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76章 宣德爐?(1 / 1)

推荐阅读:

“哥,醒醒,四點啦!”

張學強正打著呼嚕,忽而驚醒,半坐起來,環首四顧,水汽繚繞。

三三兩兩圍著浴巾的老爺們構成的布景就在身後,梅新岩的大胖臉就湊在眼前。

“還在一品香啊!”

“嗯啊,你喝完酒就睡了,我知道你累,也沒叫你。”

卻是今天頂著寒風騎自行車五十裡地,三亮都不撐勁了,更何況張學強這小身板,吃飽喝足乏勁兒也上來了,一覺睡了仨小時。

張學強灌了口熱茶,回了回神,“我睡覺這會兒,沒什麼事吧?”

其實他心裡盼著武林高手來收徒,一眼刀中了他這位不世出的好苗子。

可惜了人家沒來。

三亮搖頭,“哥咱回家?”

“走,我還得去趟回收站!”

每天張學強都要去看看,能不能截胡到好東西。

想到那些隱藏在破爛之中的老物件,他就一陣激動,起身就往外走。

“哥等會兒,咱東西。”三亮劃拉起桌上幾個荷葉包,緊跟在張學強後麵。

原來梅新岩啃完肘子之後隻吃了雞架子,另外幾個菜幾乎沒動,都原封包在了荷葉包裡,留著給張學強晚上下酒。

張學強先去學習社還了盤子,此刻這裡已經沒了客人,樊子君和小劉正忙著收拾桌椅打掃衛生。

樊子君迎上來巧笑道,“我還以為你們把盤子都吃了!”

張學強笑道,“滋味真好,差點把盤子吃了,明兒麻煩樊經理多準備幾種,能不能包點蝦仁黃瓜餡兒的?”

樊子君眼中帶著幾分驚訝,“黃瓜也許能買到,可蝦仁是真不敢保證,得碰運氣。”

現在蝦仁、對蝦、海參等高檔海產品不是沒有,而是限量供應,市場上極少能見到,除非去一些特殊商店,要不然就算有票也買不到。

“哥!”三亮拽了拽張學強袖口。

張學強扭頭,“咋了?”

三亮把張學強拽到門口沒人的地方,才低聲道,“蝦仁,找我媽買啊,我爹還能搞到對蝦呢!”

對啊,三亮同學老媽是肉案西施啊,他老爸在大飯店裡當大廚,肯定有門路搞到這些高檔海鮮,隻不過數量大不了。

張學強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已經四點半,他怕那些外勤等不及都走了,就對三亮說道。

“我得去回收站,你跑一趟二嬸那邊問問有沒有蝦仁,要是有就買二斤,一會兒咱們在這邊碰頭,不見不散。”

三亮拍胸脯保證能買到。

張學強為了速度還特意把大鳳凰給了三亮,他自己騎著三輪車去看貨,二人在門口分手各奔東西。

等到了約定好的老地方,那些外勤早就到了,一個個等得不耐煩,還有人坐在車廂裡打起了瞌睡。

張學強上去就發了一圈煙,然後開始看東西。

挨著車看下去,讓他大失所望,心裡嘀咕難道今天一口氣收了十箱金輪把運氣都用光了?

他明白,這些人之所以肯每天都來等著,不是為了那根煙,而是為了心裡有個盼頭。

就像是那些買彩票的人,明明知道不會中大獎也願意花幾塊錢,買的是個心理安慰。

要是有一天什麼都沒買,這些人明天的積極性會小很多,甚至有人不再來。

所以說今兒多多少少都得買點啥,可都是破爛買什麼呢?

忽然一根鏽跡斑斑的破鐵片子映入眼簾,這玩意足有八十多厘米,形狀狹長,微微帶著弧度,看著像是個老刀條。

但後部用來固定刀柄的刀莖已經鏽斷了,就算是修複好也是殘品。

眼前沒什麼可以收的,張學強隻好勉為其難地花五斤糧票要了這破鐵片子。

然後又從那個憨厚漢子車裡挑了兩本建國後的線裝赤腳醫生上下冊。

總共花了不到十斤糧票,這才讓大夥散去。

彆人都走了,張學強正想撤退,王二猛繞了個圈又回到了這邊。

張學強還以為他來要慣例,反正也不缺這點糧票,當即摸出十斤糧票遞了過去。

“二猛,你天天幫我招呼大夥,咱以後就按每天一斤算,我先給你十天的。”

王二猛紅著臉急忙擺手,“學強彆,你彆這樣,我幫你招呼就是捎帶手,不能要。”

他硬是推回糧票,繼續說道,“我回來是為了有件東西”

原來他在收破爛的時候,遇到一家人拿出一隻大號的銅香爐。

王二猛一看這東西,就感覺張學強肯定要,可他出了二十塊人家還是不賣。

二十塊錢幾乎是他所有的本錢,再多一分也拿不起了,隻好就此作罷。

可他還有點不甘心,想讓張學強跟著去看看。

張學強皺眉道,“那個家夥多大你給我比量一下!”

王二猛雙手環抱,比了個洗臉盆大小的樣子,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膝蓋的高度。

“這麼大,這麼高,三條腿,得有五十斤,那人還說叫什麼宣統爐!”

張學強沒忍住笑了出來,“宣德爐吧,宣統是清朝的,宣德是明朝的。”

王二猛點頭如雞啄米,憨笑道,“對,對是宣德爐,我光記得宣統了,嘿嘿,學強,這宣德爐是個什麼寶貝?”

張學強覺得這哥們人實在又熱情,有必要給他科普點知識,以便以後能收到更好的物件。

於是扔給他一根煙,自己也點了一根,慢悠悠說道。

“要說這宣德爐啊,那是明朝宣德三年的事兒。

當時暹羅國給明宣宗朱瞻基進貢了好幾萬斤風磨銅。

皇帝看著宮裡那些祭祀和擺設用的鼎彝太寒磣,就讓人用這風磨銅,再摻點金啊銀啊這些貴重金屬,鑄了一批香爐。

那時候造的宣德爐本來就沒多少,聽說也就三千來件,還隻供宮裡用。

這幾百年來,打仗啊、壞的、丟啊的,真正宣德那時候造的爐子,現在已經少得可憐了,公認的正經玩意兒沒幾個。

正因為原來的少,後來的人就把宣德爐當成了個手藝標準和文化象征。

隻要是造型、做工跟宣德爐差不多的銅爐,都管它叫宣德爐,不一定非得是宣德年間造的。”

王二猛聽得眼睛發亮,煙頭快燒了手都沒察覺,“學強,那咱去看看唄,你手裡水厚,肯定能拿下來,要是真貨那不發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