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喬遷宴(1 / 1)

推荐阅读:

“哇!排骨?!”

“真的假的?逸塵你也太夠意思了!”

“太好了!我都有小半年沒沾過葷腥了!”

一聽到排骨兩個字,在場的所有知青眼睛都亮了,發出一陣驚喜的歡呼。

這年頭,肉可是稀罕物,逢年過節才能見著點油星,更彆提排骨了。

連幾個本來還有些猶豫,覺得湊份子出東西有點心疼的知青,這會兒也變得眉開眼笑,積極性空前高漲。

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肉啊!能跟著解解饞,出點東西也值了!

江小滿見周逸塵這麼大方,臉上也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笑容,她拍了拍胸脯,豪氣乾雲地說道:“逸塵都拿出排骨了,那我就出一塊臘肉,給大家夥兒再添個硬菜!”

她這麼說,自然是為了給周逸塵撐場麵,讓他這個喬遷宴辦得風風光光的。

周逸塵聞言,笑嗬嗬地看了江小滿一眼。

這丫頭,關鍵時刻是真仗義!

見周逸塵和江小滿這兩個新來的都這麼大方,一個出排骨,一個出臘肉,其他知青們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

他們要是再摳摳搜搜的,隻拿點爛菜葉子出來湊數,那自個兒麵子上也過不去啊!

“小滿同誌都出臘肉了,那我貢獻兩個大白蘿卜!”

“我那還有點粉條,也拿過來!”

“我那兒有瓶瓜乾酒,今天正好開了!”趙衛國也推了推眼鏡,難得地大方了一回。

“我……我這兒有幾個雞蛋!”林曉月細聲細氣地說道,白淨的臉頰微微有些泛紅。

一時之間,小院裡的氣氛變得無比熱烈。

大家紛紛行動起來,熱情高漲。

有的動作麻利,轉身就往知青點走,說是回去拿糧食。

有的則吆喝著,要去扛些柴火過來,人多,灶膛裡的火可不能斷。

還有的想得更周到,高聲喊著:“逸塵這兒家夥事兒肯定不全,咱們把吃飯的家夥,桌子板凳都湊湊!”

周逸塵這新分的小院,家徒四壁都算是誇獎了。

除了原本留下的幾樣簡單家具,鍋碗瓢盆都是他自己買的。

大家都是一個鍋裡攪馬勺的,自然明白這窘境,紛紛主動提出回知青點搬運。

江小滿一揮手,頗有大姐頭風範:“行了行了,男的都去搬東西!我們女的留下,幫逸塵收拾廚房,準備做飯!”

幾個手腳勤快的女知青,包括林曉月在內,便跟著江小滿進了那小小的廚房。

一時間,不大的廚房裡叮叮當當,充滿了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和姑娘們的說笑聲。

周逸塵站在院子中央,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果然,這世道就是這麼現實。

當你自身擁有了足夠的價值,當你能夠為他人帶來好處的時候,你身邊自然而然就會圍繞著笑臉和善意。

他想起剛下鄉那天,知青點裡那幾個老知青對他們不冷不熱,甚至有些排斥的態度。

如今呢?一個個都熱情洋溢,仿佛多年未見的老友。

對此,周逸塵倒也能理解。

畢竟,那些老知青在知青點住得好好的,突然來了新人,要跟他們搶本就緊張的資源和空間,心裡不痛快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況,他現在是向陽大隊的衛生員,掌握著一手醫術,這在缺醫少藥的農村,是實打實的本事。

人家現在對他熱情,也是有所求,或者說,是為了以後行個方便。

周逸塵兩世為人,心性早已磨礪得通透,自然不會去計較那些曾經的冷淡。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不就是價值的互換麼。

沒過多久,去知青點搬東西的男知青們便陸陸續續回來了。

有的扛著方桌,有的抱著板凳,還有的拎著大家一起貢獻出來的糧食和菜。

作為今天名義上的主人家,周逸塵自然是忙前忙後地招呼著。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總算是把第五生產隊的所有知青都認全了。

除了他和江小滿,還有同批的趙衛國和林曉月這四個新來的。

剩下的七位老知青,他也一一記住了。

四個男知青,除了點長李衛東以外,還有長得比較壯的王強;名字透著一股子建設熱情的劉建華;國字臉,不苟言笑的張國慶。

三個女知青,則是梳著兩條麻花辮,臉上有幾顆雀斑的孫芳;身材略顯豐腴,說話帶著點爽利勁兒的錢紅霞;以及相對文靜些,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高美麗。

這些人裡,下鄉時間短的也就幾個月,長的如王強、孫芳他們,已經待了一年多。

而知青點的點長李衛東,更是在這片土地上熬了整整三個年頭,皮膚曬得黝黑,眼神裡也多了幾分鄉下人的滄桑。

一番手忙腳亂,廚房裡炊煙嫋嫋,香氣四溢。

簡陋的土坯房裡,七拚八湊的桌椅板凳勉強圍成一圈。

桌上擺著冒著熱氣的排骨燉白菜,噴香的臘肉炒蘿卜乾,還有醋溜土豆絲,炒雞蛋,粉條燉菜,雖然比不上城裡館子的精致,但在這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經是難得的豐盛。

昏黃的煤油燈下,一群年輕人圍坐在一起,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期待。

“來來來,都彆客氣,動筷子!”李衛東作為老大哥,率先舉起了筷子。

“逸塵,小滿,曉月,還有衛國,這杯酒,算是我們大家夥兒給你們接風,也祝賀逸塵喬遷之喜!”趙衛國端起盛著瓜乾酒的粗瓷碗,提議道。

“對對對!乾了!”眾人紛紛響應。

周逸塵端起碗,和大家碰了一下,笑道:“謝謝大家,以後都是一個隊的同誌了,還請大家多多關照!”

江小滿也舉起碗,娃娃臉上滿是笑意:“謝謝大家,我跟逸塵敬各位一杯!”

幾杯瓜乾酒下肚,氣氛越發熱烈起來。

大家喝酒的喝酒,吃菜的吃菜,說話的說話,拘謹漸漸散去,話匣子也打開了。

老知青們開始談論起鄉下的生活。

王強歎了口氣:“這鄉下的日子啊,真是熬人。天不亮就得下地,累死累活一天,也就掙那幾個工分。”

“可不是嘛,”錢紅霞接過話頭,“最怕的就是生病,一點小毛病都得扛著,去公社衛生院太遠了,隊裡又沒個正經大夫。現在好了,逸塵來了,咱們可算有了主心骨!”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點頭,看向周逸塵的目光裡又多了幾分熱切。

李衛東抿了口酒,眼神有些悠遠:“說不想家是假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城裡的爹娘兄弟姐妹,心裡就跟貓爪子撓似的。”

他的話勾起了不少人的鄉愁,席間的氣氛略微有些低沉。

周逸塵靜靜地聽著,偶爾插上一兩句話。

這些老知青的談話,讓他對這個時代的農村生活,對知青這個特殊的群體,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

艱苦,迷茫,卻也帶著一絲絲對未來的希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