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二郎至聖先師 > 3.文武雙全徐永生

3.文武雙全徐永生(1 / 1)

推荐阅读:

主考官王闡繞學宮一周,見徐永生等人都順利邁過入品門檻後,開口言道:

“距離正式的入學試尚有時間,不宜虛度,所以今年學宮會額外提供一些教材,供你們在武道九品階段修行。”

他環顧眾人後微笑:“不過禮儀規章不可輕廢,學宮裡正式的教材和武學不論是誰都不能輕易外傳,故本人提供近年心得隨筆,以供參詳。

當然,不會影響你們正式入學後的修學接續,是否接受在你們自己,畢竟,不是正規教材。”

這裡幾乎都是名門子弟,學宮不至於故意坑他們,不影響正式入學後轉為正式教材繼續修行,看來這份心得隨筆正是基於正式教材編撰衍生而來……徐永生心下了然。

他和其他人一同向王闡行禮:“多謝先生傳授經典。”

王闡示意眾人落座,另有講師隨即分發書冊。

“世間武學,不拘釋道儒武何種路數,皆可概括為三關五相。”

王闡娓娓道來:“三關者,便是你們當前修成的三才閣,道家為三法壇,佛家為三寶塔,純粹成就血氣的武者是修成三骨堂。

我輩讀書人修煉五相,當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本。”

五相也可稱五氣,不論哪種修行路數,一堂一閣一壇一塔,都隻修持一氣一相。

九品儒家武者,三才閣都隻得一層,故而五常擇其三,分彆融入天地人三閣修煉。

八品武者的天、地、人三閣將會各有兩層,七品各有三層,以此類推,屆時再繼續於五常中選擇修習即可。

說到這裡,王闡神色鄭重些許:“雖然我輩讀書人理當五常兼收並蓄,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於擅長處深入鑽研亦屬正道。

但切記,同一境界時五常擇其三分彆入三才閣,莫要一相入兩閣甚至三閣。”

徐永生隨著王闡的講述理解其中差異:

仁,象征中正平和,傳承發展,包羅萬千。

義,象征勇猛精進,銳利生發。

禮,象征規則構建,積蓄總結,改良完善自身。

智,象征智慧洞察,明辨道理,靈動感應。

信,象征堅定穩固,鎮定恒常。

由不入流突破到九品境界時,徐永生感受到自己身體各方麵都有所提升。

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大境界之間突破,五相都有所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但在當前九品境界,則需明確五選三。

如何選擇,不僅關係到當前自身變化,還同自己九品階段能掌握哪些武學絕技息息相關。

有道是五經養五常。

《詩》養仁,《書》養義,《禮》養禮,《易》養智,《春秋》養信。

王闡所授隨筆,除日常積累五常五相的修行法門外,還含幾門武學,皆標明了所需對應的五相標準。

於徐永生而言,入品隻是開始。

一般而言,天賦靈性越高者,積累越快。

另一方麵,待未來境界增長,三才閣內仁、禮、智三相積累,尤其仁積累越深厚,則越有助於日常修行。

不過,當前徐永生為自己選擇的第一相,乃是……

義。

原因正在於那以燒融紅銀所得之銀紅血溫養的長刀。

此法可以助九品境界的儒家武者更快積累五常之一的“義”,令三才閣之一快速滿盈。

徐永生成為九品武者後,誦《書》養浩然剛直之氣,持銀紅血所鍍之刀練武,自身儒家浩然氣,隨刀鋒而走,更加靈動的同時,仿佛與自己肉身形成種種玄妙共鳴。

內外交織下,徐永生便即感覺自身三才閣之一,胸前人閣,似也隨之震動少許。

虛幻的人閣中,當前仍然空蕩蕩,卻仿佛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於是接下來他寧定心神,繼續專心自身修行。

不過,新年和上元節時都沒去湊熱鬨的徐永生,到寒食節來臨時,難得停了修行,帶著鋪裡其他鐵匠一同去掃墓。

祭的是鐵匠鋪的老東主。

相較於其他學藝更早的徒弟,靜靜望著墓碑的徐永生,心中更多感慨。

他是本人肉身莫名其妙從藍星來到這個世界。

對大乾皇朝來說,假稱自己因為災荒家道中落背井離鄉的徐二郎徐永生是個標準黑戶。

得鐵匠鋪老東主收留及幫忙隱瞞,他度過最初艱難時節,之後正逢當朝乾皇寵妃封後,大赦天下浮逃人等,從而獲得上戶口的機會。

徐永生身體底子好的同時心靈手巧,很快在一眾學徒中脫穎而出,並意外救了老東主一命。

老東主無後,最終將鋪子傳給了徐永生。

事情雖少有波折,但隨著徐永生意外得入東都學宮外院,些許風波平息,如今再到他入品,前事自是再不需提。

大乾皇朝風俗,寒食掃墓,隨後繼踵而至的清明,卻是人們遊園踏青的快樂時節,在這裡,人們更推崇生之喜樂,以此告慰先人。

而這次徐永生則不參加了,繼續專心修煉。

銀紅血的存在,幫他節約大量時間。

至四月下旬,徐永生赫然能感到,自己內視三才閣中的胸口人閣,比從前清晰許多。

似是書閣般的虛幻存在中,此刻分明多了一把古劍。

儒家武者修五常之“義”所得之古劍。

當古劍徹底凝實的那一刻,剛烈義氣充盈徐永生胸腔,勃然欲發。

五常之義,直接提升儒家武者實戰中的破壞力、迅捷與爆發,擅長正麵攻堅。

徐永生成功完成儒家武者九品境界期間第一閣的修行,速度遠超尋常。

但有個問題……

就在他修成自己第一把“義”劍之際,他腦海意識中,突然再次出現那本玄妙神秘的書冊。

白天裡書冊翻動,第一頁上諦聽仍是圖畫。

而原本後麵仿佛粘在在一起的第二頁和第三頁之間,像是忽地要翻動一下但沒成功,唯有銀光一閃。

之後書冊再無動靜。

徐永生檢查片刻沒收獲後,若有所思。

他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新修成的第一層人閣“義”劍上。

眼下,他可以修習明德刀之後第二門東都學宮武學。

王闡所傳南閣隨筆除基礎修煉法門外,還有五門儒家武學絕技:

執中掌、誌正刀、省身訣、觀火瞳和正心訣。

對應修成第一把“義”劍的武學,乃是誌正刀。

典出《禮記·射義》中“內誌正、外體直”之言,持刀如弓,出刀如箭,一靜一動間,端莊肅正而又迅猛無比。

徐永生循著刀譜認真練習,僅是一個起手式,已能感覺浩然之氣激蕩下,勃然欲發。

晉升九品,再修成第一把“義”劍,他全身上下瞬間爆發力和出刀威力、速度,都大幅度提升。

不過也正是這一個起手式,徐永生立時察覺有異常。

他一刀向前劈出,刀風凜冽,迅疾絕倫。

……可這不是誌正刀該有的威力。

無論刀勢淩厲還是出刀速度,都勝出許多。

勤學苦練,自然勝過剛剛上手,但徐永生肯定自己並非誌正刀一上手,便立刻如浸淫多年那般,而是……

疊加了彆樣的力量。

方才施展誌正刀之際,他胸口人閣中,除了“義”劍震動之外,分明額外多出另一股氣息,化作同“義”劍並立的虛幻長刀,共同助推刀鋒之力。

那是一股……武夫煞氣!

同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相對,純粹的武夫修行五相,可得意氣、煞氣、精氣、念氣和正氣這五氣,其中煞氣正與儒家修行五常之“義”對應。

但彼此有很大不同。

武夫煞氣,雖然同樣提升武者實戰中爆發力,速度迅捷,精神震懾和一定的隱蔽性,但有很大隱患,狠厲酷烈,容易轉為戾氣、殺氣,影響武夫性情漸漸嗜血嗜殺凶厲冷酷,同時也最容易令武夫日常修行中便走火入魔。

諦聽圖先前所得絕學疾風快刀,便是需要武夫三骨堂中至少先修成積蓄一道煞氣圓滿,得一口虛擬的煞氣刀,方可修煉。

徐永生此前隻是簡單瀏覽刀譜,並未修煉。

可他方才誌正刀之所以威力大增,當中正有疾風快刀的影子。

並非誌正刀變成了疾風快刀。

也不是儒家“義”劍變成武夫煞氣刀。

而是誌正刀基礎上,疊加了疾風快刀的特點和優勢,兩相結合,皆更上一層樓。

三才閣內平常不見一絲一毫煞氣。

隻在出招時,才有武夫煞氣刀憑空而生,和儒家“義”劍共同推動,從而令徐永生剛剛練刀,威力便遠超預期!

……可他沒感覺武夫煞氣有影響他的神智、性情和心境。

徐永生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得了武夫煞氣的優點,卻豁免了其缺點?

最新小说: