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誌林,三十幾歲出頭,看上去人很乾練,早年在日兆縣城學了幾年武功,打得一手好拳,乾過 鏢局 ,護過場子 。後來又在縣衙裡弄了一個民團隊小隊長的官當當 ,老嶽父出事後 ,他怕丟了飯碗, 隻好忍氣吞聲當了縮頭烏龜 ,由於離著於登海比較遠,又很低調,於登海早把他給忘了,所以才能混 到今天,沒想到,小舅子給了他出人頭地的機會 。為了便於掌控這份家業,又把龐誌林自日兆縣調到 兩城鎮當民團隊的團總 ,這樣 ,龐誌林背靠安祥德在兩城鎮威風八麵無人能敵。
龐誌林確實是風光了,可他畢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威望人脈全然沒有,要不是安祥德的槍杆 子杵在那裡,他想打誰打誰,在兩城鎮經營了大半輩子的地頭蛇們怎麼可能服氣?隻是清兵和衙門都 在安祥德一邊 ,他們毫無辦法也隻能忍氣吞聲 ,如若有機會也會興風作浪 ,至少也會讓他雞犬不寧。 兩城鎮的幫主有:碼頭幫主龐誌林,製陶幫幫主杜老虎杜明凱,茶葉幫幫主安吾道人稱刀爺,糧食幫 幫主安吾台人稱刀二爺 ,綢布幫幫主諸葛文軒 , 由於他紋著身 ,其姓氏中又有個文 ,所以人稱文爺。
兩城鎮有家飯店 ,叫望海樓,是鎮上最大的酒店,酒店周邊種滿了各種花草,尤其是紅黃藍綠的 荷蘭鬱金香是很多人未曾見過的花卉,鄉親們都說那是天上王母娘娘的鮮花,是七仙女下凡時種下的, 小樓上下有三層,典型的歐式風格 ,曾經是洋人的船員俱樂部,洋人都去青島了,留下這座小洋樓成 為兩城鎮的標誌性建築。其實這座小樓平時很少有人光顧,隻有鎮上有重大事由,才臨時在附近小飯 館或者在日兆縣城請廚師來操刀主廚 。由於人氣不旺,又傳說它有洋神洋鬼作祟,各幫主對它都不感 興趣 , 它是唯一由官府管轄的建築。
這天,天氣格外的好,瓦藍瓦藍的天一絲雲彩都沒有,炎熱的夏天,海風吹得讓人感覺非常涼爽 愉悅,真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 。這裡沉寂多日今天難得又熱鬨起來,掛燈籠的,掛彩旗的,送菜送 水的,送魚送肉的,敲鑼打鼓得像是過節 。一隊隊清兵站崗的站崗,列隊的列隊,人來車往 ,引得鎮 上的大人孩子都來看熱鬨。
海蜇他們都來看熱鬨了 ,小海香指著鬱金香叫喊:
“真漂亮呀!”
於戈魯瞟了海香一眼 ,嘴一翹 ,一個箭步衝進院子裡 ,伸手扯了幾朵鬱金香 ,他被清兵看見了:
“ 出去!”
清兵見狀大吼。
沒等清兵前來驅趕,小戈魯已經逃出了酒店的院子,他把摘下來的鬱金香分給妞妞們,歡天喜地 的妞妞們甭提多高興了 ,把花插在頭上 ,相互嬉戲著打鬨著。
“快看 ,誰來了?”
邵百麗尖叫了一聲 。大人孩子都扭頭望去,隻見一頂小轎一顫一顫有節奏地進到酒店院子裡,身 後還跟著一隊衙役,轎子不走了但仍在原地一顫一顫地顛著好像是在表演,稍許,轎子停穩並往前一 傾斜,衙役伸手挑開轎簾,探頭彎腰走下來一個頭戴頂戴花翎,身穿藍色補服官袍的人,他輕輕抬腳 邁過轎杆 ,挺直站好 ,抬頭打量一番酒店的周邊 。還是於戈魯眼尖:
“縣太爺!”
看那個架勢那個氣場,人們也能猜出那是本縣的縣太爺。不一會兒,一匹大白馬出現在人們的視 線中,馬上騎著一個頭戴花翎身著藍色補服官袍,腰間斜挎寶劍的官老爺,在他身後跟著一個騎著棗 紅馬頭戴花翎身著淺藍色官袍的官爺,再在官爺的身後,跟著浩浩蕩蕩的清兵,每個兵都肩扛著洋槍, 腰掛著大砍刀,那氣場大的真叫令人震撼。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清兵。隻聽鑼 鼓喧天鞭炮齊鳴 ,嗩呐 、洋號吹得震耳欲聾,尤其是鞭炮禮花炮滿天飛 。五隻大鼓並排一溜“ 咚! 咚! 咚!” , 五隻大鈸(bo 勃)五隻大鑼齊刷刷跟在大鼓的後麵,按照鼓點的節奏發出強烈的金屬撞擊聲。
“快看!”
董海香叫著。
順著海香手指的方向,一個胖墩墩的大漢,上身穿著黑色短褂,下身穿著黑色緞麵大褲衩,手臂 紋著不知什麼圖,像是喝醉了酒搖搖晃晃地走來,手裡還牽著一條吐著舌頭的大狼狗,大胖子身後跟 著一群人 ,也是搖晃著走路 ,雖然都沒挎刀扛槍 ,但那氣場仍令人膽寒唯恐躲之不及。
“杜老虎!”
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叫起來 ,來人正是陶幫幫主杜明凱。
一會兒,又一撥人走進酒店,他們身著打扮都很普通,穿著倒很一致,像是街頭耍棍賣藝的,都 不知是哪路神仙 ,沒有人認識他們 ,看熱鬨的人好生奇怪 ,他們是誰?也敢來這地方湊熱鬨?其實, 這撥人領頭的是龐誌林 ,由於都是官府衙役身份,都身著官家便裝,所以穿戴一致 。日兆縣的老百姓都還不知道,其實這撥人是日兆縣城最大的幫會,新碼頭幫 。緊接著,綢布幫幫主諸葛文軒,茶幫幫 主安吾道人稱刀爺,糧幫幫主安吾台人稱刀二爺,也耀武揚威悉數登場。這一撥一撥的來客是日兆縣 城的老百姓再熟悉不過的名人了,他們是日兆縣的天,是日兆縣的地 ,日兆縣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 木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沒有被他們認可的任何事情,彆說想有什麼動作,就是有個想入非非的念頭 那都會招來橫禍血災。
酒店內部已經被整理得非常富麗堂皇,顯得那麼高貴,那麼莊重,一樓大堂實際上是個巨大的大 議會廳,正北的方向是個舞台,在兩側是深紅色絲絨幕布,上上下下布滿了粗大的已經點燃的白色蠟 燭,燭光隨著微風跳動著,舞台上擺放著數張桌子都用紅絲布蓋著,數把太師椅也分彆用紅絲布裹著, 景泰藍的大茶壺、茶具,各色水果花生瓜子等等碼放得整整齊齊。舞台的大廳擺放了六十幾個大圓桌 全用紅絲布蓋著,同樣擺放著景泰藍大茶壺茶具,各色水果花生瓜子等,在靠近舞台的右側還擺放了 一個小方台上麵什麼都沒有 ,舞台的頂棚吊著十幾個紙燈籠沒有光亮 ,看來是沒有插蠟燭的空燈籠, 也不知道有何用途。尊貴的客人都在休息室裝模作樣地寒暄。各自的手下人以及受邀商賈等,都圍坐 在圓桌 ,清兵們則席地而坐在議事廳的兩側 ,其餘的清兵都在酒店周邊帳篷裡等著。
司儀站在舞台中央大聲地喊:
“ 時辰到!敬請各位貴賓入席!”
大廳裡立馬響起一片叫好聲(注:清代沒有鼓掌習俗),日兆知縣老爺第一個由上場門走向舞台, 緊跟著的是日兆縣的名醫郎中安鬱玟、清兵參領官爺,隨後是清兵軍校安祥德,再後跟著的是龐誌林, 依次是杜明凱 、安吾道 、安吾台 、諸葛文軒 。(注: 清代不設立鄉鎮一級政權 ,行政官務等事宜由當 地威望最高的人代理 ,叫鄉紳,不是官方任命,也沒有官方資助 。安郎中是各個幫主最敬重的人,也 是幫主們有關生老病死事宜最需要的人 ,且跟幫主們沒有任何利益衝突 ,所以被推舉為鄉紳。)會場 上說話寒暄的嘈雜聲,端茶倒水吆喝聲,座椅推來拖去聲,孩子哭鬨聲,零星的鞭炮聲,亂糟糟的聲 音充斥在會議廳內外 。忽然,一陣大堂鼓和銅鑼急急地敲響起來,隻見兩個衙役身披紅綢帶,一個衙 役在猛烈地敲擊大堂鼓,另一個衙役隨著鼓點敲擊著銅鑼“ 咚咚咚咚!ℽ , 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壓住議事 廳所有的嘈雜聲 。衙役們足足敲擊了一分多鐘才停了下來,這時,會議廳已經鴉雀無聲,眾人們知道 要開會了。
司儀咳了兩聲 ,清了清嗓門:
“ 鄉親們 , 咱兩城鎮今天要開個重要的會 ,縣太爺也來參加 ,還有咱大清的軍爺也來捧場助威, 是咱鎮上的大喜事 ,現在請知縣大人給小的們訓話!”
說完便帶頭叫好 ,台下跟著一片叫好聲:
“好!好!好!”。
知縣拿起驚堂木“ 啪 !”砸在桌子上:
“兩城鎮的鄉親們,本縣許久許久未到此地,甚是想念。今日得見甚喜甚慰也有堪憂。為何堪憂? 因為本縣竟然出現革命黨! 以孫賊為代表的逆賊革命黨亂我大清亂我朝綱 ,是可忍孰不可忍!”
講到這裡他又拿起驚堂木“ 啪!”的一聲又砸在桌子上,臉上的肥肉全都歪到耳朵上去了,汗珠子 順著官帽往眼裡、嘴裡淌,抓起絲巾手帕往臉上擦。台下的人看得一愣一愣地犯迷糊不知他講的什麼? 也不知道革命黨是什麼?知縣喝了口水,掃了台下一眼,見大夥都吃驚地看著他,他很得意,鄉巴佬 土包子什麼都不懂 ,頓時覺得自己真要好好嘚瑟嘚瑟 ,讓鄉巴佬們也長長見識:
“革命黨就是反賊 , 吃著朝廷俸祿乾著忤逆朝廷的勾當 , 豈有不殺之理?你們兩城鎮就出了一個 革命黨大大的反賊於登海!”
知縣又拿起驚堂木砸了桌子,他掃了一眼台下,台下人都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看著知縣,縣太爺 心裡那個舒服 ,那個爽 。他繼續嘚瑟:
“幸好我大清有參領有安軍校這樣的國家棟梁 ,才讓反賊知道大清的刀是無敵的 ,是不好惹的, 是吃肉的! 哪個敢忤逆朝廷 ,忤逆祖訓 ,都沒有好下場!”
他歪頭看了看參領和安軍校。參領和安軍校朝台下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台下的眾人才知道台上 兩位軍爺是個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