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食明 > 12 第 12 章

12 第 12 章(1 / 1)

推荐阅读:

張居正與高拱相攜邁入宮門,高拱調侃:“你這小舅子還怪有意思的。”

張居正道:“你這麼喜歡,改天讓他去你家作客。”

高拱想到顧閒那閒不住的嘴,笑嗬嗬地說:“算了,還是你自己消受吧。”

另一頭,顧閒將鵝趕回家,開始老老實實地提筆寫文章。

他的字寫得還不錯,雖不能說年紀輕輕堪比書法大家,但一眼看去整齊漂亮,拿來應試綽綽有餘。

書法發展到明清一朝基本就沒什麼新意了,普通人找對書帖隻管閉眼練就是了。

這不巧了嗎?他們家在蘇州,那可是書畫文化鼎盛之地,文徵明、唐伯虎、沈周那群人都算是他同鄉,最不缺的就是好的書帖。

顧閒從小跟著親哥讀書習字,後來又去縣學玩耍過幾年,該學的、該練的他基本都練過了。

張居正交待的兩篇文章寫完,他還有些餘興未了,又提筆洋洋灑灑地來了篇《養生貴動》,引經據典闡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重要理論。

三篇文章寫完,天色還早得很,張敬修他們都沒散學。

顧閒悶頭寫了半天文章,寫完發現沒人可以一起玩,有點兒待不住了,決定揣著《養生貴動》去找王世貞玩耍。

據說自從好友李攀龍去世後,就輪到王世貞雄霸文壇二十年,屬於當代文壇領袖。這新寫了文章,又剛巧結識了當代文壇第一人,不得去找他品鑒品鑒嗎?

顧閒說乾就乾,揣著自己的“新作”去尋王世貞。

王世貞,那也是個讀了半輩子書、熱愛埋首寫文章的家夥。一看就知道他肯定也有很多文人的毛病,比如長期伏案寫作!

聽說人生病的時候,身體上的難受沒法緩解,很容易罵天罵地罵看不順眼的人。

說不定那什麼《嘉靖以來首輔傳》,就是王世貞身體不佳的情況下想想自己時運不濟,決定把不喜歡的家夥拉出來挨個罵一罵!

所以說,想讓張居正少挨點罵,多活幾年改變大明命運,必須對王世貞這個同鄉兼文壇大佬也予以足夠的關懷!

絕對不是因為他太閒了!

顧閒這麼想著,揣著文章溜達到法華寺。

才剛進寺裡,顧閒又遇到那個年過半百的宦官,對方這次穿著一身便服,似乎在寺裡住下了。

顧閒忍不住在心裡犯嘀咕:這人瞧著也沒到退休年齡,怎麼就住宮外來了?真是奇了怪了。

但彼此素不相識,顧閒也隻是很有禮貌地跟對方打了個招呼就溜去老地方找王世貞。

王世貞正在看信呢,就瞧見窗外探出顆熟悉的腦袋來。

他心道,張居正怎麼還不安排這小子去讀書,整天由著他這麼到處晃蕩!

不過顧閒是南直隸人,真要讀書也該回南直隸去,斷沒有在京師入學的道理。即便是張居正來安排,估計也隻能給他弄去外頭的書院或者去捐個附學生。

王世貞心中犯嘀咕,麵上卻沒說什麼,放下手裡的書信笑著問道:“你怎麼過來了?”

顧閒說:“聽說你文章寫得特彆好,我新寫了篇文章,你能給我看看嗎!”

他才十三四歲,正是朝氣蓬勃的年紀。那麼一雙烏亮有神的眼睛滿含期盼地朝你望過來,誰都很難把拒絕的話說出口。

王世貞邊接過文章邊說道:“看倒是沒問題,不過你怎麼不找你姐夫給你看?”

顧閒說:“這文章的內容我都給他講過了,而且他去上衙了還沒回來!”

王世貞:“……”

敢情你見我是個閒人才來找我。

聽顧閒說文章內容已經給張居正講過了,王世貞倒是來了興致,認真翻看起手中的文稿來。可越看吧,他神情越是微妙,因為這文章介紹的內容實在有點兒不雅,很難想象張居正會跟人討論這種問題!

尤其是顧閒行文有種很特彆的味道,看著看著就讓人想起來走動走動;等寫到沒條件起身運動也可以悄悄在座位上做幾組提肛運動的時候,更是讓人忍不住跟著使了使勁!

很怪!

但誰能拒絕擁有健康的身體!

這兩年剛大病過一場的王世貞比誰都更清楚生病有多難受,被病痛折磨的時候真是恨不得自我了斷算了。

所以,那個灌腸之法真的有清腸排毒之效嗎?

直腸給藥能起雙倍療效,這誰能拒絕!

王世貞很想問問,但又開不了口。他是個從小風雅到大的文藝中年,實在不好意思跟個後輩聊這種跟糞門有關的話題。

最好還是不生病!

事實上灌腸療法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有研究,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常規治療方法,在臨床醫療中對某些腸道疾病以及腎臟疾病有一定的療效,隻是很少有人把它當成日常清潔環節長期堅持做而已。

尤其是王世貞這樣的斯文人,那更是很難接受這種療法!

王世貞放下文稿的時候,都已經暗暗完成一組提肛運動了。他看了眼趴在窗邊等著自己點評的顧閒,笑著說道:“你畫的這些小人倒是彆致。”

顧閒寫到提肛運動以及日常鍛煉時,畫了一些小人展示相關動作,瞧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要不然王世貞也不會不知不覺跟著做。

“我學過一段時間作畫的。”顧閒驕傲地說,“雖沒學出什麼名堂,但大家都誇我神韻抓得好!”

他學畫可不是為了畫畫,而是為了雕花擺盤,他的畫家朋友嫌他總畫俗氣的東西,可他就是個俗氣的人,渾身上下沒哪兒跟高雅沾邊!

王世貞倒不覺得奇怪,他們蘇州那地方遍地都是畫家、書法家、藏書家,最不缺的就是擅長舞文弄墨的人。他笑著打趣:“你這文章該多印幾份給每個讀書人都看看。”

顧閒一聽,這是得到了王世貞的高度讚賞,他高興不已,正要再讓王世貞多說幾句讀後感,又瞧見悟真和尚從外頭走了進來。他立刻揮著手跟彆人打招呼:“你回來了!”

悟真和尚奇道:“小友你又來了。”

顧閒說:“我新寫了篇文章,拿來給元美兄看看。”

他一個半大小子,跟人家王世貞平輩相稱一點都不害臊。

在他心裡,王世貞跟張居正是同年,而張居正又是他姐夫,屬於同輩,他喊王世貞一聲“元美兄”有什麼問題?

一點問題都沒有!

顧閒熱情地邀請悟真和尚也來看自己的新作,並複述王世貞對自己文章的高度評價: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該看看!

王世貞:“……”

悟真和尚道:“那我可得拜讀一下。”

顧閒一臉謙虛:“談不上拜讀,就是交流交流。”

悟真和尚雖然做烤鴨賣,自己卻還是常年吃素,倒是沒什麼痔瘡問題,不過誦經和入定時免不了會久坐,讀起來代入感也極強。他通讀完整篇文章,覺得確實很活靈活現,一般人寫不出這種感覺!

從賣烤鴨這事兒就看得出來,法華寺是個非常世俗化的地方,雖不敢說比肩宋代的大相國寺,但也算得上是城東一帶香火十分旺盛的佛寺了。

悟真和尚憑著賣烤鴨在寺裡得了諸多優待,自然想維係好衝著自己來的香客群體。他和顧閒商量起來:“你這文章能給我用嗎?我給你潤筆費,回頭印來派發給買烤鴨的香客。”

來燒香拜佛的,除了少數人純饞烤鴨以外,大多數香客還是想求個平安順遂的。

這篇養生文章寫得有理有據,照著做說不準還真有益身心健康,正適合給香客們當贈品。

顧閒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生意找上門,他大方地說道:“哪用什麼潤筆費,你要就拿去用。”

悟真和尚道:“你我既是朋友,哪能讓你吃虧?左右這錢也不是我來掏,你不必想著替我省錢。”

顧閒一聽這錢不是悟真和尚自己出,馬上換了口風:“那你看著給,我也不知道這什麼潤筆費的行價。”

兩人三言兩語敲定了此事,顧閒才神神秘秘地壓低聲音向悟真和尚問起那宦官的事。

他都遇上對方兩次了,可見有那麼一點緣分,挺好奇對方是誰!

悟真和尚見周圍沒旁人,隻顧閒和王世貞在,便也壓低聲音回答:“那是宮中的李大璫。”

所謂的大璫,指的是宮中地位最高的那批太監。

這位大璫名叫李芳,原本管著內官監。

內官監可不是管太監的,而是管著皇室營造事務,算是內廷的工部。

前段時間他配合著徐階等人乾了件好事,那就是出麵彈劾了工部尚書徐杲。

這位工匠出身的工部尚書靠著營建各種道教建築獲得嘉靖皇帝的喜愛,不僅躋身六部尚書之列,還靠著自己主持的工程大肆斂財。

徐階他們都是正經進士出身,哪裡容得下這種從匠籍上位的?以前拿嘉靖皇帝沒辦法,現在新朝新氣象,大家都不樂意跟徐杲繼續共事。

這不,李芳一呈上對方的罪證,徐杲的尚書之位就被捋了,連帶裁撤了他提拔上來的幾百個“冗員”。

因著這事,李芳在朝臣中也名聲頗佳。

隻不過當宦官麼,朝臣喜不喜歡不要緊,最要緊的是皇帝喜不喜歡。

從李芳現在待在寺裡閒住的情況來看,隆慶皇帝顯然並不喜歡他。

至於為什麼,這就不是悟真一個和尚能打聽到的了。

顧閒聽了一耳朵,回到府中就與張居正說了這事。

張居正當然知道李芳出宮是怎麼回事。

先是李芳提出的裁撤冗員和裁減經費得罪了不少人,而後李芳又頻繁勸說隆慶皇帝不要奢靡享樂。

隆慶皇帝每次正在興頭上都會聽到他說那些掃興,自是對他愈發不喜。

這樣聽不得勸諫的皇帝,能是英明的皇帝嗎?不少人心裡都有這麼個疑問,但誰都沒有說出口。

張居正也沒與顧閒說起具體情況,隻叮囑道:“宮中之事,你莫要去打聽。”

顧閒聽張居正這麼說,麻溜結束了這個不該聊的話題,改為和張居正說起自己的文章獲得王世貞高度讚譽的事。

悟真和尚還說要給他潤筆費來著!

他又有錢花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