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唐末從軍行 > 第11章 賞賜

第11章 賞賜(1 / 1)

推荐阅读:

張允皋看完書信後,神色不愉,雖然高台下,新兵仍在演練著陣列變化,但是張允皋已經沒了興致繼續觀軍。

張允皋是知道自家兄長的心意,這次上書朝廷,請求出兵,便是打著討好聖人的心思。

兄長要討好聖人,他張允皋想要戰功,這本是一舉兩得之事,但張允皋沒料到,聖人居然不同意,這實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此時的盧龍節度使張允伸,年紀已大,身體狀況不佳,而張允伸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身後事。

各地手握重權的節度使,想要順利的將權力傳承下一代,其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其中,有長安朝廷,有繼承人威望,繼承人有無軍心,還有各鎮中的驕兵悍將,甚至也有藩鎮中錢糧是否充足,種種因素,這也導致能將權力成功傳遞下去的節度使,是鳳毛麟角。

藩鎮權力過度,從來都是一件大事,特彆是幽州這樣的大鎮,還是安史之亂的核心藩鎮,一但張允伸離世,那麼幽州鎮各軍,必然是野心家蠢蠢欲動,一個不好,那就是兵亂。

張允伸坐鎮幽州這麼多年,對外幾無戰事,在軍中,並無什麼可以拿的出手的戰績,張允伸隻是出身幽州將門,上對長安朝廷恭恭敬敬,下對各級將官多有籠絡,對外,與成德,魏博同氣連枝,便是連北方的奚人,都刻意交好。

所以張允伸本身沒有太多的軍功,卻能安穩控遏幽州多年,隻是,張允伸年紀已大,如今的他,最大的擔憂,便是對其子張簡會能否控製住幽州,心有不安。

此番龐勳作亂,震動江淮,張允伸急忙上書,自請出幽州鎮軍平亂,這也是向天子表忠心的舉動。

或許是長安天子認為幽州地處邊疆,不宜輕動,而龐勳亂軍卻是在江淮之地,相隔甚遠,因此,當今天子,拒絕了張允伸的請求,不過,天子還是下詔嘉許張允伸。

此時台下的隊列中,陳從進已經是滿頭大汗,這麼來回奔跑,一會變陣,一會列陣,一會舉盾,身上全副武裝,著實是有些折騰。

這三月來,陳從進在軍中,吃的香睡的好,原本瘦弱的身軀,不知不覺中,已經變的壯實許多,便連身高也已經長高很多。

三月前發下來的軍衣,原本還寬大了些,但三月後,陳從進穿上軍衣,已經是鼓鼓囊囊的。

張允皋心煩意亂,決定不等軍演結束,他要立刻趕回幽州,隨後張允皋對著隨行的錄事參軍李昌耳語幾句後,便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孫校尉心中有些不快,但也隻能躬身行禮,目視張允皋一行人離去。

待張允皋等人下了高台後,李昌才直起身子,隨後對著孫檀笑道:“孫校尉 ,使君有大事,需緊急處理,觀軍之事,暫由本官代勞。”

孫檀身上正兒八經的職銜是昭武校尉,昭武校尉在唐時,隻是低階武散官,他所負責的,也隻是新募兵的基礎訓練。

而李昌卻是錄事參軍,這可不是一般的官員,在唐代,是刺史以下,州中最重要的官員。

唐初時,錄事參軍,官秩為從正七品上至從八品下,而在安史之亂後,錄事參軍的地位有所提高,即從六品上至正八品下。

而幽州鎮是大鎮,薊州錄事參軍的官秩也比較高,李昌的品級自然是最高一級,從六品上。

因此,張允皋留下李昌代為觀軍,其實也算是沒看低了這些武夫,但是,這在孫檀看來,張使君還是沒把將士們放在心上。

聽完李昌的話後,孫檀隻是回了一句:“使君重任在身。”

李昌與孫檀二人不再說話,而是靜靜的注視台下的軍演,直到最後一通鼓結束,李昌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孫校尉果然是咱們薊州中,最會訓練的校尉了。”

孫檀淡淡的說道:“這都是兒郎們爭氣,孫某不敢攬功。”

李昌一拍手,大聲道:“持節守薊州刺史,靜塞軍營田團練使,薊檀平三州馬步都橫巡使,檢校左散騎常侍,兼禦史大夫,上柱國,親臨觀兵。

孫檀,練兵有方,訓卒以嚴,導士以勤,使軍容整肅,賜錢十貫,絹帛兩匹,賜以彰其功,諸將士於今日操演之中,令行禁止,勇毅可嘉,特賞全軍將士,每人賜絹帛一匹。 ”

頒布完賞賜後,李昌隨後笑著對孫檀說道:“孫校尉,這些賞賜,本官回去後,便差人撥運,明日應該就會到軍中了。”

孫檀躬身行禮道:“謝參軍。”

隨後,李昌帶著隨從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而賞賜的消息傳到軍中,所有士卒都是喜氣洋洋的,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這時,一旁的劉延欽用胳膊肘捅了捅陳從進,說道:“從進,你說,這張使君賞賜錢財,卻不露麵,要換做是我,巴不得親手把賞賜送給大家夥。”

陳從進聞言,點頭附和道:“劉兄,你說的在理。”其實不止是劉延欽,陳從進的內心,也是這般想法,看來這張使君,對他們這群新兵,並沒有太在意。

而劉延欽忽然又問道:“從進,你猜,新兵訓練結束後,咱們會不會進入靜塞軍?還是新建一軍?”

陳從進搖搖頭,說道:“不清楚,不過,想來應該不會新建一軍?”

“為何?”

陳從進擺擺手,說道:“咱們這些新兵,滿打滿算也就兩千來人,怎麼可能重建一軍。”

劉延欽卻是有些質疑的說道:“你怎麼知道就咱們這一處新兵,也許幽州,平州都有新兵呢。”

聽到這,陳從進也有些抓瞎,他的地位太低了,就是個大頭兵,連個軍官都不是,得到的消息太滯後了,不,連滯後的消息都得不到。

這時,陳從進抬頭,看著還在高台上的孫校尉,心中湧起一絲羨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