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區,大石東路,一座三層小樓內。
一樓左右都是空曠的房間,裡麵可以擺開上百張繪圖板,想到那麼多人在這裡一起繪圖的場景,秦亮就會覺得很壯觀,不過……畢竟還是太落後了,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時代的到來,紙上作業最終會被淘汰掉。
二樓,小會議室。
“當年,為了滿足國土防空的需求,空軍提出了雙28的目標,因為指標太高,無法完成,降低到了雙25,之後又降低到了雙22”宋老介紹完了殲九的來曆,繼續介紹殲九的研發經曆。
看著麵前那個殲九終極版的模型,秦亮無奈地搖頭:“宋老,我認為,這款飛機的設計,有很多問題。”
“亮子,你說!”宋老拿起來了筆記本,拔開鋼筆帽,開始認真地準備記錄。
“首先,設計方向就錯了,高空高速已經過時了,機動性才是王道,全機的設計,應該圍繞提高機動性來進行!”
“是啊,1965年,大概是四五月之間,當時老葉帶著總體室的人去部隊調研,從鞍山到海南島轉了一大圈,回來就說,部隊對於高空高速根本就不太重視,部隊最想要的就是機動性,隻可惜,當時咱們考慮到各種情況,最終還是按照截擊機的方向進行。”
“什麼情況?”
宋老苦笑:“要機動性,發動機就得給力,咱們的渦扇六在跨音速時候推力增長慢,加速也緩慢,這樣機動性就好不起來,殲九原本是按照殲八高配版來搞的,這要是成了猴版殲八,就成替身了。”
說到飛機,就不能離開發動機,現在,國內軍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
“既要推力大,提速還得快,我認為,還是用渦噴比較好,我們已經拿到了米格23戰機,完全可以測繪仿製上麵的發動機!”
殲十研發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渦扇六下馬了,渦扇十上馬了,紙麵數據很漂亮,611所的殲十,就是以渦扇十為基礎的。可惜,先進的航發,哪裡有那麼容易搞出來的!
進入九十年代,殲十依舊停留在繪圖紙上,於是,空軍著急了,強行要求換三姨夫,當時的611所是不情願的,換發動機,機身全部得改!
進氣流量大,橢圓形的進氣道成了矩形,後麵發動機粗,後機身重新調整,改進工作量幾乎要趕上重新研製了。
不過……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要是不換發動機,殲十怕是又會胎死腹中,直至殲十裝備部隊十幾年之後,渦扇十才真正成熟!
現在,渦扇十還沒影呢,渦扇六這個坑爹貨還在騙經費,秦亮不看好這些,想要將殲十儘快送上天,用米格23的發動機最合適!
r29300發動機,加力推力高達125噸,軍用推力也有83噸,對殲十來說,絕對夠用!雖然渦噴的結構導致它費油,但是它的直徑隻有912毫米,相比1180毫米的三姨夫,它要細一圈,這樣必然會帶來迎風阻力的降低。
所以,實際用起來,r29發動機不見得比三姨夫費油!三姨夫在全包線範圍內的推力都不如r29
“亮子,馬上要進入八十年代了,我們要是還用渦噴……”宋老皺著眉頭,這也太落後了吧?
“1968年,美國佬開始搞三代航發,1974年,f100發動機橫空出世,用了六年的時間,但是直至現在,裝備部隊的f100發動機都爆發出來了很多問題,軍方苦不堪言,以他們的技術,十年都打造不出一款先進航發來,對我們東方而言,就得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宋老,您覺得,我們等得了這麼久嗎?”
“秦亮同誌,你還不知道,我們的渦扇六已經上台架很多年了,就差臨門一腳而已。”一旁,設計所裡一名骨乾工程師開口。
“西方搞發動機,先搞核心機,一級級地研究,核心機就要運轉多年,然後套個外殼,搞成渦扇,我們呢?渦扇六一年就上了台架,然後用了十幾年來找問題,各位,不是我鄙視他們,渦扇六真的不行!你們如果把新殲的心臟寄托在這貨身上……嗬嗬嗬,那我們西工大的計算機,也就彆用了,浪費啊!”
宋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你說得有道理,最近相關部門也在討論要不要測繪仿製r29發動機,我們611所會全力支持的!”
“嗯,等以後,咱們國內的航發成熟了,再換先進的渦扇也不遲,現在r29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發動機有了,我們再說其他的,比如進氣道,兩側進氣已經過時了,你們考慮過機腹進氣嗎?”
三代機最重視的就是大迎角的飛行能力,機腹進氣的效率是最高的!
“還有鴨翼,你們考慮過把鴨翼做成活動的,也就是說當做一個控製麵嗎?既能拉渦流,又能提升飛機的機動性……”
在場眾人都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能動的話,當做一個舵麵,自然會大大提升機動性,但是……控製起來可不容易!
“這怕是得上電傳啊!”
“沒錯,就得用電傳!”秦亮點頭:“我們的超七,目標是達到f16百分之八十的性能,611所是專業的飛機設計所,你們設計的飛機,機動性得超過f16才行!否則嘛……還不如並入132廠呢!”
一旁的屠老連連點頭,亮子果然是咱們132廠的人!
“哼,看不起誰呢,上電傳就上電傳,咱們611所就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剛剛那名工程師氣鼓鼓地說道:“以後咱們611所搞設計,132廠就當咱們的下屬生產工廠!老屠,你敢不敢和咱們打賭?”
“我不打,這和我們沒關係。”
宋老用力點頭:“好,隻要讓咱們用西工大的計算機,這個項目,咱們可以展開預研!”
“嗯,我們西工大也會全力幫忙,尤其是我們5381班,有不少同學都願意參與研發!”秦亮說道:“尤其是楊威……”
遙遠的長安,西工大。
楊威左手拎著一個裝書的兜子,右手拎著暖水瓶,走在前往食堂的道路上。
突然,他的鼻子動了動:“阿嚏!”
“楊威,你怎麼了?凍著了?”一旁,唐長虹開口問道。
“沒事,趕緊去食堂,吃過飯之後,好繼續複習,馬上要期末考試了。”
“是啊,馬上期末考試了,這秦亮怎麼還沒人影?”一旁,趙誌堅好奇地開口:“他要是不來參加考試,那大家夥就沒壓力了,那家夥,簡直就是個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