十萬八千裡啊!”
“哪裡差了?管它四個輪子還是三個輪子,不都是車嘛。”
“以後鑽機上彆安金剛石了,把你嘴安上去吧,你的嘴比金剛石硬多了。”
陳望:…果然學習使人進步。
陳望和畢瑾直接背著書包就去了實驗室,這三天向教授他們的實驗在陳望的指導下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今天正是最後檢驗效果的時候。
正在樓頂上安裝天線的曹陽一看見陳望就激動喊道:“陳所長你終於來了,我們這天線出了一點問題,它能隻能在單個頻率上工作,無法實現多頻率工作。”
“怎麼會呢?是不是天線出問題了?”陳望書包都來不及放就爬了上去。
實驗裡的向立輝聽到聲音也趕緊走了出來,“陳所長,這天線絕對沒問題,我們每一根都是單獨檢查過的。”
“沒事,彆著急向教授,我先看看。”
向立輝怎麼能不著急,自從陳望把實驗理論給他們之後,他們幾乎就是按照理論上的步驟來的,實驗看似是他們在做,但其實每一步陳望都給他們寫好了,就這樣他們在最後還出了問題,那他們還有什麼用?
樓上的曹陽熱得滿頭大汗,但手上忙著安裝根本顧不上擦汗,“陳所長,你看,天線的數量、位置、方向都是按照你提供的檢測步驟來的,但我們還沒有開始乾擾,這些空間分集的天線都隻能在單個頻率上工作。”
陳望看著眼前的布置好的天線也眉頭緊鎖,這些實驗都是提前在他腦子裡模擬過才寫下來的,為的就是加快向教授他們的實驗速度。
按理說他腦子裡的模擬實驗最後是成功的話,現實裡也應該不會失敗,那問題是出在哪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